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站桩养生法黎知府


    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正确的选择健身方法呢?
    要我说,如果没计划遵守清规戒律,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就不要修炼繁杂的炼丹类功法。这些功法虽然能练出很多奇妙的功能,但过程比较复杂,非自己所能控制,很容易走上岔道出偏差;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健身,八段锦活动活动肢体,睡觉前放松数息,足矣;如果在健身的同时还想追求一种锻炼的乐趣,那就选择拳术类的功法进行健身。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拳术都是可以健身的,有些甚至是伤身的——那什么三百六十度旋风腿落地加劈叉,花哨归花哨,与健身无益;那什么手劈方砖胸口碎大石根本算不上拳术,看着威猛,反有害身体;要健身就选择哲学思想丰富的中国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以及我比较推荐的意拳。这样的拳种,锻炼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种思想升华,强身健体的效果则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达到了。
    为什么我比较推荐意拳?一是简单。站桩、摩擦步加几个简单的动作,自由自在的在空气中游泳的同时已活动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二是方便。抬手即练,放手即止,不需要场地,不需要大块儿的时间,意到力到练到;三是趣味。简单的动作却蕴含宇宙大地之间的哲理,练拳的过程即是与周围万物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效果好,几乎大多数肢体类和精神类的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意拳前辈中有人专门用毕生精力在研究意拳所能带来的健身祛病效果,其乐无穷,也奇妙无穷。意拳练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本能。既然是本能,要求什么呢?个人总结,有四条:最规范、最舒适、最合理、最简单。意拳之所以叫意拳,就是意念的作用。不过,意拳的意念是为了调整动作,不是为了所有的虚幻。
    养生桩的练法和要领
    养生桩也有很多种,这里主要围绕平步撑抱桩来讲。撑抱桩是众多桩法中最基本的桩法,将来也是最高级的桩法,不论是养生桩中的平步撑抱还是技击桩中的丁八步撑抱都是如此。故而这两种撑抱桩都曾一度被称之为"浑圆桩"。因此,虽然养生桩有很多种不同的练法,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只要可能还是多站站撑抱桩。
    具体的姿势这里就不强调了,任何一本书上都可以找到,这里只强调一些要领。不要小看这些要领,"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站桩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领起主导作用。
    平步撑抱桩是意拳的基本桩法。练法如下:双脚分开约于肩宽,以舒适为宜,脚后跟微着地,意念脚后跟踩蚂蚁,不能放跑,也不能踩死,两腿微曲,臀微下坐,意念臀下坐凳子,膝前顶,两腿及裆部意念各夹一球,不能用力夹破,也不能使球落下,腰后拉,意念腹部有一绳向前拉,我腰后拉,与之相争光,两臂抬起,在胸前环抱,十指相对,撑开,两手相距约三,意念两臂抱一球,左右手指间如有弹簧,两手间抱一球,十指间如各夹一小球,肘下如压木板,下颌微收,如夹一鸡蛋,口微闭,意念牙咬一牛皮纸,微后拉,目视前方,头顶上悬,意念有一绳向上拉,全身放松,如站水中,形松而意紧。
    一、双膝微曲。
  双膝微曲是基本要求,关键是曲多少合适。我们要求站立之后,双膝放松一软刚好有个台儿,这是最舒适的状态,我们要保持的就是这个状态。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说法,因为意拳的桩法是很丰富的,而这么丰富的桩法并不是白白设立的,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想站低桩的话自然有低架子的桩法供我们练习。而对于这个桩法,我们求的就是舒适,——在舒适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实感,在舒适中达到"浑圆扩大,空洞无我"的境界。
    二、肘下压木板。
  在刚开始站桩的时候,初学者最难放松的就是肩部,时常是还没站多长时间已经酸痛难忍。很多朋友往往是凭一开始的热情坚持一段时间,这样有效果还好,如果没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废了。其实,如果大家注意到并做好"肘下压木板"这个要领,就可以较为容易的度过这一关。
    意念诱导:齐胸高的水上浮着一块木板,想象自己将肘部放在这个木板上,放松肩部,仅用足够保持间架的力量就足够了,细心体会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觉。在今后的锻炼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现象,都要首先检查压木板的感觉是否丢失了。
    三、脚跟踩蚂蚁。
