现代人,物质虽然丰富,但都吵吵活得累。累在哪里?诱惑多,欲望多,别人有的我也想要,压力就大。于是,各种各样的"奴"应运而生,房奴、车奴、婚奴大军已经蔚为壮观,如今又来了新人——"卡奴"。来看看沈阳晚报刊登的这则故事: 关老汉就是标准的"卡奴"。迫于房贷和生意亏损的压力,他办了15张信用卡,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表面上看,他有房有生意,风光无限,实则穷途末路。透来透去,终于透出了大窟窿——仅其中一张卡的2万元透支,就滚到20多万。一个2万元都还不起的人,如何能还得起20多万?恐怕只能卖了房子,流落街头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造成今日的后果,也不能全怪关老汉。你银行制度本身的设计,难道就没有问题吗? 2万元,如果存在银行两年,利息能有多少?依照现在的利率,不过区区900元。可是银行借给关老汉,两年竟产生了18万元利息。900元和18万之差别,高达200倍,银行真是比黄世仁还黄世仁。我们不否认,对于透支、提现后不按时还款的违约行为,应当处以相应的惩罚机制,但这种惩戒应当是适度的、有限的,不能是蹊田夺牛。如今可好,高利息、高滞纳金、利滚利三箭齐发,不把人弄破产誓不罢休。 再者,信用卡本身是一种简便的消费信贷,其适用人群是有限的,其发行并不是多多益善。有稳定的收入,有良好的信誉,有自控的能力——这样的人群,才是信用卡的目标客户。所以,发行信用卡,应该对客户进行严格审查才对。如今可好,在很多银行,办一张信用卡,像买萝卜白菜一样容易。很多情况,不是你想办,而是诱惑你办,甚至是求你办。这大门一开,什么人都进来了,没有经济能力的,有不良企图的,月月财政赤字的,甚至是精神病人,都办了一张或N张信用卡。 像关老汉,一个没有财产积蓄,没有稳定收入的61岁老人,竟然办了15张信用卡。银行是怎么审查的,还是干脆就没有审查?这不是个别现象,你到网上搜索一下,"精神病人"、"信用卡"、"透支"几个词,立刻能捉到一串新闻。来者不拒的后果,是将持卡人及其家庭,还有银行都置于高风险的境地。 由此来看,一些银行发行信用卡,有点像钓鱼工程:较低的门坎,片面的宣传,痛快地消费,高昂的代价——你不知不觉地陷入温柔乡,等你惊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卖身为奴。 所以,"卡奴"大军的壮大,主要原因并不是人性的贪婪,而是银行信用卡发行的过多过滥。要想奴隶翻身得解放,要想银行摆脱坏账风险,更有赖于我们的银行,还有我们的监管部门,真正地有所作为,而不是像个甩手掌柜那样,一边收着银子,一边看着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