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的心理阶梯发展特征和教育方案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衔接,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阶梯发展特征,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从队伍和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活动开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阶梯发展的方案构想。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中职学生 心理阶梯 教育方案
  一、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阶梯发展的特征分析
  学生的心理成长随着年龄和学习阶段的变化,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梯性,每个阶梯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职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较为迅速的时期。在现代职教体系改革建设的目标下,受到外部要求的影响,学生的心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梯性特征。在中高职衔接的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一般的中职学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存在一定的差别,体现出综合型、复杂性和典型性。
  1.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阶梯发展的普遍性特征
  在中高職衔接下,我国中职学生在心理特征上与普通的中职学生有着相似之处。许多中职学生是经过中考的筛选后,由于考不上高中而到中职学校就读。这部分学生通常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比较低,基础差。首先,完成学业是中职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中职学生的厌学心理比较严重。无论是在哪一个年级,这种心理都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不够主动,学习过程敷衍了事,在课堂上出现许多不良的行为。这种心理主要是受到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影响,由于基础不好打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且一直延续下来,根深蒂固。其次,在自我心理上,中职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心理特征如自卑。由于认知偏差的影响,中职学生会存在低人一等的思想,加上在学习上的表现差,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认知,从而严重打击了中职学生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他们对自身的能力缺乏信心,对于前途悲观失望。最后,在中职学生中,懈怠也是普遍的心理特征。他们没有理想抱负,缺少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甚至是自暴自弃。毫无疑问,中职学生这三种心理特征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如果不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消除这些心理,学生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并且会越陷越深,在中职阶段的学习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其升学和就业,甚至会伴随着其一生。
  2.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阶梯发展的差异性特征
  在中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对于其心理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因此也会体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一方面,与低年级的中职学生相比,高年级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更大,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急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心理健康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因为高年级的中职学生需要直接面对就业或者是升学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一些学习成绩不好,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当中会更加沉重。这类型的高年级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也会更高。而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入学,还有一段缓冲的时间,所以紧迫感和压力要相对轻得多,因此在心理特征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在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3+3""3+4"模式下的中职学生与普通的学生在心理上也存在着差异性。与普通的中职学生相比,在这些职教模式下的学生要面临更加承重的升学压力。普通的中职学生在毕业后就直接就业,不需要考虑升学的问题。而早在高中衔接模式下,中职学生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能获得升学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进行深造的学习机会。但是,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客观的困难,想要完成升学的目标,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其学习和升学的压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中高职衔接模式下,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会更加突出。
  二、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阶梯发展的教育方案探讨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在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却是远远不够的。在中高职衔接模式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还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具有重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中职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升学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在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阶梯发展特征,从教育策略、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的队伍、平台、机制建设等方面制定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案。
  1.队伍和平台建设方案
  在中高职衔接下,队伍和平台的建设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为此,采用"3+3""3+4"模式的中职学校必须首先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通过业务进修、观摩学习等多种学习和交流方式使教师能够掌握在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的心理阶梯发展特征以及心理教育方法,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法。同时,应该建立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以便学生在遇到心理障碍后能够接受更加专业的心理辅导。在平台建设方面,中职学校应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平台,构建起涵盖线上、线下的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和辅导的咨询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书信咨询、心理信箱、电话交流以及在线交流等形式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使其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2.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在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完善的配套课程方案作为支撑,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衔接、各个学科、专业的全方位覆盖。
  一方面,实现中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高职衔接下的中职教育中也不例外。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无论是在专门的德育课,还是在其他专业课、文化基础课等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都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从而以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为载体,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门课程、每个专业的教师都可以根据本课程、本专业的具体情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得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保障中职学生的心理阶梯发展呈现出更加良性的态势。
  另一方面,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必要的。这部分课程可以由专职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来负责,提高课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心理阶梯发展特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并且在年级与年级之间做好衔接。
  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四个课程模块。一是认知发展课程模块。认知偏差是中职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安排认知发展教育,使学生对于自身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信心,克服认知障碍。二是情绪稳定课程模块。中职学生当中存在着众多不良的情绪。情绪稳定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三是人际和谐课程模块。通过这一模块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打破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理隔阂。四是适应性课程模块。适应性教育关注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及环境变化,使学生懂得自我调控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烦恼,能够自主排解和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模块。
  3.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中高职衔接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有形成模块化的阶梯式系列主题活动来进行辅助。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是定期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内心,并且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的机会。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剖析自己,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同时让其他同学共同想办法和对策,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和分享的途径,还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是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来开展专题讲座,不仅可以给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提供有益的补充,同时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三是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团队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克服社交心理障碍。同时,在团队活动中,学生可以暂时忘记学习中的烦恼,为学生的心理调节提供一个很好的缓冲空间,对于其今后的学习也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
  三、小结
  总之,中高职衔接应该是全方位的,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被纳入其中。只有在中职阶段具有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在进入高职教育阶段才能及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端玲.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心理健康[J].职业技术,2017(2).
  [2]李春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及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4).
网站目录投稿: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