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附近一所初中的校长即将退休,上级教育部门重新安排校长职务时,校内两名副校长竟无一人愿意"接招"。无奈之下,上级部门只得重新任命一位校长。 两名副校长不愿担任校长一职,原因在于该初中教学质量差,已经沦为教育局定点的薄弱学校,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县城或市区就读,两名副校长不愿"背骂名"。 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看似取决于校长,实则由内部管理和教风学风决定。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多是内部管理出了问题。也有教师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教育质量取决于生源质量,那所学校教育质量差是因为生源质量差,好学生都到市区学校就读,剩下的只是混毕业的学生。 现实中的确存在这种情况,由于教育质量不高,学校难以吸引好生源,并逐渐陷入恶性循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离笔者家较远的一所初中,该校生源充足,原因在于其升学率高,中考成绩排在全区前列,逐渐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有家长甚至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那里就读。 至此,笔者认为,一味探讨生源和教育质量的关系似乎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生源都出类拔萃,就教学实际来看,每所学校都有学困生。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有些学校还开展了分班考试,划分出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此举实际上也在无形中对教师进行了区分,并催生了学生及家长的焦虑情绪。 生源和教育质量的关系说到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交流轮岗、名校+工程、加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推进聘任制等,以逐渐改变师资和生源不均衡问题。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学校的环境变化更为突出。去年,笔者所在的村子周围建起了十余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一律按照最新标准建设,图书馆、游泳馆、标准化操场等一应俱全,配备35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从教经验的教师,在用人制度上采用聘任合同制。硬件设施和师资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环境设施的改变带来的是人文素养的改变,对学生素养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乡村初中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工子弟学校。家长因忙于务工,基本无暇照顾孩子的学习,家校联动欠缺,间接导致部分孩子学习落后。 综上所述,学校教学质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单纯由某一方面决定的,乡村学校与其纠结生源问题,不如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