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获取大量用户


  如何获取公众号用户,提升粉丝的转化率呢?文章对此展开分析。
  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产品、服务、课程、公众号等,那怎么样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品以后,能够被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购买,更多人关注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如何让你的用户数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增长。
  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方便还不太熟悉的人了解下我。
  我的网名叫飞鱼船长,目前创立了一个咨询品牌,叫做增长侠。
  增长侠是专门帮助有潜力的互联网产品实现用户爆发式增长,并提供用户增长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立志成为在用户增长这个细分方向的"麦肯锡"。
  我的咨询客户包括一些圈内的知识ip,比如说新精英创始人古典老师,香港第一自媒体人Spenser,这种咨询不是在行那种简单咨询,是高顾问费的深入项目咨询。
  也给一些企业提供内训,比如顺丰集团。
  我做了一个运营公众号,是国内粉丝最多的运营类个人公众号,这个公众号目前有10万粉丝,从数量上来看并不多,但放在我们这个运营的这个细分这个领域里面,已经算是非常多的啦。
  而且我跟很多同样的运营类公众号不一样的是,我的更新并不是非常多。
  但是每次的更新,带着粉丝增长都还不错。
  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我目前是10万粉丝,大概是100篇干货,也就是平均每篇干货能够带来1000个粉丝,这比很多的同行的涨粉效率都会更高几倍。
  而且即使我不做任何动作,每天都会超过100个粉丝的自动增长。
  好啦,进入正题,今天分享的第一个话题是如何提升粉丝转化的效率。
  1.提升吸粉转化的效率
  我在用户增长线下课现场的互动环节当中,经常会找些同学有个这样的互动,"请自己介绍一下你们的产品或者公众号。"
  然后在当他介绍完以后,我会问现场的其他同学,我会问:"当他介绍完了以后,你们会很想马上打开手机关注他吗?如果你的朋友也类似有这样的需求,你会介绍你的朋友选择他们家的产品服务或者去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吗?"
  我发现现场的同学当中,大部分都表示摇头。
  这个事情不是一个特别简单的现象,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在大家注意力集中的一个场合,听了你介绍完一个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以后,用户都没有特别想要关注,当他的朋友有这个类似需求的时候,他也不会推荐介绍,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这把这个场景放大100倍、1000倍,你能够得到的最后的结果肯定也不会太好。
  你在现场面对的是线下课的30位同学,都没有多少同学会想要关注,大部分人都是摇头,那把这个场子过扩大100倍,如果台下能够面对1万人同时演讲,去介绍你的这个产品和服务,会有多少人关注呢?
  你会发现,其实得到的结果可能也还是差不多,可是得到万人分享的机会去介绍产品是多么不容易。
  很多人觉得现在用户数不够多,都在抱怨是因为缺少曝光渠道、缺少大号带我、缺少优质流量渠道、缺少推广方法。
  其实,还有一大块事情没做好,那就是转化,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
  由于不同的产品增长方法有很大不同,我们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公众号为例: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公众号粉丝增长的简单流程模型,当一个粉丝要关注公众号的话,他会经历两个非常简单的步骤,第一个是他看到,第二个是选择关注,对吧?
  我们需要提高最终的关注数,就是要把这两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尽可能变得更好。
  换句话说,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能够看到,同时要让更多的人能够选择关注他。
  说完这个,有人可能觉得这有什么呀?这个我早就知道了。
  这个道理是很简单,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大多数人只在关注让更多人看到,却忽略了后面同样重要的一步——让看到的人尽可能多的去关注。
  所以今天这一部分想让所有人都停下来思考一下,是不是我们在诱导关注的这个步骤做得不够好,才导致了增长的速度不够。
  那如何能够让别人想要关注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那你可以先问一下自己,当别人介绍一个公众号给你的时候,你在什么样情况下会很想要去关注那个公众号呢?
  在大家已经关注很多公众号的情况下,一定会需要给你一个强烈关注的理由,对吧?
  他不能简单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公众号,你就关注,对吧?
  就像我今天告诉你有一个公众号「张三讲运营」,他也是说运营的,你会很想关注吗?
