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秋两个季节,宝宝发烧的频率就会增加,而一旦孩子发生发烧的现象,父母第一时间就想着给宝宝选择退烧药,那么您知道如何给宝宝选择退烧药吗?宝宝退烧药哪种好?使用退烧药的几点小贴士送给你! 栓剂和口服安全性区别不大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之前会先经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如下图所示),第一次经过肝脏时大部分药物被代谢灭活,使得进入全身起作用的药量减少。栓剂吸收的部位在直肠,通过两条路径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如果塞药部位较深(距肛门口约6cm),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前也要先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大部分被灭活,这和口服药物一样。如果塞药部位较浅(距肛门口约2cm),药物主要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不经过门静脉,也就不经过肝脏。 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药物会到达作用部位发挥药效,之后还要通过血液循环送达肝脏被代谢灭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脏的解毒作用,在这一阶段,口服吸收进来的药和栓剂吸收的药要走相同的代谢途径,也就是说,通过栓剂吸收进来的药物最终也需要肝脏代谢解毒,因此超出剂量或者过量使用栓剂同样会伤肝。 因此从安全性上讲,栓剂和口服的区别并不大,副作用差不多,严格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都是安全的,超剂量使用都会伤肝。 口服剂型可更加精确服药 临床上治疗儿童发烧,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常常是首选的剂型,只有当儿童由于恶心、呕吐、或者哭闹等原因不能口服药物时,才会使用栓剂作为替代。这是因为儿童使用退烧药常常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给药量,口服溶液剂型可以精确量取药量,而栓剂常常是125mg或者150mg等固定的剂量,不太容易针对个体体重精确给药。 使用退烧药的几点小贴士 1.退烧药只在儿童体温大于38.5度以上时才考虑使用,低于38.5度不需要使用。打个比方,比如儿童今天早上发烧39度,给他用了一次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再烧,这种情况下不用为了预防反复发烧而按说明书上说的"每4-6小时服药一次"。 2.使用退烧药的同时也要保证儿童有足量的液体摄入。 3.退烧药按儿童体重给药,不要按年龄给药,因为相同年龄的儿童体重差别很大。 4.不要叫醒睡着的儿童服药,睡眠比吃退烧药更重要 5.吃退烧药的同时不要合并使用咳嗽感冒药,因为这类药里面常常含有相同的退热成分,会在无意中导致儿童服用退烧药过量中毒 6.不要用汤勺等餐具估计需要服用的药量,应该用量药器或者带刻度的针筒精确量取药物。 7.一定要把退烧药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草莓或者香橙味等口味的退烧药对生病中的儿童也还是有吸引力的,临床上经常能看到儿童自己把药当饮料喝而中毒的例子。 总之,父母要清楚的一点是:降温不是在治病,只是让宝宝更舒服一些。大多数情况下,在宝宝没有明显不舒服前,都不需要降温处理。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本站的近期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