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那么多人说很准的预测,到底是怎么回事? 短时间里,我朋友圈里有大量的人,都在发支付宝的年度账单。 和之前几年大家发账单,只是晒支付流水总账的不同,今年很多人晒出了自己的2018年关键词。 好多人纷纷表示,这个支付宝真是太懂我了,这个好准啊! 为什么能够这么准呢?是基于你过往的消费大数据分析吗?是像阿法狗一样高级的人工智能吗? NO! 这也已经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还记得今年的左右脑测试吗? 即使数据是随机产生的,还是有大量的人相信了,感觉说出了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会相信呢?因为人们会对于那些模糊的、是似而非的词语,会不自觉地相信,而且会代入其中。 比如你看我朋友圈里的这些「戏精」…… 这种心理学效应,叫做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我们来看下这些支付宝关键词,其实总共也就20个。 (有人发的「穷」字是假的啦) 由于巴纳姆效应,这些词和这些注释语,会让你觉得很「准」。 别人给你祝福,不管真不真,你会拒绝和否认吗? 比如,别人说你会长寿,你会反驳对方吗? 别人说你明年会遇到一个让你很动心的人,你会反对吗? 有人说你2018年年底,会有一次大的财运,你会不会试着信一下? 如果还给你加了一些依据,让你觉得他是根据你过去的一些给出的预测,你就会更信了。 但为什么这些词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发到朋友圈呢? 如果领导指出了你的错误,你觉得说得很准很对,你会发到朋友圈告知天下吗? 所以啊,这些词不仅满足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更通过这些词更好地帮助完善自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有的人吃了个精美大餐,在大家动筷子前,会马上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为什么呢? 看TA朋友圈的人,又不能吃到,发了对别人有什么益处吗? 发美食朋友圈的人,不是为了给别人带来益处,只是想告知「我过得不错」。 看书的时候拍个桌子,跑步的时候晒个日出,喝星巴克拍个杯子,坐飞机前拍个登机牌,出国旅游变成发图狂魔…… 对外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了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为了能够提升自我,我们其实不断地在寻找更多的素材,去表达自己。 而事实上,人们想要表达自我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而现实生活中能够彰显自我的生活素材又不是很多。 所以如果有个平台,提供给你一个能够很好彰显自我的素材,你就会忍不住地想要发出去。 在加上有很多人都在发的时候,就开始会形成一种从众效应,也都纷纷加入,卷入了更多人最终参与进来,形成了刷屏。 结语 总结一下,巴纳姆效应让你觉得预测很准,并且能够彰显自我帮助完善自我形象,然后很多人就从众忍不住晒朋友圈了。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下这些年度关键词和注释语: 颜值正义: 2018你更会投资自己。颜值爆表的你,就是地球的风景。 范儿: 2018你更具有时尚品味。穿什么都有范儿的你,活得更有范儿。 潮: 2018,你会更有逼格。新的都试过,潮的都玩过,你就是风向标。 温暖: 2018你更会料理生活。一杯茶,一锅汤,一张床,一捧花,理想生活大抵如是。 柔软: 2018你会为它付出更多。纵使身披铠甲,内心永存柔软。 懂得: 2018你更懂得为"喜欢"买单。世上事千万种,"喜欢"最难得。 才华: 2018你会乐于探索广阔的精神世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品味: 2018你会更具有鉴赏力。品得出艺术的你,自己就是艺术品。 远方: 2018你回去看更多的风景。生活不是赶路,而是去感受路。 成就: 2018你的战斗力会更强。生活就像打怪升级,只有自己越来越强大,才能直面现实中的boss。 自由: 2018你更享受说走就走的自由。轮胎半径不足半米,人生的半径大了不只好几环—去更好的远方。 值得: 2018你会为家付出更多。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所有的期待都会成真。 坚持: 2018你会更爱运动。控制得了身上这几条线,更有信心控制世上其他的线。 能干: 2018你会腾出更多时间享受生活。真正的能干是总能找到合适的替你干。 当家: 2018你更会照顾家人。料理得好柴米油盐,就是生活的大智慧。 旺: 2018,财运旺,福气旺,一年旺旺旺。 爱: 2018你会为ta付出更多。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爱。 快乐: 2018你的生活会更加精彩。"永远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 小确幸: 2018你更会满足自己。幸福感不止来自于人生大事,还有日常生活的小确幸。 在这里,我祝福你 不只是被预测了一个词语 而是生命里拥有 这些所有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