  不会,因为给你的理由不够强烈。
  但我们非常常见的公众号介绍会是这种:
  张三的成长日志,与你分享成长干货
  李四的职场心得,少走弯路升职加薪
  王五的读书笔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种公众号介绍看完后,你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关注一下吗?
  反正我是没有什么感觉。
  所以我们需要给用户一个非常强烈的理由,这个理由是,别人为什么要关注你的而不是关注别人呢?
  所以独特价值和诱导非常重要,而我们很多的人在做公众号的时候,过于自嗨的放了很多的个人心得日记,很简单的描述下今天又见了谁、然后这个今天看了什么书啊、今天又感悟到一些什么。
  这些简单总结对你来说确实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进步,很不错的提升,但是很有可能这当中对别人的价值没有特别独特的价值,对吧?
  尤其是当你不够出名的时候,你写的这些感悟和感受,可能不会给别人带来足够多的刺激。
  我们接下来看一个例子,你来看一下以下两篇文章,哪篇文章的阅读量会更高?
  第一个是《【首发】ofo 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DST领投》
  第二个是《共享单车的竞争壁垒与潜伏危机,6个月发展预测》
  请大家回复一下,你认为哪个的阅读量会更高?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写哪篇?
  揭晓答案,第一篇文章阅读量会高很多。
  但是!第二篇文章的新增关注会高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想一下,当你看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的时候,你会很关心那个写文章的记者是谁吗?
  不太关注对吧?那现在如果你看了一篇朋友圈里的文章,你会很关注这个作者是谁吗?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会关注的,那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关注这个作者呢?
  一定是这个文章的内容激发了我的欲望,让我好想认识一下这个人呀,我好想了解一下他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好,或者是他的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我想在下一次也能够继续收到这么好的文章,所以我才会选择关注他。
  而前面的那两篇文章示范,第一篇是一个新闻资讯,那新闻资讯帮我get到的这个事情之后,我在「知道了」这件事上已经满足了。
  而第二篇是相对来讲,可能是更深度的文章分析,而这个深度分析可以看到这个作者背后深厚的功力和深度的思考,以及这当中能够展现出他的一些价值观,他的一些预判,他的一些思维,这些东西都在帮助我们塑造出对这个作者的想象,而这个想象如果确实很好的话,我们就能够激发读者的欲望想要关注。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如果是专业领域的公众号,也就是说不是那种情感号、八卦号,写得精彩远比写得频繁更重要。
  比如阿翔老师团队每天日更公众号,在私房课见完之后,我建议他们不要日更了,每天日更两三百的阅读量,还不如把这个精力集中起来,选一个精彩的热门话题,写透写好,效果远比10篇不痛不痒的普通文章好。
  极少的人能够像秋叶大叔和易仁永澄一样,能够在保证高质量的情况下,还能日更的。
  我有的文章为了写得更有深度,会看十几本书,几百篇文章,用一个月时间写透,这样就能做到在这个话题上,比市面上大多数文章都更好。
  用户看完之后,就更容易认可我,更想关注我,同行的公众号也更愿意转载,曝光机会更大,增粉也就更快。
  当然,这里也要提醒,不要因为这种高标准要求后,成为了自己停止了每天的输出练习的借口。
  每天多思考多输出还是必要的,只是不要把质量太普通的内容,太高频地发出去,其实会让人觉得你不够厉害。
  第二个启发是,我们如果短时间无法做到文章好到让人看完就想关注,就必须想其他办法补充。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的文章其实都还没有好到会让用户想要马上关注。那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额外给一个让用户关注的理由,诱导他来关注,注意我这个词不只是简单的引导他关注,而是诱惑他关注。
  "这是我写的公众号,大家来关注吧",这可能只是一个引导,但我们需要诱惑,诱导他要用一个钩子来勾引他,或者是用一个这个致命的诱惑,让他非常想要此刻就来关注他。
  而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文章发出去以后,用户如果觉得好他就会关注,但事实上用户都是偷懒的,他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刺激,他就不会去关注。
  再说一遍:用户行为,都是需要刻意诱导的!
  我们想一想最近很火的冲顶大会,冲顶大会的这个产品也确实有一些话题性、趣味性,但为什么很多人会把他的那个邀请码发到朋友圈和群里呢?
