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受关注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中,如何保障在校教师的权益?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参加《"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 节目时透露,本市将强化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激励和保障,绩效工资向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倾斜。同时,本市正在考虑通过教师弹性上下班等方式关心关爱教师。(7月20日澎湃新闻) 近段时间,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巡河防溺水等问题牵动着教师的神经。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点——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教师要"志愿"劳动,由于牵扯因素较多,很多教师不得不参与。 按照相关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与之对应,教师的入校时间要早于学生,离校时间要晚于学生,放学后还要忙于教学准备、作业批改、学生家访等工作,工作时长通常会超过国家规定的8小时。再加上课后延时服务,教师的工作时间又进一步增加。近年来,教师负担过重、健康状况堪忧、职业吸引力不足已成为社会共识,减轻工作负担、保护正当权益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呼声。 强化"绩效工资激励",探索"弹性上下班"的管理方式,回应了教师的呼声,体现了对教师的关心关爱,值得点赞。如果相关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课后服务的质量也将大大提高。 但是,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班主任要承担组织学生上、下学等工作,是否也要弹性上下班。如果班主任也在弹性上下班之列,班主任的工作由谁来做,如何保证质量。第二,除了辅导作业,课后服务的重点是发展兴趣特长,在特长教师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保障教师轮休权和保证课后服务质量如何平衡。第三,绩效工资是教师工资的一部分,考核范畴是是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课后服务纳入考核范畴,是否合理。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凝聚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把课后服务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秋季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将实现全覆盖。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的这一构想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