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摔泥碗儿


  也许我是由于从小在金水河边长大的缘故,对于故乡的泥土有着深厚的情感。
  那时候,我们田营镇很是繁化热闹。前街的戏楼,后街的烧饼,对于我们这些光着腚的毛孩子来说并不十分感兴趣。而对于金水河岸的红泥土特别热衷,经常是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我是从泥土中滚出来的,儿子也许是遗传的缘故,也特喜欢玩泥巴。鼓捣起红泥土,那手法之熟练,简直能称为泥塑家,捏的小乌龟微妙微俏,带着几分雅气。
  没有变迁以前,我家住在后街东北边,靠近一个小土坡,从土坡下去就是金水河。金水河东岸就是东岭,东岭坡靠近河岸尽是红土。
  吃过早饭,约上几个小伙伴儿,光着腚赤着脚连打闹连叫喊地跑着来到东岭坡挖红土。我们挖红泥土特别讲究,事先把浮头儿的红土除掉,据说这层红土含沙多,捏出来的动物粗糙不好看。我们用竹片除去约半尺厚的沙土层,里面就是非常细腻光滑的红泥土了。这种挖出来的红土是生土,要放在光滑的石板上用一根细铁棍儿狠命地抽打,然后团起来,反复使劲地往石板上摔。直到把红泥土摔的又软又绵光滑细腻不粘手为止。这样细腻柔软的泥土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捏什么就像什么,阴干了从来不裂不拔。
  河边有块儿石碑,平躺在河岸上一片柳树林子里。石碑上许多好看的字,可惜当时没有上学。石碑下部非常光滑平坦,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围着它摔泥碗儿。住在城市的孩子们恐怕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玩的玩艺儿。
  首先把红泥土打熟,然后团成团儿在石板上滚成圆柱体,然后用掌心儿挤扁,放在石板上两手拇指向下摁。摁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往泥巴的上面吐唾沫,好将泥碗儿摁的又薄又滑。泥碗儿做好了,细心地从石板上慢慢的转磨到手心里,习惯地端在嘴边,用力哈一口气。为什么?说不清。反正都是这个玩法,似乎哈气就会成功。这时候将泥碗儿高高举起,使出浑身力量,把泥碗儿摔在石板上,随着"叭!"的一声,泥碗儿的底飞上了天。有时躲闪不及,薄薄的泥片就会飞在脸上。随即根据破洞的大小,用泥球补上。
  我曾经问过娘,娘说,这个泥碗儿游戏是老一辈儿流传下来的。说起来可能是你祖爷爷那辈儿,有一个皇帝开恩,赐给穷人每人一碗米。一个讨饭的老人来讨米,他跪在地上,举着一个破碗过头顶,发米的给他挖米,米粒顺着破碗的破口流进他的衣袖里,这样他就得到了三碗米。从此,这个摔泥碗儿的玩意儿就流传下来了。人们总想把碗摔个大洞,好得到好多所得。红泥土虽然取之不尽,可小伙伴们都很吝啬,谁也不肯多给他人一点儿,真可谓惜土如金。有时候因为对方的泥团滚的不圆,泥碗儿的破洞堵的不兖而吵的脸红脖子粗。
  太阳当头,肚子里早已饿的咕咕叫了,才想起赢的那些泥巴不能当饭吃。随手将这些泥土又回归大地。粘在衣服上的贴在脸蛋儿上的,顾不上管它,兴高采烈地便跑便争论谁赢的多,谁的泥碗儿摔的破洞大。自然谁也不服谁。
  在跑动中撞开家门,先是冲娘呲牙一笑,就直奔饽饽篮子,不料脑门上挨了一巴掌。"看看你成什么样子啦?早晨刚刚换洗的衣服,都成臭猪了,没有半天就变成个王八蛋样儿了。"挨了娘的巴掌就像没事人一样,掏一瓢冷水放脸盆儿里,洗手洗脸。
  现在好像这样的玩泥碗儿玩艺儿已经快要失传了,在农村也很少见到小孩子们在一块儿玩摔泥碗儿。也许,过不了多少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玩泥碗儿游戏只能出现在上一辈人们的记忆中。
  于县医院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网站目录投稿: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