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这片地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翁牛特旗曾是商、匈奴、鲜卑、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那这次主要是跟大家讲讲,翁牛特旗和契丹之间的关系。在古代,翁牛特旗属于冀州,西晋时期翁牛特旗的东边为契丹之地。可能有朋友还不太理解翁牛特旗中的"翁牛特"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句蒙语,其含义非常特别,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关翁牛特旗的历史吧。 1、翁牛特的本意 翁牛特旗,地处塞外的一片沃土,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亮点,中华第一龙——碧玉龙从这里出土,强悍的契丹人在这里发源,浓缩了历史文化的精华。 疫情渐退的春天,塞上花开时节,玉龙之乡翁牛特旗的蒙古王城盛大开业,一时间人潮涌动,着实火了一把。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翁牛特旗曾经有过怎样的历史,蒙古王城的"王"是怎么回事? 近些年了,旅游火热,都在打文化的招牌,说白了,文化就是指历史的厚重。 关于"翁牛特"何意,这也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以"诸王"说比较流行,引申为"诸王会盟",这词根的来源是"王古兀德",而翁牛特也写作"翁里部特"或"翁努兀德",不应是"王古兀德",翁牛特的本意是"神圣"的意思更确切,引申为"神圣的山"。 翁牛特,在汉文史料中最早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间的《皇明北虏考》,称之为"罔留";明代的《武备志》写作"往流",这都是翁牛特的不同汉文译写,指明代蒙古兀良哈三卫中的泰宁卫。 兀良哈三卫最早游牧在不儿罕山(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到成吉思汗时代迁移到洮河上游,居大宁路,属辽阳行省,即在屈裂儿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的朵颜卫,洮儿河流域的泰宁卫,嫩江与福余河一带的福余卫,到了明宣德年间,又逐渐迁到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与赤峰市一带(其中的泰宁卫迁到赤峰地区),这里恰恰是契丹人兴起的地区。 2、兀良哈的族源 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统称兀良哈三卫。 冯继钦在其所著的《契丹文化史》中说:明代嘉靖年间谪居辽东的卢琼认为:兀良哈三卫"契丹阿保机遗孽也","善剽掠,即杀人寇抄,髡其发以自标","似仍保持契丹遗风,这些契丹人已蒙古化"。 李健才在其《明代兀良哈三卫》一文中说:"兀良哈本东胡遗种,有契丹以来的遗风,他们的发式为髡发秃头,与蒙古辫发索头异。他们的经济‘稍业农耕’,与蒙古专营游牧异。" 拉施特《史集》中也把兀良哈另为一族,归属于东道诸王管辖。 成吉思汗成为蒙古高原的统治者,封其二弟合撒儿、三弟合赤温(这时合赤温已经去世,由其子按赤台)、四弟斡赤斤,异母弟别勒古台的领地在蒙古高原的东边,也就是后来人们习称的"东道诸王",其统领的部众冠以"翁牛特"、"往流"或 "阿巴噶"的称谓,其属民并不是蒙古部,而是归属蒙古的北方部落。 从历史的点点滴滴来看,翁牛特部是以契丹遗民为主(成吉思汗兴起,至少有几十万契丹遗民加入到蒙古行列)。 3、成吉思汗弟弟的部众 据《蒙古游牧》记载:元太祖同母三弟诺楚因(合赤温),其后裔蒙克察罕诺颜有二子,长子巴颜岱青洪果尔诺颜号所部为翁牛特。 另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的后裔,他们所领有的部落也称翁牛特,二弟合撒儿与幼弟斡赤斤也有部分部众称为翁牛特,明宣德年间,斡赤斤的后裔阿礼失里出任兀良哈三卫中的泰宁卫指挥使,泰宁卫就是翁牛特部。 后金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翁牛特部首领逊杜陵归顺后金,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被封为扎萨克多罗杜陵郡王,诏世袭罔替。 逊杜陵与其叔栋代青受封原藩地,也就是世袭领有的现在的赤峰翁牛特旗全境,赤峰市松山区大部分,河北围场(留意史料,在契丹王朝时期,这一地区恰恰是遥辇八部中的楮特部,遥辇八部联盟长洼可汗的世袭牧地)。 部长逊杜陵,济农栋代青,后来清政府置翁牛特左右两旗,逊杜陵为右翼郡王旗,世袭多罗杜陵郡王,领地今赤峰松山区与围场(王府建在今赤峰市松山区老府村);栋代青为世袭扎萨克赐达尔汉岱青贝勒,领有翁牛特左翼郡王旗,领地今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王爷府又称贝勒府,建在今翁牛特旗乌丹镇朝格温都,正北靠朝格温都山,东北是布敦乌拉山,西北是乌兰套鲁盖山。 到了民国年间,翁牛特左翼郡王旗第十四代贝勒拉沁旺楚克晋升为郡王。 溯源翁牛特旗的历史,这是一门严谨又高深的学问,具备无穷的民族文化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