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什的性格特点 压抑、不安分、内心躁动 但这却是勃朗什自己认为值得过的人生——一段由爱情支配的人生,即使只如流星一闪而逝! 她的人生的真正开始,伴随在她作为家庭老师时与贵族雇主"纯真"的爱情中。只是遇人不淑,只是理想的人生刚刚被唤醒便遭遇了无情的抛弃。中间的部分,被好心的平庸艺术家施特略夫从绝境救起后的"幸福"婚姻,外人眼中的"他和他的妻子是一幅叫你思念不置的图画",在她的心目中只是被动地过成了一种"生活"。她与施特略夫搭建起的貌似安宁娴雅、令人愉快的家庭,只是在人生的边上或者是为了连接两段"真正"人生的一种过渡。 理想的人生再一次被唤醒,却是她最后一次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牺牲架上。一颗沉寂已久的对婚姻生活无感的心,让面带"原始欲望"的思特里克兰德,"小眼睛,厚厚的嘴唇,那张脸深深吸引着女性,妓女都想为他免费服务"的思特里克兰德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毋庸置疑,在勃朗什的感情世界里,她的义无反顾、她的力争、她的决绝赴死,都是一个视爱情为生命的真实的人的真实的表现。在她的精神深处,一种没有爱情的人生显然是不值得过的。而两情相悦,"发现我"显然比"需要我"、"爱我"更能真正让她获得她的爱情梦想。 "在爱里总有疯狂",这句古老的格言对思特里克兰德却毫无意义。让勃朗什拚尽全力奔向怀抱的思特里克兰德,从来不掩饰对于爱情的鄙视。他以为所谓爱情,不过是发泄欲望的工具。他只是认可性欲,"性欲是正常的和健康的,而爱情是疾病""(女人)只关注物质的东西,她会嫉妒你的理想"。他厌烦这种本能欲望,在勃朗什作为释放对象和作品模特的"任务"完成后,无情弃掷在他看来便顺理成章。对于勃朗什的为爱赴死,他甚至粗暴地评价"因为她是个头脑愚蠢、精神失常的女人"。 于是悲剧已无可挽回。勃朗什的牺牲从来不会是由于与思特里克兰德的偶然"邂逅",她的牺牲绽放了一种必然的悲壮。她输给了自己赖以存世的精神追求,输在了与思特里克兰德精神追求的擦肩而过。而"挚爱"她的施特略夫,同样将天平的砝码加在了艺术一侧——单从勃朗什的悲剧反观,"傻得可爱"的施特略夫扮演的角色便越来越值得商榷,就是他的那些以爱与崇拜的名义的的举动,让他一点点面目可憎起来。 也许从整篇小说,勃朗什的牺牲与"鲜有人置疑其伟大"的思特里克兰德无从相比,但她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却从不逊于"走向艺术至境"的思特里克兰德。"在人群中比独自一人更孤独",面对高高在上的"月亮",思特里克兰德一路"践踏"实现了灵魂的自由,而从思特里克兰德冷酷的心中倏然而逝的勃朗什,却也尽一人之力用抗争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不是吗? 如作者所言,思特里克兰德的成功让"人们坚信思特里克兰德是伟大的",对于勃朗什却已少有人关心。其实勃朗什的追求更多的是让人心疼——不是草酸对肉体的侵噬,是那种绝望,力竭而不达的痛彻心扉的绝望! 同样作为配角,勃朗什在整本书中的登场机会远远少于他的丈夫,但不容否认,她的仅有的几句台词却无法轻易从你的脑海中抹去。 "这人太没教养了""我讨厌这个人""这人真不通人情""这个人真可恶",这是她对思特里克兰德的评价;"我永远也不让他进咱们的家门——永远也不让""让他死去吧""如果他到这里来,我就走",这是丈夫在哀求把思特里克兰德接到家里养病时她的激烈反应;"他会给我们带来祸害",一种形于色的无法解释的恐惧让她的这句"预言"一语成谶后,躺在床上一心向死的她对于施特略夫的探访,不住口地大喊"叫他走开"...... 这些台词,同那句勃朗什决绝地离开施特略夫追随思特里克兰德而去时的"不管你说什么都改变不了我的主意",串起了另一个故事的线索。对于思特里克兰德只是一小段随即忘却了的插曲,而对于勃朗什,却几乎是自己选择的人生归宿,即便指向未从己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