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能安心平静的按照答案去度过一生。有些人认为,这两个问题根本没有答案,只有在思考这两个问题中产生的体悟,而且这种体悟随人不同、随时改变。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自1949年起写了《人生十论》,这十篇短文加上《人生三步骤》(一九七八年),可以算是钱穆先生给出的答案和体悟。以下是读这11篇文时的一些感想,落笔为读书笔记。 首先,第十篇《道与命》未懂。 钱穆先生第一件事说了人生中有限和无限的概念,见《适与神》《如何探究人生真理》。 第二件事情是人生的内外之别的概念,见《人生三路向》《如何完成一个我》《如何解脱人生之痛苦》。 第三件事情是人生如何获得幸福,见《人生的目的和自由》《物与心》《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人生三步骤》。 以上分类只是一家之言,各篇文中内容有所重叠。 以下认识和感想也只是一家之言,请勿对号入座。 我们作为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我们希望的世界是无限的,宇宙、知识、人心。面对无限和永恒,我们无法从理性、从逻辑上去理解它。因为逻辑上的存在必然有约束,有约束就有边界,有适用范围。于是无限和永恒只能是属于感性的,属于宗教(上帝全知全能、道、大一)、属于哲学(绝对真理)、属于艺术(美)。 人类对于无限和永恒的追求是危险的,然而也是本能的。按照人生的内外之别,向外的无限追求是向物的,而物质的追求没有尽头。向内的无限追求是向神的,不断询问自己的内心,寻求宁静达到涅槃的境界,也是不现实的。所以钱穆先生在《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中说:"不能尽向物不能尽向神",在《人生三路向》中指出"中国儒家的人生,不偏向外,也不偏向内。不偏向心,也不偏向物。他也不屹然中立,他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 这种观点我是赞成的,一直有感:三十而立是为立志,三十时候的志向是自己若干年来思想的凝聚和人生的体悟,从儿时想做科学家想做明星而起,变换细化现实,而成。人的这样目标、欲望、或者说是志向,无论是向内的还是向外的,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动态而非静态。这种追求,既有活在当下(即是"适"),又有诗与远方(即是"神")。这种追求,连接着我们有限的自我,以及无限和永恒。 这种"连接",以不那么准确的描述,可以看作是一种同构或者映射,从我们有限的生活一一对应到到无限的伟大中,或者这就是超越。康德之本体,王阳明之致良知,尼采之自由意志,佛教涅槃,道家得道,均是如此。 反过来说,这种从无限的伟大到我们有限的生活,可以看作一种"降维"。这里的降维并不是贬义,仍然看成一种映射。在《如何完成一个我》中,有这样三段: "尽人皆可为尧舜,并不是说人人皆可如尧舜般做政治领袖,当元首,治国平天下。当换一面看,即如尧舜处我境地,也只能如我般做,这我便与尧舜无异,我譬如尧舜复生。" "禅家有言,运水搬柴,即是神通。阳明良知学者常说,满街都是圣人。" "圣人乃人性我性各发展到极点,各发展到一理想境界之理想人格之称号。此种人格,为人人所能企及,故为最平等,亦为最自由。" 那我们的人生是否如王明阳先生一般立志做圣人,便可以获得安宁与自由呢?或者更"渐悟"一点,在内仁心,在外守礼,则可慢慢达到。 钱穆先生从反向思考中给出了答案。在《如何解脱人生之痛苦》中,钱穆先生认为: "人我之限"的痛苦要从我们内心中去解决,"身量有限,而心量则无限。人当从自然生命转入心灵生命,即获超出此有限。超出有限,便是解除苦痛。" "生死之限"的痛苦要从做好准备中去解决,随时准备死、随时也准备着不死。"故孔子曰:杀身成仁;孟子曰:舍身取义。人之生命,本为求完成其德性与其任务与使命;则为完成其品德与其理想之任务与使命而死,岂非死得其所。如是则死生一贯,完成死,即是在完成生;完成生,也即是在完成死。" 滚滚红尘中,活下去比死去更需要勇气。 在《人生的目的和自由》中,钱穆先生由生死的概念引出了人的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然性最基础的只有求生和求死的选择,而文化之人生,便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更多的选择,基于更多的目的、欲望。 在《物与心》《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中,钱穆先生将单独个人的选择权扩大到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我们的选择可能会与他人的选择相冲突、我们的选择也可能使得他人受益。这时的选择中,如果我们的选择只考虑自己个人的利益,我们就把自己局限在"我"的概念中了,究其一生无法体悟到"无限"的美。而选择"大生命",选择以"我心结它心",选择从"肉身我——>社会我——>精神我",便有机会如下文摘录: "慈父的心,会寄寓在他儿子的身里;孝子的心,会寄寓在他父母的身里。于是我的心可以寄寓在一家,寄寓在一国,寄寓在天下,寄寓在世界与宇宙中。我的心与家,可和合而为一;与国与天下,也可和合而为一;与世界宇宙,也可和合而为一。如是,心即是神, 而且心即是物。我的心, 不仅会跑进古人已死的心里去, 而且会跑进后代未生的人的心里去。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总还是人心,总还是文化心与历史心。 这一历史心文化心, 即眼前的人心, 却超然于身与万物而独立自由地存在 了。但此超然于身与万物而独立自由存在的心,还只是人心,还只是我此 刻寄寓于此身内之心。"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高尚"的选择不应有道德上的优越感、也不应该过度追求这种"高尚"而损害了自身。在《物与心》中,钱穆先生强调心是依赖于物的,即是精神文明建设于物质文明之上。人类的这种"高尚"的选择,是"自私"的,是人的天性,在我们做出这样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很多,乐趣以及让自身的天性得到满足。在《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中,钱穆先生讲到"一切人类道德只是一个善,一切善只是人类的一个性。"大约就是在讲这一块。 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何把握这种"高尚"选择的度呢?《人生三步骤》中有所解答,人是生来自由的,这种自由是选择,最基础的选择是生死,而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由于各种约束条件,不能选择去做什么,我们不能选择明天就成为富豪、拥有六块腹肌等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做什么。先从"有所不为"做起,先选择不熬夜,选择不抽烟酗酒,即是修身。 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道理,都是同构、都是映射,都是从一个有限的生活对应到无限和永恒,再从无限和永恒中对应到另一个有限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得此连接,便会通透,治大国如烹小鲜。 人之天性,有共性,如"孝",有非共性,如甜咸党之争。前者可以通过互换角色来判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自然清楚;后者需要时间积累,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偏好特性,到一定年龄有所物质基础后自然不会再为难自己,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此这般,我们自然会在有限的生活中得到安乐。 以《人生三步骤》作为结束语:"所以我们做人第一要讲生活,这是物质文明。第二要讲行为与事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文精神。第三最高的人生哲学要讲德性性命。 德性性命是个人的, 而同时亦是古今人类大群共同的。 人生一切应归宿在 此。我想我们人生不能超出此三步骤。中国古人讲人生就是这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