  不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地推荐这个产品,而是因为他想获得复活卡继续冲顶对吧?
  那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功能存在的话,可能这个传播就会少很多。
  所以你看,不是产品很好、口碑很好,用户就会自发传播,而是我们需要刻意的给用户制造一些东西去诱惑诱导用户,去完成一些我们期望的行为,而不能让他自发去传播。
  我们要知道大部分产品是不会好到用户会很自动的帮你带来巨量的传播,而这当中其实需要刻意营造的,就像秋叶大叔在私房课讲到,我们要学会给用户造浪,让用户去把这个口碑能够传播出去。
  这个传播出去,不是自发完成的,而是刻意设计的,这过程中包括了我们需要用一些精神或物质上的激励,来激发他去完成这个行为。
  在公众号里诱导用户关注,也要做类似的事情。
  接下来举一些具体例子,在公众号结尾加上一些诱惑他关注的技巧。
  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在结尾回复关键词,可以得到一些精彩的文章回复。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这些截图,这些截图就是刻意引导用户方面,做的一些事情。有做这件事情和不做这件事情带来的结果影响其实是翻天覆地的。
  不要小看这些关键词,每天都会有一些用户,看到文章之后在公众号里回复的。
  回复关键词,能够得到跟这个文章高度相关的一篇内容。
  关键词还可以得到资料包、能够进群、有小编爆照、免费课程、红包、优惠券、抽奖等。
  2.让读者5秒内就认可你
  我们接下来分享第二个部分,让读者五秒内就认可你。为什么需要五秒内就认可你呢?
  因为每个行业里厉害的人太多了,他为什么要选择你?
  对于用户来说,现在已经不是那种找不到学习资料的时代了,信息太多反而成了困扰。
  现在的公众号注册这么容易,很多的大号也已经做起来,对用户来说,他需要关注一个新公众号,或者是需要信任一个人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不选择你,因为你给他带来价值感很可能不够大。
  所以如果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他意识到你很不错、你很优秀、你很厉害的话,你在公众号或者是产品的转化方面,就会效率高很多。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要给你的厉害「找一个证据」。
  证据!证据!证据!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营销定位理论里面,这个专业术语叫做信任状,就是你的定位匹配一个让别人相信的理由。
  我们看一下我们经常描述自己的那些词语,比如说专业,优质,顶尖,权威,这些词语,基本上每个人可能自己都会把这些词加上。
  但是因为大家都会讲的时候,这些术语给用户带来的震撼就不够大了。
  就像我们去商场上商场里买东西,我们经常看到优惠、甩卖、大促销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特别优惠或者特别廉价,因为大家都在这么用,所以我们不可能仅靠这些简单的形容词就形成用户对产品的认可。
  所以我们需要给这些形容词,找到相应的证据,而且最好是这些形容词或者这些夸奖的词语,是用户自己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得出来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这个广告语用户能够自动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个手机的续航不错。
  再比如说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的奶茶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用户就能够得出一个结论,这个香飘飘奶茶的产品很热销。
  所以针对于你希望用户得出的那个结论,给我找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证明他呢?而且这个证据跟这个结论之间是否合理的呢?
  我前两周在上海开线下增长课的时候有一个学员,是做水果生鲜的,我在让他做自我介绍的过程中,他反复强调他们的生鲜性价比很高的,同时品质也非常的高,然后针对的是高端用户。
  我就会想,你凭什么证明你性价比很高呢?品质很好,怎么又会性价比高呢?
  我们一般认为,性价比高的东西质量不会太好,质量很好的东西性价比不会很高。
  他说他比百果园便宜一点,那我觉得这个好像证据不是特别可信,而且真正对于注重高品质的用户来说,他可能没有那么注重性价比,然后现场地多轮互动之后,发现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在于,产品品质控制做的非常好。
  关于价格方面,事实上它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他的苹果需要十块钱一斤,他的樱桃需要几百块钱一箱,所以我建议他应该打的这个关键点是高品质。
  大家都会说自己的这个生鲜水果品质很高,让他能够有一些什么样的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这个品质确实很高呢?
