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喻 微信公众号:孤独大脑(ID:lonelybrain) 卢浮宫失火,你会救哪一幅画? 对于天才的定义差异,来自于对"解题"的定义差异。 例如下面这道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是可以引发一场"如何定义天才"的讨论。 智力竞赛题 假如卢浮宫着火了...... 如果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情况只允许你抢救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 据说这是国外一家报纸进行的智力竞赛,答案成千上万。经过专家的评审,最终获得奖金的,是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答案: 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这个问题带来的启发是: 1、最好的答案,要考虑到现在的环境限制; 2、不要追求完美的答案,而要追求可完成的答案。 所谓天才,并非是对完美问题给出完美答案的人。而是那些面对不完美问题时,也能够勇往直前的人。 如何用一万台服务器日赚100万美金? 如你所知,我在孤独大脑里有一个"胡问乱答"的栏目,有次发生如下问答: 我在该栏目的回答,一直坚守"真诚、求解、精确"的原则,偶尔试图用调侃化解一下提问者的焦虑。 但上面这个题,则兼顾了"精确"与"调侃"。 前几天翻一本书,看到了类似的一道题: 硅谷面试题 如何日赚100万美金? 你有10000台阿帕奇( Apache)服务器,要用它在一天里赚到100万美元。你会怎么做呢? 这是一道硅谷的面试题。 谷歌给出的标准答案是: 以每台至少100美元的价格,(贱)卖掉10000台服务器。 推理过程: 1、谷歌就是服务器密集型业务,它用了5年才实现盈利。 2、以至少100美元的价格,将所有服务器都卖掉。这就"产生"了100万美元,甚至能卖到1000万美元。 3、接着,如果你真有一套了不起的商业计划,那就把它作为种子资金。它足够你维持一段时间,找到感兴趣的风险投资家了。 4、简而言之,再好的点子也不可能在第一天就赚到 100万美元。 5、活下来,你还有机会继续向前创造奇迹。 "疯狂"的谷歌街景,用行动去计算。 2002年,谷歌的佩奇开始考虑将人类有史以来的每一本书都放到网上,共约129864880种。大家都觉得不可行。 佩奇找来一部数码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节拍器控制节奏,让人帮忙翻书,用如此简易的模式,他估算出一本书数字化所需的大约时间,进而通过计算确认,这个疯狂的构想是可行的。 另外一个超牛的构想:谷歌街景,则得益于另一个创始人布林的亲身实验。这个计划起初看起来既疯狂又愚蠢,似乎也算不过来账。怎么办? 布林开车去市区,每过几秒钟就拍一张照片,然后拿数字来证明项目可行。 1、勿因看起来不可能,而否认某个伟大(开始通常都是疯狂的),要通过计算; 2、勇敢地走出去,用行动力来计算; 3、可行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哪怕是笨办法; 4、可重复的笨办法是最好的办法。 勇往直前,有斗志的脑袋最聪明 硅谷的面试题,透露了一个秘密: 技术行业的招聘,是为了找到既聪明又会做事情的人。 例如上面的题目,看似"简单",却要求回答者必须具备"有行动力"的思维能力。 你需要独立地、闭环地解决某个问题。 微软的面试,要对一个人的动机和持久性进行测试。 斯波斯基说: "有时候应聘者会摇摆不定,不能够做出决定,或者总是设法避免回答困难的问题。有时候他们会在还没有回答自己的决定的情况下就想继续进行,这不好。" 成功解决问题的人不但要聪明,还要能不断地挑战障碍,解决障碍。 大多数人都不擅长跳脱完美主义和正确答案的束缚。 相信问题总是有答案的,勇敢地出发,向答案靠拢。有斗志的脑袋最聪明。 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斗志和聪明,思考和执行,过于水火不容,似乎选择了一个,就要放弃另外一个。 一个人最本质的能力,是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必须能够付诸行动,并且不惧弄脏双手。 跳出限制,求解人生 人生会面临很多题目。我们在漫长的求学生涯里学到的那些东西,绝大多数都没用。不信你试着做一下初中时候的数学题。 现实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大多有如下特点: 1、已知条件非常有限; 2、环境非常复杂,到处充满了不确定性; 3、你没法一次得到"正确答案",而是要跨过很多坎儿; 4、最终答案不可评测。 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从未传授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找到"尽可能最优"的解决方案。 结果,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要么变成固定岗位上螺丝钉般的书呆子,要么成为相信蛮力搞掂一切放弃了"求解精神"的江湖儿女。 所以才会出现类似于"策划和执行哪个更重要"的各类讨论。 我们要的是:有行动力的思维,动脑筋的行动力。 面对一个问题,无论是面试难题还是工作难题,或者是人生难题,我们首先应该想一下乔布斯的这段话: 当你长大以后,你会被告知世界就是那样的,你的人生就是要在这个世界里生活,不要试图去击破墙壁,要试着去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生活,要快乐,还要存点钱。但那是一个非常受限的人生。 你的人生会在发现了这个简单的事实之后变得无比宽广,即:你所谓的生活,是由那些根本不如你聪明的人构建起来的。你可以改变它,你可以影响它。 你可以创造你自己的东西,让别人去使用它。当你意识到你可以戳碰(poke)人生之后,一旦你往里推进,有些东西就会从另一头蹦出来。你可以改变,塑造它。 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摆脱那种 "生活就在那儿,你只是生活在其中" 的错误观念,而应该去拥抱它,改变它,提升它,留下你的印记。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无论你是以何种方式获知生活的真谛,一旦你明白了,你就会想要去改变生活并让它更好,因为生活竟是那样一团糟。 然后是我的四个建议: 1、不要受到题目表面的限制,敢于打破思维的局限,跳出来想; 2、用量化"减少不确定性",但没有必要完全消除不确定性,不要惧怕不完美; 3、无洁癖的、手扶拖拉机式的泥泞越野思维,比干净跑道上的超级跑车更适应现实世界; 4、像实干家那样思考,像思想家那样行动。 正如瑞士哲学家埃米尔所说: "轻易做到他人难以做到的,是天赋;做到靠天赋难以做到的,是天才。" 作者:孤独大脑(lonelybrain),可能是最烧脑的公众号。 图片:全景视觉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