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一直以来都是一本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书,是一本预言类的书,而且因为在长久的流传过程当中,已经到了极其神秘,没有人可以参悟透的地步,仿佛一旦提起这本书,就一定要用压低的语气,神秘的调子来讨论。而且有很多传言当中,推背图是不能打开看的,这究竟是为什么?《推背图》究竟写了一些什么东西? 推背图看起来特别的神奇,因为从唐朝一直到清朝,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和书中的预言神奇的吻合,书中每一个预言都分为谶和颂两部分,另外配了一个插图。 比如说推背图第十象,讲了朱温篡唐:谶: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有血无头。八牛是"朱"的意思,泅水和有血无头加在一起是"温",就是说荡荡中原都归朱温所有了。 袁天罡的推背图显然和玛雅预言等是一样的情况,基本都是后人伪造的!比如推背图对黎元洪以后的事情就几乎不能预测。就非常能说明问题。可见凡是推背图预测的都是早已发生的,因而所谓的预测只不过是牵强附会的对以前早已发生的一些事情的重复而已! 对于推背图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图和谶文不过就是综合性极强的涂鸦和概括性总结,正反面解释都能说的过去的东西。历代以来包括现在的算命先生常用这种套路,说话一语双关。怎么理解都是对的,然后头脑不清醒的人就上当了。 《推背图》一共包括60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都有谶语,根据谶语可以推测自唐朝以后近两千年的历史。因为《推背图》所推测的都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大事,也涉及到了很多王朝和政权更替的内容。因而,《推背图》也一度被禁。不过,因为《推背图》的内容太过传奇,民间一直还是在流传。 千古奇书《推背图》据传是唐太宗时期着名的天象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着,推算出大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自唐代以来,历代帝王都将此书一刻不离地放在枕边。 《推背图》写了什么? 《推背图》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很有名气、同时也颇具争议的一部预言书,它预测的时间之长,准确性之高,堪称世界之首。相传此书是唐太宗年间着名的天象学家李淳风所着,以推算大唐国运为主。因李淳风某日夜观天象,得知武后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竟然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推背图》由此得名。 但是此时的李淳风已经推算出60个卦象了,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可以预言千年兴衰的千古奇书《推背图》。但是由于此书的神秘玄奥,所以收藏者众多,自然版本也众多。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它的预测方面的价值。 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推背图》是一本预言方面的书籍,但此书究竟是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知其所言。说起《推背图》还是颇有一些神秘性的,全书由文字、图画、卦象、解说组成,称得上是中国古代一部标准的预言书,也是现在能见到的最完整的预言书,全书共有60象,每象设有一图,还有箴言诗一首,颂一首,分别作为注解。 每幅图像的时间相距都不一样,有的相距数百年,有的间距几十年,而且都没有固定的顺序。但一般认为,太平盛世是没有图像的,兵戎相见的衰世倒是图像连连。在第60幅上,绘有两人一前一后,后者用手推前者的后背,颂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或许这才是《推背图》得名的缘由吧。 虽说《推背图》的版本众多,但是现在流传最广的应是清代金圣叹批注的60图像本。全书按天干地支排列出60花甲,在《推背图》的第3幅,也称为第3象,这幅图有"丙寅"的字样,接着便是八卦中的卦象。箴言诗表达的较为含蓄,但是结合"颂"的内容就可以很明了地表达出意思了。图中的女子手握一把刀,意是从武,然而头上的装饰更可看出是帝王的装扮,隐含之意便是一女子称帝。在箴言诗中提到"日月当空"、"不文亦武",很显然是在指武则天了。武则天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在14岁那年被选入宫成为李世民的一个才人。 太宗死后,李治继位,把身处感业寺的她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又册立为皇后。由于李治体弱多病,所以常把朝中之事交予皇后处理。在高宗死后,武则天也曾立过两个儿子当皇上,但仍然是大权在握,亲临政权。不久,她便自己当上了皇上,并改国号为"周",诛杀了大批宗室大臣。这段真实的历史在《推背图》的预言中是有据可循的。"参透空王","重入帝王宫",说的就是武则天削发为尼并两次进宫的经历,"遗枝拨尽"说的就是诛杀宗室大臣,还有"喔喔晨鸡孰是雄"还巧妙地讽刺了她当帝王的举动。 而且在第5幅中也预言到了唐玄宗时期爆发的安史之乱和杨玉环葬于马嵬坡的事件。图上画的是一个马鞍,系指安禄山;还有一本史书,系指史思明;横躺在地上的妇人显然是杨玉环了。箴言诗中用"杨花"、"木易"、"金环"来带指杨玉环。李隆基待到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时才醒悟过来,但是中央军已经无法抵御叛军,只能节节败退。在退到陕西的马嵬驿时,众将士不肯移步,要杀死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才可继续前进,后又缢死杨玉环才肯罢休。 这些事情在《推背图》中一一展示了出来。可见这是一本极其精确地预言书。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人们在近些年来对其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发现有许多预言仍在继续准确地预测着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