  我们先看下,百果园是怎么做的呢?
  百果园试吃完,如果觉得不好,你可以在无理由、无实物、无小票的情况下随时全额退款,而且是真的敢这么执行的。
  这就是底气,敢这么说出来以后,别人会觉得你的品质确实好,不然你怎么敢这么做,对吧?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这个信任状,可以帮助用户很好的信任百果园,这是大部分用户去百果园的时候不用担心水果品质的问题。
  那我的这个学员,他其实做得非常好,最后我们发现他可以提出一个更有价值的证据,这个证据是——
  用户只要发现,苹果要是坏了一颗,直接补一箱,如果是樱桃坏了一颗,直接补你一斤。
  总结出这个证据之后,在场的几个女同学马上坐不住了,叫他马上把链接发到群里,我也想买几箱送朋友。
  营销大咖小马宋有一个客户做那种高端的瓜子,比一般的瓜子贵10倍。
  那别人为什么要去买他这个这么贵的瓜子呢?这个瓜子特别贵,别的瓜子也很香,为什么要买这个呢?
  他说他这个瓜子保证没有坏籽儿,那怎么证明呢?
  他说,十斤瓜子只取二两,这个广告语清晰地描述了他的这个优中选优的这样一个特点。
  我们总结一下,当一个形容词出来的时候,用户是天然会产生怀疑的,所以你最好可以很具体的很详细的,最好还是数字化的一些证据。
  我再举一个例子,是在一个在行上咨询我的学员,她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形象设计师,现在也还在个人能力和品牌发展的早期,粉丝也不算很多。
  咨询的过程中了布置她一个作业,我说你未来想成为一个厉害的国际形象设计师,那在未来你完成和做到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别人自动得出这个结论,让别人觉得你就是一个厉害的形象设计师呢?
  为了打开她的想象力,我给她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求她写100条这样的证据型事件,然后这个所有能够让别人看完以后能够自动得出结论——你是一个厉害的形象设计师。
  在写出来了这么多条了之后,我让她选出几个实现起来【性价比】比较高的事情。
  什么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事情呢?
  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投入产出比,会比其他人或者相对他的其他事情来说回报比较高的事。
  比如说写一篇普通文章投入相对来讲比较低,但是能这个产出回报也不算太高啊,不容易直接让别人认可你,得出那个结论——这个人是厉害的国际形象设计师。
  而在一个非常厉害的舞台上,去做一场有影响力的演讲件,这事情投入蛮高的,但是产出更高,所以我们分析了很多的事情,最后我们发现一个她能够完成,但相对别人来说性价比最高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就是在东京的大学里去做一场关于形象设计有关的演讲分享,这事情对她来说挑战也不小,但是比起其他人来说,她会容易得多得多,因为她自己本身就在日本定居了。
  而对于绝大多数在中国的形象设计师而言,这个目标是比较难的,因为不懂日语,也没有当地的关系。
  而对她来说她会容易很多,这让她完成这件事情后,这个证明他很厉害的这个信任状就会强得多。
  所以这个事情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性价比特别高的一件事情,也是可以去完成的事情。
  我就引导她把这个作为非常重要的目标去实现和完成,去找朋友去联系东京大学的一些学生社团,请吃饭甚至可以赞助,那这事情可能完成起来就非常快。
  这些事情完成了以后,可能抵她写50篇专业的文章,而需要花的时间可能只需要花可能写5到8篇文章的时间。
  那我是怎么样在这个运营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步步,找到被别人认可的这个信任的呢?