  脚底重心的分布,通常说法是前七后三。其实你只要做好脚后跟踩蚂蚁的假借,重心分布自然能做好了站桩时,想象自己坐在一个高凳子上,自然就松胯了。在初学站桩时,很多人对"脚底重心"这个问题比较头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学中也各不相同。我们不强调重心在哪里,而是强调一点——"脚跟踩蚂蚁"。踩重了蚂蚁就死了,踩轻了蚂蚁就跑了,这样能保持脚底的弹性。大家在将来的试力发力中逐渐体会到这样训练的好处。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这样说"一人发给你两只蚂蚁,伴随你们终身,不要让它死掉,也不要让它跑掉。"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脚跟踩蚂蚁"意念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今后的练功过程中,这个要领要贯彻始终。站桩的时候还是以放松为主,有句拳诀"云中宝树挂龙袍",其中宝树就是指骨骼,龙袍就是指肌肉,你可以通过这句话体会站桩中筋骨和肌肉的感觉。脚跟和地面是似接触非接触的,意拳很多地方都要求保持这种临界状态。"似接触非接触",并不是整个脚跟离地,这个时候其实小腿并不是紧张状态,而是那种有绷劲并充满弹性的状态。踩蚂蚁的目的是为了脚下永远保持弹性,也就是说,脚跟永远和地面似接触非接触,在此基础上脚下还是要保持稳定的。如果一个简单的重心后坐都无法应用踩蚂蚁的假借,那以后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动作怎么办呢?请记住,这两只蚂蚁可是要求伴随终身的啊。刚开始站平步桩的时候记住我前面提到的一些要领就行了,保持动作的舒适,千万不要"苦"练。脚后跟踩蚂蚁,是通过假借来调节动作。有的说法是脚底中心分配是前七后三,其实意思差不多,踩蚂蚁的比喻更形象。这样可以保持脚下的弹性,方便随时移动,方便力量的传输。小腿肌肉疲劳是正常的,感觉累了就休息,散散步,不累了再继续练。等到能放松了自然就不疲劳了。
    四、真实的抱球感。
  在间架的调配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细节上的要求。这些要求不能说没用,然而,由于过多和过于分散,往往会让初学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反复调配上,还时常丢三落四,记起这个忘了那个。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寻找真实的抱球感。抱球大小就是双臂和胸怀能环抱住的球,不用计较尺寸。
    寻找真实的抱球感不是让你真的拿一个球抱着,而是要求练习者一方面在动作上要像真的抱起来一个气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导怀中的球体逐渐涨大。你会发现,当你的动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时候,你的身体也已经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几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适得力。
  舒适得力是站桩一个重要的要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却不多。不是这个要求难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苦练出真功"的常规思想所引导,从而放弃了"舒适得力"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舒适得力"的原则,站桩多长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桩之前已经自己给自己下了目标"这次我要站XX分钟",这样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适得力的原则,而且还很容易思想上先紧张起来,这样也失去了"放松"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站桩中对呼吸有何要求?自然呼吸,不要在意呼吸。
  以上就是我们在养生桩乃至今后的训练中将要反复强调的几个要领。当然,其他的要领肯定还会有,但是笔者认为初学者只要注意并遵循这五个要领可以较容易的找到感觉,而在将来高级的练习中遵循这五个要领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生桩的要领解析
    养生桩的要领是写给初学的朋友的。因为最希望了解意拳的还是初学的朋友。他们有理由也有资格通过意拳的练习而受益。在没有基础的指引下光说一些后面艰涩的训练内容,确实给人故弄玄虚的感觉,最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从练拳的角度,其实养生桩就是一个得到劲的基础桩法。所有平步的桩态都可以称之为养生桩。之所以选择平步状态,是因为那是人体最平衡的状态,便于放松,放松了才能找到你想找的东西。有人说了,躺着的状态才最容易放松。的确,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不站着。可惜你不可能躺着和别人搏击,坐着的机会也很小。所以,我们只能开始选择从平步桩开始。其实到了后面,侧步桩放松了也可以当养生桩来练,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说到底,养生桩就是楼梯台阶的一步。听说有些人可以通过养生桩练出各种各样的神奇本领,这个咱没见过,也不追求。
    人做某个事情总有他的目的性,站桩也不例外。我们站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前面说过了,不追求各种神奇的本领,那总应该有一个可追求的目的吧。是的,我们追求的是找到空气的阻力、浮力和吸力,并将这些东西为我们所用。如王老所说"在空气中游泳"。有人又说了,你这不是吹牛吗?刚刚你还说不追求神奇的本领,这还不神奇吗?一个人怎么可能找到这个呢?
