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并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和同行竞争、政府作用和机遇这六个方面,对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措施
  一、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服务贸易都得到较大发展。中国服务贸易额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发展增加到2012年的470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增长了6.55倍。中国服务贸易增速较快,但不能忽视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经济实力不容忽视。然而,服务贸易发展却未能展现出与其经济实力协调的一面。以2012年为例,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为3155.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为-897.7亿美元,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3%,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则达到4.33%,由此可知,中国服务贸易小于货物贸易的发展程度,因此,中日双方都应该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二)中日服务贸易均为逆差
  中国开展服务贸易比较晚,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情况日益严重。
  (三)中日两国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失衡
  理论上来讲,服务贸易应该主要集中于新型服务贸易行业,比如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然而,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传统服务贸易领域,比如运输服务、旅游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为落后。
  二、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分析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其所表达的内容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一国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是该国要保持自身的优势,该国所有的产品和行业不仅要参与国际竞争,而且还要形成整体上的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突出了国内需求因素的作用,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做了充分的补充,强调了政府和机遇的作用,同时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为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一)生产要素的分析
  波特认为高级生产要素(高级劳动力、现代化基础设施等后天培养出来的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对保持一国国家竞争优势起到关键作用,在一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应该以高级要素为主,初级要素为辅,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因此中国主要进行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服务出口,外加中国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毗邻,成为了来往密切的贸易伙伴,这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优势。但是,在高级生产要素上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地位,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可知,2005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是日本1920年的水平,中国成人识字率和大学生入学率分别为81.5%和20.3%,在1995年,中国申请专利数和批准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1.45%和0.48%,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创新比较不利。
  (二) 需求条件的分析
  波特认为影响一国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该国对该行业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如果一国对某一服务需求大,并且对服务的档次要求比较高,就会对企业的创新起到激励的作用,促使企业进行改革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进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首先,在人口方面,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市场需要较大并且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服务需求很大;其次,在收入水平方面,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中国的GDP为大约为8.25万亿美元,但是人均GDP却有很大差距,中国人均GDP为5432美元,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口数量大,但是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对于国内服务和产品的质量档次要求较低,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挑剔,这样使得中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不是很高,从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分析
  波特认为,一国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发展水平较高的服务业内部行业,是服务贸易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一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是离不开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行业的支持的。
  在中国,由于中国服务业起步较晚,其相关辅助产业发展不完善,外加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合理。具体来说,在与服务业相关联的行业中,中国缺少一个核心行业来带动整个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使得服务业与相关的其他行业无法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
  (四)企业组织、战略和同业竞争的分析
  波特认为,与一国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因素是该国国内企业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和国内竞争力状况。
  在中国,国内企业管理意识比较保守,创新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跨国经营的战略规划,使得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意识,具有自己品牌的中国企业比较少;从国内竞争力来看,由于政府垄断和干预的存在,使得中国部分服务行业(如铁路、电信、教育、保险和银行等)缺少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因为开放程度比较低,不仅导致中国服务业缺乏来自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而且还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从而使得这些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
  (五)政府作用的分析
  波特认为,政府虽然作为一个辅助因素,但是作用不容忽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重要硬影响。
  中国政府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且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并且中国在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首先,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只有一些行业法律;其次,中国的宏观环境也有一些缺陷,对某些服务行业存在政府的过分干预和政府的垄断管理,使得企业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缺乏了国际竞争力。
  (六)机遇的分析
  波特认为,机遇对一国的竞争优势也是起到辅助作用。虽然机遇只是有一个辅助的作用,但是也应该充分把握,让其辅助作用最大化。机遇既可以指科技创新,也可以指一些危机。
  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了中国发展服务业和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除了享有一些最惠国待遇之外,也引进了高科技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之后北京奥运会(2008年)和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的成功举办又为中国的金融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 市场支持
  紧密结合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中国在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应当注重货物贸易的发展,因为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货物贸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出口额,而且还可以提高货物贸易的流动能力。
  (二)政府支持
  多方位培养高素质服务贸易人才,重视服务业国内需求,培养服务业内部优势行业。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多方位培养复合型的服务人才,使其全面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各项条款,有利于对服务贸易的各行业的经营管理;二是要加大教育经费在高等院校的投入,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四是要制定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海外人才。
  (三)企业支持
  提高企业创新战略,并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将引进和吸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其作用达到最大化,同时要加强与国外公司的合作。
  参考文献:
  [1]韩岳峰,张龙.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互补分析及政策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13,03:59-67.
  [2]陈晓芬.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和协整分析法[J].对外经贸,2012,11:38-40.
  [3]于翠萍.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地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5:74-78.
网站目录投稿:芷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