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苏省委会主委麻建国提交了题为《将学生从校外辅导机构"拉"回学校》的大会发言。麻建国委员认为,"让孩子在校内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 学生到课外辅导机构去补课,不外乎三种情形: 一是"吃不饱",课堂教学无法完全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而学生还有能力学得更深更广,需要拔高; 二是"吃不了",课堂上的内容没听懂,无法消化、吸收,存在"夹生"现象,需要通过课外辅导进行"回补"; 三是跟风、随大流,这种情形比较特殊,这类学生没有上述两种问题,参加校外辅导出于跟风、随大流:别人都参加辅导如果自己不参加,会被前者甩得更远,或被后者赶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去校外培训机构接受功课辅导?因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实际,主观上没有坦率承认并充分尊重学生间客观存在的个性化差异,没有因材施教。而是囿于习惯性思维,想当然地沿用"大一统""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客观上导致一部分人"吃不饱",一部分人"吃不了",而在校内、课堂内解决这些问题又有诸如怕麻烦老师、怕被老师笑话、怕被同学看不起等诸多不便。 所以,将学生从校外辅导机构"拉"回学校,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关键在教师。 首先,教师需要借鉴课外辅导机构的教育管理思维,特别是视学生为服务对象,置自己于教育服务者地位的新思维、新视角。适时转变角色定位,摒弃师尊生卑的传统观念,放下架子,主动、积极地重新构建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走近老师,乐于走近老师,乐于正确表达各种学习诉求。 其次,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新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大胆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创新课堂教学,凭借专业优势,用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新颖实用的教学吸引学生,将他们留在学校、留在课堂。 再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而教,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努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兼顾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化、个性化的基础上,尽其所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注意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并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改进作业的检查、批阅方式,强化学习过程化管理,保证人人"吃得了""吃得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的练习巩固,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提高。 与学生去补课情形相对应,家长鼓励、支持孩子到课外辅导机构接受辅导也存在类似的情形:自家孩子已经"拔尖"的,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补课进一步拉开和后面孩子的差距,确保其班级第一、年级第一乃至孩子都不清楚竞争对手是谁的第一;中间段的学生家长,最高目标是要赶超前面的学生,最低目标是维持现状,避免被后面的学生赶超;第三种是被裹挟其中,盲从其他家长送孩子去补课,有人更是直言:"与其让他在家呆着不如送他去补课""补了总比不补好"。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经辅导机构刻意扭曲、过度渲染,个体间的剧烈竞争被无限放大,激发了家长潜意识里的危机意识,引发家长群体的恐慌、紧张和焦虑。可以说,家长送孩子去补课,补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己,补的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家长自己的焦虑。而辅导机构正是在制造焦虑、贩卖焦虑中获取经济利益。 因此,将学生从校外辅导机构"拉"回学校,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成长轨道,还需要靠家长。在面对辅导机构充满商业企图的宣传,炒作时,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审视自己的育人观念、人才观及育人行为,学习一些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学原理、常识,做好家庭学习环境创建和学习氛围营造。同时,家长还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和学习能力训练、提高等工作,并尽量抽空给予孩子可能的陪伴、指导,促进孩子向好向上发展。 将学生从校外辅导机构"拉"回学校,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需要加强外部监管,但关键还靠老师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