    是不是吹牛我这里暂且不争论。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按要求好好的站上一段时间的桩,再来说我是不是吹牛也不晚。时间不用太长,顶多一个月时间足够了,快得两三天都有可能,这要看个人身体的条件了。如果你既不身体力行的去体会,还喜欢又指手画脚。对不起,只有请你一边玩儿去了。因为这个东西不是写给你看的。
    好,如果有兴趣,不妨接着往下看。养生桩的姿势要求我就不细说了,任何一本关于意拳的教程上都有详细的介绍,有的还有插图,可以参照一下。我这里只说要领。
    要领一:放松。放松是基础。其实我们追求的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平时没有体会到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放松。当然,对于放松,既不要不重视也不要太夸大。什么是最佳的放松状态?并不是松的像一滩泥一样。有张还有驰,有一句话是形容站桩的状态"云中宝树挂龙袍",非常得贴切。云中,表示思维的混混沌沌的感觉;宝树,表示身体的骨骼要有向上支撑的感觉;龙袍,表示身上的肌肉放松的状态。
    要领二:假借。假借怀中抱着一个气球,用力挤的话就破了,不用力的话就飞了,就找这种临界状态的感觉。其实养生桩的假借内容很多,不过个人感觉这个假借目的性最强,效果最明显。
    说到假借,有的人对意拳的假借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意淫。其实,这是严重的误解。人通过意念的引导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原本不容易说清楚找到的感觉。而且假借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举个例子,你给领导写个讲话稿,你就必须假借你就是领导,否则绝对写不出合适的稿子;再举个例子,你想搬一个看起来很重的物体,其实却很轻,你会在搬起来的瞬间差点儿摔倒。这是因为你假借了你搬的是一个重物。这样的例子很多,慢慢你会发现,假借无处不在。如果你认为假借就是意淫,那么你天天就在意淫中生活。
    要领三:时间。记得我当时照着书站桩的时候,非常羡慕人家一站几个小时的人,认为这样才能出功夫。自己也看着表站桩,每次站的腰酸背痛。下一次准备站桩的时候,还没开始站,心里面已经开始紧张了。其实,这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我们站桩目的是为了找感觉,不是为了比赛谁站的时间长。所以,只要保持最好的状态不用管时间,感觉不爽了就放下手休息一下,接着再站。
    有些朋友要是对知府说的存有异议,不妨用两种方法比较一下,看看哪个效果好。有道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事实说话,比让知府在这里费口舌找原因要强得多。
    基本上也就是这三个要领。其它的一些细节,主要有"双膝微屈、脚下踩蚂蚁、肘下木板托、真实的抱球感",我在之前的内容中已经提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找到感觉之后,我们再往下进行。关键是站桩要找到感觉!!!