  首先,我会努力打磨出一篇好文章,这篇好文章能被很多的同行所转载。
  第二个是我是讲运营的,所以我不能让自己的公众号阅读量很差,所以我要努力去写出来阅读量比较大的文章。
  那时候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个是找一些大号转载,另外努力的发了很多的群,当时加了这个大概两三百个互联网类、个人成长类微信群,在早期文章阅读量阅读数不多的时候,单这个发群动作可以给我带来上千阅读量。
  当时只是新开的公众号阅读量就这么好的话,别人会觉得你应该蛮厉害的。
  再接下来第三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输出优质内容,让粉丝先过万了,完成一个小目标。
  再然后在下一个是能够被行业的权威媒体认可,互联网的知名媒体平台的微信头条单条推送,推荐我讲的课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任状。
  而且当我发现有可能得到这个非常好机会的时候,我会非常努力去争取。
  别的讲师可能不够重视,我是非常重视,专门飞趟北京,让虎嗅放心合作,然后在这个课程推出以后,我也努力用尽自己的资源去推广这个课程,给平台导量,也给对方不错的App下载量。
  除了这些,同时这次课程的内容准备上,我也提前1个月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去准备,在课堂中尽可能地认真给每个同学答疑,老师态度认真,学员得到解答了以后满意度比较高,所以这样好评也比较多。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包括给知名老师做咨询,努力冲刺让运营控这个公众号的这个粉丝在运营类的个人公众号里面努力做到第一,再之后努力做到知乎Live运营类课程报名量第一。
  也许有人会想,我这个东西暂时没有啊,那我怎么办呢?
  我想告诉你,事在人为。
  比如说我在知乎Live的报名量,如果我只是按照别人的种打法的话,我很难做到第一。
  那我为了能够得到这个标签,那我就努力刻意的去做,包括了做了一些活动裂变,给很多大V送一些送票,找了一些大v点赞,然后努力各种推,然后超过了在知乎上原来排名第一的人。
  这样的话,我就能够给自己留下一个很不错的这个信任状标签。
  通过努力,其实可以在某一个小点上突破。
  一旦突破拿到了这个点的第一名或标签,之后再去做其他的一些事情就会容易很多。
  3.寻找可用的流量渠道
  关于流量,值得说的第一个点是自然流量,什么是自然流量?
  就是你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它都会自然而然来的这个流量,比如说有一些公众号的名字,天然带有这种能被搜索的属性。
  比如说在早期的时候,我的这个运营控还是能够被自然搜索到的。
  有用户搜索「运营」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公众号排在比较靠前的,然后每天就会有人关注这个号。
  那当然现在不行了,因为现在搜索规则算法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这种没有被认证的订阅号,会排在很后面。
  再举个自然流量的例子,比如你在百度上搜索「转化率」这个词,搜索结果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不算前面百度百科之后,第一链接是个知乎上的问题,这个问题排名第一的答案就是我写的。
  我写的这个答案最后,有一个引导关注的二维码,然后我的公众号关注就自然增多了一些。
  这个词语,在运营、营销行业用得挺多的,每天搜索的人也不少。
  类似的,还有些文章也会这样被搜索到,这样的话其实每天就会有不少人,通过这些东西搜索到我的文章,然后选择关注我。
  关于这点,我的一个建议就是,如果有可能,去找那些网站权重非常高的这个平台去发布那些长效的内容。
  我这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网站权重」,一个是「长效内容」。
  先说网站权重,网站权重就是说在百度搜索的时候,不同的网站它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知乎的权重就非常高,然而另一些我们认为流量很大很知名的平台,它的权重很低,比如说今日头条。
  所以你在百度搜东西的时候很难搜到有今日头条的文章,你回想一下是不是?
  因为今日头条在百度那个权重很低,所以这里给大家一个新的启发和思考的角度就是,很多人不断的在今日头条上更新东西,然后它的流量也确实是很大,动不动就100万的阅读量,但是给作者自己的沉淀其实非常少。
  就是当作者自己有一个产品,比如有个课程产品、有个客户广告想要发的时候,会发现没有多少人能够看到,因为推荐算法不会让这种内容有大曝光量的,所以今日头条的这个流量,目前来看,它对于个人IP来说本身是不太具有变现价值的。(另一方面,对企业投信息流广告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现在今日头条赚钱的,大部分赚的是今日头条给的一些补贴,和算起来并不高的广告分成。
  所以同样类似的,我同时签约了悟空问答和百度问答,同样都是答1题200块钱,我觉得从这个未来的流量价值上考虑的话,百度的价值会更大。
  当然了,如果有时间,我还是会优先答知乎的问题,O(∩_∩)O哈哈哈~
  我们写了一些文章后,可以同步在一些信息权重比较高的信息平台上,比如说知乎专栏、搜狐媒体平台、网易号等,别看这个平台看上去是流量不大,但是好处在于它权重高能够被搜索到。
  这是一种自然流量,希望大家能够把握住。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做【长效内容】,我们有一些内容是属于短效的,就是看完就拉倒的、用户再也不想去翻开看的,比如说我们可能追的某些热点内容、明星八卦。
  这事情结束以后内容就已经沉寂了啊,那什么是长效内容呢?
