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在一些电视剧里面会看到,古代人有一个很奇特的事情,就是喝符水,将符篆烧成灰之后倒在水里喝下去,并且认为这样是会对自己有庇佑或者有其他好处的行为。现如今看来,这样做无异于就是在吃掉那些被烧掉之后留下的灰烬,那么这样做对身体会有什么伤害吗?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种习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喝符水的习俗是什么 符箓派又称符水道教,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灵宝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属于箓派。该派自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 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并产生出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的符箓道派,使符箓方术有了新的发展。元以降,符箓派统一于道家。该派由古代消灾除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 道教名词。画符箓或烧符箓于水中,谓饮之可以疗病。《三国志》卷八《张鲁传》注引《典略》:"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磕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宋书·羊欣传》:"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云笈七签》卷五十七有"符水论"。 2、喝符水对身体有害吗 中国人讲究吃喝,吃喝的目的不外为满足口欲或滋补身体。关于后者,中国人大吃鹿茸,大喝参汤,都是为了所谓强身补血,却病延年。由于这种观念,中国人最后居然延伸到大吃香灰、猛喝符水的境界,目的也与吃喝鹿茸参汤无异––去病!延年!而符水的效力据说比高丽参汤更好,不单能医百病,还能有求必应,万事如意呢。从最近台湾有人吃香灰想医病,以及有人猛喝符水,俾能大专联考及格等愚行看来,香灰与符水已成了「万灵药」,其成分不单只是物质的香灰或物质的符水,而是掺进了一种类似「信仰」的成分;香灰或符水都已变成了含有「灵力」在内的东西了。 香灰或符水怎么会像变魔术似地被异教变得如此,使不少中国人视为灵物,趋之若惊呢?答案可用「宗教学」(Science of Religion)的观点来解释,真相立刻大白。原来这种魔变叫作"Mana"(中文尚无固定译名,暂译「马那」),住在南太平洋 Melanesia 列岛的土人文化落后,迷信极深,他们迷信有一种叫做「马那」的灵力存在于某些物体之中,如石块、箭头、鱼网、小舟……。凡宿有马那的这些东西,都具有无比灵力,或使植物茂盛生长(如将石块埋于某植物下),或能杀死敌人(用箭头),或能立刻捕获大量鱼类,或使小舟快速前进。 通常借着鬼神或死人灵魂之助,活人才能得到马那,因此,如向鬼神及灵魂献祭,讨好他们,便能如愿以偿。换言之,并非所有的石头、箭头……等物中都宿有马那,而必须先向鬼神或灵魂祈求,请他们把马那掺入自己所求用的东西后,这个东西才产生马那力量,凡事百发百中,有求必应了。一八七七年,英国基督教宣教士 Codrington 经过实地调查考察后,写了一本《默拉奈西阿人》(Melanesians)的书,同世人介绍了这个叫做「马那」的迷信,自此后,"Mana"一词在宗教学上便成了极重要的「术语」(term)。 3、喝符水并没有好处 现在我们来看中国人迷信的香灰和符水。这两种东西原极普通平常,一是烧香后的灰烬,一是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图案。但这两种东西––灰烬与纸,经过当事人向异教鬼神祈求,以及异教祭司怂恿说成「全能」后,在祈求者的心里才能产生出「马那」的观念,以为香灰熊医百病,符水能考上大专联考了。当然,吃香灰喝符水的中国人根本不会知道这个宗教学上的「马那」观念;但实际上,他们都与默拉奈西阿的土人一样,不过是一群被异教马那催了眠的可怜人罢了。 我们无意把佛寺或道观说成是供给香灰或符水的马那大本营,因我知道佛教定会搬出一大堆道理来,绝对不曾承认佛寺是香灰司令部(注)。我们实在也巴不得中国佛寺确实没有供给信徒服食香灰这种脏东西,会夺人性命,不是好玩的!近年来,台湾医药发达,人民经济富裕,人有病(一部分人)却不好好地去医院看医生,偏要走邪门去吃甚么香灰。 除了把这种怪现象解释为「马那作祟」外,我们还一时找不出其它更适当的原因来。至于台湾有高中毕业学生乱喝符水想大专联考及格,可说也是走了旁门,上了异教的当。想想看,如果喝了符水真能不费吹灰之力考上大学,那么主持联考的先生们何必要被闷在考场中不得外出,吃这么大的苦头呢?(我记得出试题的先生们要暂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完毕。)要想考入大学,唯一快捷方式便是努力用功。我在日本留学时,常常读书读到半夜;为了写文学硕士论文,带了中午「便当」(饭盒子),在大学图书馆中看书看得几乎要发生「脑贫血」了。(图书馆规定有些书不准外借,只准在里面看。)我是大学的过来人,所以在此把我的求学经验略略写出,以供参考。不必求符水,只求自己奋斗努力就够了。 鹿茸参汤也许能补身体,但香灰符水绝对帮不上忙,不单于事无补,且能铸成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奉劝好此道者不要再吃香灰喝符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