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快要倒闭的工厂,经营不善的原因既不是产品卖不出去,也不是招不到工人,而是生产事故频频、订单严重拖延,原材料积压、生产成本过高。 公司责令厂长罗哥在3个月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否则,就要关闭这家工厂。 走投无路的厂长罗哥想起2个月前,他曾偶遇自己的老师、物理学家钟纳,当时罗哥向他请教自己的困境时,老师并没有直接给他答案,而是问了他一个既普遍又奇怪的问题: "你们工厂的目标是什么?" 罗哥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发挥最大的效率,生产出产品",并得意地告诉他,自己工厂的一个部门已实现了机器人流水线,生产能力提升了36%。于是,老师"不怀好意"地反问他:那么你们一定是多赚了36%的钱啦? 事实上并没有,只是一个车间的生产能力提高了而已。他为工厂问题再找到钟纳时,还未出声,对方就像算命先生般一一道来: 由于工会的存在,你不能把那些被机器人代替的员工炒掉,所以你的管理成本也没有下降,你不但没有多赚36%的钱,甚至最终的产量也没能提升。而且你的订单交付能力直线下降,存货量还直线上升,工厂已经快要倒闭了。对不对? 为什么钟纳能准确说出工厂的问题呢?"瓶颈部门"让你没法赚钱 试想一下,假如你有两个下属,小A和小B,工作流程是小A做完工作后,给小B完成。结果小A工作效率很高,工作在小B那里大量积压。你作为领导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般而言,你肯定会帮助小B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在这个环节增加人手。但如果这个环节既无法增加人手,也不可能提高效率呢? 实际上,在工厂,你十有八九看不出问题出在小B这个环节,因为整个生产过程有几十个环节,还有一套错综复杂的流程。 你能看到的,只有一部分工人在拼命加班加点生产,另一部分工人却因为没有零件而无所事事;一部分环节三天两头出事故,另一部分环节设备开工率不足一半;一边是严重拖延的订单,另一边是积压如山的原料和半成品。 同理,公司的办公室里最常见的景象是,所有人都在忙,天天都要加班,但业务仍然严重拖延,不停地返工,不停地扯皮,业绩也上不去。 不是大家不努力,而是流程出了问题。 在钟纳看来,如果某一个环节的"效率"猛增,必然给下一环节带来"半成品积压",如果同时又要求上一个环节不断加大零件供应,就会造成成本猛增,管理费用也大大增加。 但为什么最终的产量反而会下降呢? 打个比方,我们小时候春游,排成长长一列队伍前进,但队伍速度并不等于所有人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队伍中最慢的那一个人,最慢的人會导致所有人的速度都慢下来。 这就是TOC理论的核心,首先它定义了什么叫"瓶颈"——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它的产能小于其他环节对他的需求,就是瓶颈。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它的产能小于其他环节对他的需求,就是瓶颈。 而工厂的产能就等于瓶颈的产能——短板效应。机器人增加了某一个环节的效率,反而造成内部生产的浪费——存货成本的增加、人员管理的困扰等等。 如果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只管自己走不回头的话,整个队伍会越拉越长,而队伍的长度相当于整个流程的生产成本,这也意味着成本越来越高。队伍拉得太长,就会散掉;工厂的成本太高,也会垮掉。 TOC理论很好理解,可钟纳开出的第一个"药方"却让人难以接受——干掉效率最高的那一个人。 但这难道不可行吗?还记得钟纳提的第一个问题吗——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提高效率吗?不是,是为了赚钱。如果降低效率反而能赚钱,为什么不可以降低呢?以"瓶颈部门"为核心 春游队伍的处理方法可以形成参考:想要不走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速度最慢的放在第一个。 于是,在钟纳的提醒下,厂长想到的第一个方法是:重置工作流程,把瓶颈部门(也就是效率最低)的环节放在第一个,以降低非瓶颈部门(即效率比较高的部门)的效率,来控制整个工厂的成本。 这就类似于"以产控销"。换句话说,就是把"高效率的小A"换成"低效率的小A"。 这可能令人难以接受,但你想,如果是在几十个复杂环节的工厂,总不能因为一个环节效率上升,就让所有环节同时一起上升吧? 当然,把效率最高的环节效率降下来,只是一个"控制成本"的权宜之计,而治本之道,仍然是要在无法提升"瓶颈部门"的产能情况下,提高"通过瓶颈"的效率。这就像一条小马路,如果不能拓宽,那就想办法提升"通行效率"。 于是厂长想出了第二个办法:把质检环节前置。 工厂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废品,但总是要到最后才质检。