  长效内容可能是用户会持续不断的关注的,比如说我写的那个答案如何提升转化率,这些事情就是一个长效一直都会有价值的内容。
  从自然流量的角度来说,你有必要去写一些内容,能够长效的内容,然后努力在这个长效内容里,你能够成为这个长效内容里最好的。
  比如,我写过的一篇运营书单,这篇文章是放在菜单里阅读量,你们看一下。
  这个阅读量没有一个是推送来带的,就是放在菜单里的。
  又比如说我们在这个群的@乌素,就写过一篇如何排版的文章。
  那就是一篇非常长效的内容,大家当有需要的时候会去找出来,朋友需要就会转出去,这篇文章就是刚开始几百到几千,现在变成了10万+,所以我们既要写长效的内容,也要把这个长效内容写出高质量。
  再分享一个主题,我们需要对流量进行监控,就是当我们有意去引流量的时候,要很清晰知道自己的流量从哪里来。
  比如说我的这个图,我是很清楚的知道我的用户从哪里来的,现在填写问卷的用户已经超过8000人,填完这个问卷,我知道我的用户从哪里来,然后用户层次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话我就能够更好地判断我要把时间精力投在哪里。
  从这个数据有机会看到知乎引流的效果远比今日头条好40倍,所以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能放在知乎上,而不是在放在今日头条上。
  当然不同的公众号属性有不同的选择,我这个策略仅针对我这种干货型的公众号有效。
  通过这个流量构成,就会知道最近一个月我的这个新增用户主要来自哪里,哪些渠道可能非常有用,那些渠道可能没用。
  比如说你做了一个互推,你可以看看最近的增长用户是不是来自于你做这个互推,如果不是那说明你做这个运营动作有问题。
  第三个就是,找到优质的合作渠道,对于新人来说,非常重要。
  哪怕像我已经不是新人,而且在流量方面我已经是"专家"了,但是在获取流量这件事情上,我还是会努力开发更多合作渠道。
  因为我的精力时间有限,不可能天天只去拉流量,不做产品不写文章的。
  所以我和虎嗅合作就是一种,它会成为我一种流量来源。
  那些有流量的媒体,也是需要优秀变现产品的。你可以试着去联系一下。
  社会化大分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你可以把一些获取流量的事情,与别人合作。
  之后我可以把这个精力专注在打磨内容上,把获取学生的事情交给他们。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自己其实也擅长获取流量,但是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呢?
  因为帮我很省心的帮我解决很多问题,我能够更加专注地把时间投入在更有核心价值的地方——给高潜用户咨询解决高价值问题。
  现在找合作渠道方面的人,很多会说我现在不想跟人合作,人家也不一定会跟我合作。
  但合作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很多东西都是主动争取来的,你不要等到这个别人想到你的时候才来找你,你可以主动去聊对方,可以把证明自己很厉害的证据抛出去,主动去聊,飞过去谈也可以。
  而且在初步合作的时候,表现出比较大的诚意,就是你今天看到你说这些平台这样他流量很大,他们也想请名师,但是名师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价格很高。
  但你可以以一种更坦诚的心态去跟他聊:我现在不不够出名,那我可以给做很大让步,我要的报酬不要那么高,甚至分成全部给你都行,我就想先和你合作起来。
  自己也要珍惜合作机会,在这个课程的文案、内容打磨、服务上,也做出非常大的诚意,就是努力把课程内容做得非常用心,别人可能只是随便讲一下,而你尽可能更认真地去研究,把这个事情给做出超预期。
  就像今天的分享,其实我花了好几天准备和修改,增增减减改了好多内容,最后有了一万多字的文字稿。
  让合作伙伴也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人不错,值得我好好推一把。
  好,这些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
网站目录投稿: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