    平步开合试力——站桩的时候如果已经找到感觉,就可以按照我在首贴里面说的那样,开始平步开合试力。在空气中游泳,将来在试力的时候表现得会非常明显,站桩的时候,尤其是平步桩,您只需要前后微微晃动,寻找空气的阻力即可。双手之间找到相斥、相吸的感觉说明您练对了,开始入门了。不过不要随呼吸,而是忘掉呼吸。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加强这个感觉。这个时候你可以加练一个简单的试力:想象怀中的球在膨胀收缩,膨胀的时候推动你的双手和双膝象两扇门一样缓缓打开;收缩的时候,你的双手双膝相合,挤着怀中的球缓缓变小。练几个开合之后再停下来站桩,站一会儿之后可以再练开合,如此反复。这一试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双手之间的磁力和斥力感,也可以初步训练双手双脚的协调能力。自我检验正确的方法,可以对着镜子看看自己开合的时候双手双膝之间是否协调,是否真的象怀中的一个球在膨胀和收缩。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站桩的感觉,练练还要回到站桩上的,切忌本末倒置。将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感觉,总体就是顺其自然,来着不拒,去者不留。记住,你是各种感觉的主导者,而不要让各种感觉主导你。
    关于站桩时间问题的讨论
  练拳之后自然喜欢通过网络和拳友进行交流。而这些交流过程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
    "你现在能站桩多久?"
    "还差的远,才能站一个小时。"
    "还要努力呀。"
    "是呀,我正在向站两个小时努力呢……"
     而在一些意拳前辈的轶事中,也常常会看到某某一天站桩多少多少小时,某某通宵站桩凌晨才收功等让我们为之神往,又深感高不可攀的传说。结合我们"功夫=工夫"的通常认识。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只有站桩的时间长,才能出功夫"。那么,这样的认识真的正确吗?我看不尽然。
    在我们进行这个问题的讨论之前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是毛毛虫觅食的时候喜欢紧跟在另一条后面走。为此,科学家作了一个小实验:将几条毛毛虫头尾相接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而在离花盆边缘不远的地方放置食物。科学家想看看毛毛虫最终怎样找到食物。然而,试验的结果却是这几条毛毛虫围着花盆边缘不断的移动,直至饿死,也没有一条离开轨道往食物的方向去。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你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赚钱?
    这个问题看似和练拳关系不大,但是如果我把问题修改一下变成:"你站桩的目的是为了站桩,还是为了出功夫,为了技击?"很多问题就会在瞬间豁然开朗了。
    是的,我们站桩的目的是为了练出功夫,而不是花那么长的时间在那里傻站着比赛谁的意志力更坚强。现在好了,既然我们的目的已经明确了,接下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多快好省的实现这一目的了。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站桩、试力、走步都能从不同程度上达到或增强既定目的,谁又能仅仅从某人站桩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他下的功夫多少呢?或许他一天只站了十分钟的桩,但是另外还做了半个小时的试力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那又为什么不能这样练呢?何况,谁又能真正把站桩和试力区分开来呢?
    再一点,如果两个人都站桩,其中一个人保持效果良好站了十分钟就休息了,另一个人站了二十分钟,其中前十分钟效果良好,后十分钟咬牙坚持。那么谁的效果更好呢?有人可能会认为,后者下的功夫更多,效果很更好。其实恰恰相反。前一个人练了十分钟,虽然短,但是得到了十分钟的效果,就像踏踏实实的往前走了100米一样;而另外一个人,前十分钟练得不错,而后十分钟则是在坚持练着错误的动作,就像往前走100米,再往回走100米一样,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不知道这一篇文字会不会让大家失望,因为它不是教大家具体怎么站桩怎么训练,而是花了大量的笔墨在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练功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我从来没有说过不要好好站桩,恰恰相反,如果能保证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大家一天想站24个小时我都不会反对。但是,你真的能保证效果吗?我不能,所以我只站能保证效果的那一段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大不了休息一下继续来)。那么,你呢?
网站目录投稿: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