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加强学生网络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将网络、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固然有失偏颇,令家长痛心、老师忧心、专家学者揪心的负面消息时有耳闻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业荒废、意志消沉甚至道德沦丧,轻者贻害家庭,重者危害社会。当前,加强网络保护,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指导、规范,不但成为学生、家长、学校的迫切需求,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加强学生网络保护,家庭、学校、企业乃至全社会都责无旁贷。
  家庭:做到引领、规划、监管三个"到位"
  家庭永远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学生的社交语言,回避、打骂等简单生硬的拒绝、排斥或放养式的放任自流,都会加深父母与孩子的隔阂,甚至严重破坏原本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学生物质和精神上最可依赖的家长,对于网络游戏应该有冷静而客观的认识,承认、尊重并合理满足孩子适度娱乐、正常交流的基本需求。要在与孩子充分沟通、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协商规划,加强指导与监管,做到引领、规划、监管三个"到位"。
  首先是引领到位。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相对理想的家庭成长环境,通过自身读书、学习等行为示范和有意识的理念引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将注意力和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引导孩子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督促、激励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其次是规划到位。家长要与孩子平等对话,共同对网络游戏的时段、单次时长、累积时长、花费额度等进行必要而合理的规划,避免其沉迷上瘾,玩物丧志。
  最后是监管到位。要对游戏内容、种类进行有效监管,避免不良信息对孩子的侵扰。
  学校: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主战场、主阵地。首先,学校要通过成立家长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形势分析和专题培训,引导家长正视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家长科学应对孩子沉迷游戏问题提供策略支持和方法指导。其次,要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以防游戏沉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设防游戏沉溺课,通过正面的激励、引导和反面的警示、鞭策,对学生进行常态化教育,提高学生网络素养,提高抵御游戏沉溺的自制力。第三,在现阶段,学校可以考虑将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网络、游戏情况纳入学生日常的评价、考核,在评优选先中增加网络素养考核项目,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另一方面防范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
  企业:主动接受外部监管,积极加强内部自律
  网络游戏等数字产品的生产、运营行为必须有强力规范。 数字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有义务就产品的内容、主题及呈现形式、经营模式等接受主管部门及社会的监督。同时,通过自觉的道德文化建设,规范自己生产、经营数字产品的行为,积极探求同时满足学生、家长及学校三方需求的方案,积极参与游戏化教育产品及防游戏沉溺课程的开发,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其他有关部门:实名监管,数据共享
  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数字化产品生产、经营规范,建立游戏行业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推行实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对网络、游戏用户加以监控,在法律范围内实现与征信、教育等部门的数据共享;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游戏的时间、频次、内容和种类以及对应消费额度进行指导性限制,将用户明显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通过数据监控,将过度沉溺网络、游戏的行为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并与家长、学校实现共享,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评价的原始依据,为学校、家长管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提供政策及技术上的支持。
  另外,对于无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学生在网络游戏方面的过度消费行为,建议以立法的方式确立类似"7天无理由全额退费"的原则,以杜绝运营商唯利是图的无序经营行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恶意侵犯。
  加强未成年学生网络保护,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事关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网站目录投稿: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