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个习惯


  你碰到过这些问题吗?
  A:要做的事情太多,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B:工作期限马上到,还没动手。
  C:朋友圈,刷微博、一不小心到半夜,没干点正事。
  D:本来是职场小能手,同事都来找帮忙,结果把自己累死累活。
  7个习惯摆脱低效能困局
  史蒂芬·柯维:要摆脱上述困境,你需要变得更加高效。《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已发行25年,风靡全球。是经过反复验证的提高效能的科学方法。不妨一试:
  习惯一:积极主动
  在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聆听自己的语言,就能发现自己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的。
  消极被动的话语模式:
  我已无能为力
  我就是这样
  我只能这样做
  ××不会答应的
  我不得不……
  要是××就好了
  积极主动的话语模式: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我能选择更恰当的反应方式
  有没有更加有效的表达方式让××接受
  我更愿意……
  我打算……
  低效能人士常常陷入困境是因为在环境刺激下,只会做出一种消极的反应。而高效能人士很清楚地意识到,在环境刺激和反应方式之间,可以依据自我意识、想象力、独立意志而自主做出选择。
  "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够伤害你"——罗斯福
  习惯二:以终为始
  如果做事没有原则,很快就会被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淹没。然后经常陷入两难境地,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糟糕的结果,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来应对。培养以终为始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写下你的使命宣言,并把它作为生活的中心。并每天抽出时间,在脑海里针对一些特定场景进行演练。比如:朋友聚会和陪女票逛街有冲突时怎么处理?
  习惯三:要事第一
  收邮件,打电话、微博、微信、朋友圈、打印文件……一堆的只花少许时间就能处理掉琐事很有诱惑力,因为你能马上处理完,从中得到成就感。但是千万别被琐事牵着鼻子走。
  在理清了自己的使命和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四象限法,将任务进行归类。
  1、重视第二象限——勤于总结,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套路,避免成为"救火队员"
  2、勇于说"不"——对和自己使命目标无关的琐事说不
  3、学会授权——培养特定领域的接班人,给予成长的空间
  习惯四:双赢思维
  建立双赢思维需要诚信、成熟和知足的品质。如果"匮乏"的心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陷入无效的撕逼和僵持局面。
  评估自己是否建立双赢思维的两个纬度:善解人意和敢作敢为。这有这两点都做到高得分,才能达到双赢。
  习惯五:知彼解己
  要善解人意,得学会聆听和了解对方。如果做不到了解对方,沟通受阻,影响情绪的同时,会降低彼此的战斗力,从而影响产出和效能。日积月累,影响到彼此的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负能量爆表。
  有一个知彼解己的科学方法,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深入了解。这个工具叫DISC——最快读懂职场人格心理学的工具。
  习惯六:统合综效
  单枪匹马干不过团队。知彼解己是为了能够更融洽的合作,合作产生更大的效能。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相互信赖中化阻力为动力。
  习惯七:不断更新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亚里士多德
  这7个习惯你练成了几个?卓越是一种习惯,要成为高效能人士需要付诸实践,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练就这7个习惯,需要经历以下3个阶段:
  习惯培养的三个阶段
  依赖期
  依赖期的我们需要他人指引、养育和供给,靠他人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要成为高效能人士,首先要培养独立人格,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三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从依赖期进化至独立期。
  独立期
  当我们开始形成独立人格,变得更为成熟和高效后。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人际效能,比单打独斗产出产出更大的能量。
  互赖期
  经过前面6个习惯的淬炼,我们可以进化至互赖期,这时需要坚持第7个习惯——不断更新,以维持高效运转。
  我现在正处在哪个阶段呢?如果我是一个管理者、教师、培训师……等等角色,又该如何具体应用这7个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网站目录投稿: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