也就是说,这些废品同样耗用了"瓶颈部门"的宝贵产能。厂长决定把质检分成两步,在"瓶颈部门"前一个环节新增一次质检。 表面上看,这增加了少量的运营成本,但它能防止废品占用"瓶颈部门"的宝贵产能,从而提高"瓶颈通行效率"。 不过,质检环节前置能节约的产能也就百分之几,还是要想别的办法。 一般而言,我们都会把手头的工作按最后期限排一下,最紧急的工作最先处理。但问题是,自己最紧急的工作,不一定是下一环节最紧急的,更不一定是整个流程最紧急的。 所以,厂长罗哥虽然无法提高"瓶颈部门"的产能,但他又想出了第三个办法——按紧急程度处理订单。 很多人想,这不是常识吗?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任务启动的时间,而忽视了它们在各种环节有快有慢,导致最紧急的事极有可能因为在"瓶颈部门"之前的工作流程比较多,到了"瓶颈部门"时,优先顺序被排在了最后。 事实上,不但"瓶颈部门"的产量决定最终的产量,而且"瓶颈部门"的产出顺序也决定了最终的顺序。 于是厂长把每一个零配件分为3类:不需要進入"瓶颈部门"的;可以慢一些进入"瓶颈部门"的;需要优先进入"瓶颈部门"的。再为它们贴上不同的标签,每一个环节都要按标签处理订单,保证"最紧急的任务"优先通过"瓶颈部门"。 以上3个方法有一个共同点:以"瓶颈环节"为核心安排生产,最大程度地保证"瓶颈环节"的产能,甚至可以为了"瓶颈环节"的效率而牺牲其他环节的效率。 这就完全颠覆了以往一些资源向"高效率部门"倾斜的传统理念。这个方法对我们的个人管理同样有启发。 TOC工作法 假如我们有一项复杂的工作,先后经过"A、B、C、D"四个环节,我们一般有4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跟着感觉走":先做A,感觉差不多了,再做B,到了C时,想一想还有时间吗?有时间就把C、D这两个环节做得细一点,没时间的话,就粗一点。 这种方法的缺点很明显,时间紧的任务,A、B的大量努力到了C、D环节就被浪费了;相反,时间宽裕的话,A、B的工作布局就太小,常常会制约C、D环节的工作。 第二种是"跟着兴趣能力走":我知道自己对C这个环节最感兴趣,A环节的能力最强,我就先干A和C,最后的结果很明显,A和C环节的成果,在B和D这两个环节,被大量浪费。 于是就有了第三种"全局考虑法":先规划一下A、B、C、D四个环节的占用时间,再按计划执行。这个方法也有问题,因为通常我们在计划时会忽视最弱的环节的瓶颈,在执行中又容易在优势环节上超过预算时间,最终的成果还是受制于"瓶颈环节"。 不就是"瓶颈"吗?我改。于是就有了第四种方法"强攻瓶颈法",在"瓶颈环节"安排大量时间,突破"瓶颈"产能,行不行? 我们想一想,既然是"瓶颈",说明此处的工作效率一定很低,把大量时间花在效率低的环节,会有好结果吗? 而如果借鉴TOC工作法,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 第一步,根据经验,我们先判断B是瓶颈环节,一切流程都要围绕"提升B的效率"来进行; 第二步,看看B环节的工作方法有没有优化的空间,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到B环节; 第三步,分析A、C这两个环节,尽量找出不需要通过B,直接到D的工作量,以减轻B环节的压力。 第四步,再看看B环节的工作,有没有可以在A、C、D环节直接解决的? 第五步,评估工作目标,再根据此目标评估B环节应分配的合理工作时间——因为瓶颈部分的工作质量决定了最终的工作质量。在保证任务能完成的前提下,剩下的时间分配给其他环节尽充分发挥。 第六步,进入执行环节后,还要观察整个流程,不要因为B环节用力过猛,导致瓶颈转移到了A、C、D环节,这也是TOC工作法的重要衡量指标——注重流量的平衡。 此外,我们平常喜欢先做完A,再做B,但TOC工作法有"多批次通过"的建议,所以,我们应该在A的一部分成果出来后,先进入B环节处理,再回头继续A的工作,以加强对B环节产能的反馈和控制。 话又说回罗哥的工厂。当初某个部门使用了机器人,效率大大提升,可上游环节很快就出现了供应不足,导致机器人开工不足,这些情况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可为了配合公司宣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工厂不得不加大零件采购,强化上游生产的方法,最终导致半成品积压,订单来不及完成。 所以,"瓶颈"一定是执行层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显而易见的东西恰恰是决策层最难看见的东西。那些追求局部效益的系统,往往是最没有效率的系统。 如何用TOC工作法解决"瓶颈部门"的问题? 判断出瓶颈环节B,流程围绕"提升B的效率"来进行; 优化B环节的工作方法; 分析A、C这两个环节,找出不需要通过B,直接到D的工作量; 找出可以在A、C、D环节解决的B环节的工作; 评估工作目标,再根据目标评估B环节应分配的合理工作时间; 注重流量的平衡,不要导致瓶颈转移到了A、C、D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