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红楼真梦读后感锦集


  《红楼真梦》是一本由周汝昌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真梦》精选点评:
  ●在湘云的问题上,老人家过分偏执了。
  ●有些重复
  ●黛玉自沉宝钗早逝湘云坎坷熙凤被遣巧姐落难......花落水自流。
  ●原来可以这样解释…巧妙
  ●烂
  ●从文学上看草率了些。有些话翻来覆去地说。
  ●虽然充分利用了脂批,但实际上承转的流畅性、人物性格的描摹等方面都还不及程高本
  ●真迹不可寻,探佚就足够了——纵有千百研究成果作依据,写出来也像同人文。
  ●周汝昌版结局。
  ●我…竟然看完了这个,但是…他也不是好的续书者
  《红楼真梦》读后感(一):梦呓般的联想
  《红楼真梦》不像刘心武那样罗里罗嗦地佐证,而是直接按照周先生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描述了他所理解的后三十回的人物命运和故事大概。本人并没有能力判断真伪,只是作为对《红楼梦》的解读而已。但是书中把黛玉写写的对宝玉留有:"你的真心,我尽明白,但你莫要为我而不顾别人与全家,你务必与宝姐姐成家立业,方可免流离冻饿……" 的遗言,实难接受,这种话,和当年宝钗、湘云劝宝玉扬名立身有什么不同了?!相比之下,好歹高鹗还基本上保持了黛玉之所以为黛玉的"洁"和"执着"的本性。
  《红楼真梦》读后感(二):非常接近原著
  看了一下书评大都中了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毒,非要黛玉在二宝结婚之夜饮恨而死才方是好文,可知高鹗和程伟元实在是该杀该杀。还不若不续这部奇书,使得开放式结尾大家多多探讨。必要弄出个流行版本来,真是为雪芹在地下一哭!
  周先生的红楼梦新证考证严谨,史料详尽,红学研究者哪个能够绕过这部巨著而进红学研究之中?这部小书本是周先生玩笑之间所写的戏文罢了,他自己在序中已经说了,是游戏文字而已。补出他所认为的后30回结局,其间大多考证也有稍许枉测,例如芳官解救妙玉我实在不认可。但是读者应该从中吸取周老对后30回的理解,而不是见一言与自己有违就痛下书评。实在为周老叹叹!!!!
  《红楼真梦》读后感(三):写在《红楼真梦》大卖之际
  原先零零星星给"红学泰斗"周汝昌涂了很多粉,带了很多帽,盖了很多庙,其实都不是很合适。他是活过智通寺老僧那样年纪的人,山门上的那副叫做"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对联,也显然是束缚不住他的。说来瞎子摸象,要的就是那种感觉,然而他又怎么能缩手和回头呢?
  而他的红学纪念馆,究竟是要赛过曹雪芹的乡村小型纪念馆;铜像,究竟是要压过曹雪芹的石像;一时里冠冕堂皇,自然是仰如泰山之高,灿如北斗之芒,说来盖棺事业,一时还真难定呢?
  仔细地想了想,既然他老先生认了一辈子的"真",看来只有太虚幻境上的那副对联,也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才能概括他一生的红学成果,配他老人家的夺目和别致。
  不过他老人家到底是不搞文学创作的人,想必也不会懂这意思,所以抱着《红楼梦》吃了一辈子的饭,写了几十本书,最后还正像他老先生所说的,"眼下无筋,皮下无血,恬不知耻,篡改旧文,点金成铁,全无文德……"你看这话说出去,全回到他自己的身上了。这种人就算是把庙盖到天上去了,也不过是如此而已。
  《红楼真梦》读后感(四):乐赴画饼宴
  记得那时还小——大约刚上小学吧,妈妈把三国水浒西游摆进我小屋的书柜,当时困惑为何独没有红楼。然隐约听说红楼有关男女之情事,儿童不宜,遂兴致大增,偷借了一本潜回家中,勉强读完第一回便读不下去——深感妈妈实在是多虑了。
  直到上了初中,重又翻出红楼来看,方惊觉何为口齿噙香,字字珠玑,便一头扎了进去,还附庸风雅地和当年班里同爱红楼的女生组了诗社,名曰"寒塘",在语文课上用小纸条写了或七言或五言的稚拙诗句在老师眼皮下嗖嗖地丢来丢去,被抓住了也颇为理直气壮。及大学,《红楼梦》前八十回少说也读了六七遍——我相信凡是爱红楼的人,都会生出"红楼梦未完"之恨,只想借了时光机回去能一睹雪芹原稿,便夕死可矣。周汝昌先生的《红楼真梦》便是用来救我们这类瘾君子的(当然我相信也是自救):虽是画饼充饥,但聊胜于无。
  周老先生大概深知写这样一本小书极有可能背上同高氏一样的"狗尾续貂"之恶名,于是在序言和后记中不断声明并不敢作红楼之续,但又不无得意地自我引用了友人对此书极高的评价。我想,若我是周先生,我也会对这本"红楼梦的真故事"的"过瘾"功能颇为满意。虽然只是小片段的猜测,并不成章,本书言语间的"红楼韵味"也能让人恍然,似乎回到了那个盛大的梦境。
  《红楼真梦》中的支离情节和周老在红学研究中的观点完全贴合,关于元春之死,黛玉自沉,白首双星……在这本书里看到这些观点的MTV版,也并不意外。我个人觉得周老的设置还是能够自圆其说,极有说服力(除了一些比较漫画的情节,比如潦倒的王熙凤在冬日凄然扫雪时宝玉遗落的通灵宝玉突然从墙缝儿里跳出来蹦到扫帚前),但是不够亮烈。在其中品不出原著汁浓味稠的感情——当然周老也早就澄清过本书不能按照原著的标准来要求。
  总之,这是一场国宴级大厨精心炮制的画饼宴,虽然不甚饱,但之前也说了,聊胜于无。
  《红楼真梦》读后感(五):【镜头文】文人的冷笑话——闲谈书之《红楼真梦》
  文人的冷笑话
  文/卡帕的镜头
  当我抽下来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high的,但是等我看完这本书后——我被冻僵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散发着滚滚冷气的空调机啊!周先生,您是认真的再讲这些冷笑话的么?你是么?是么?ToT!!??
  林妹妹不是病死的,是跳水死的——你当林黛玉没事去水里游泳很好玩么?!"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就是这样啊?就是预示着林妹妹要跳水死么?
  宝钗和宝玉的新婚之夜,两人心中都想起林妹妹,这一点设想我不反对,但是非说林妹妹的遗嘱有:"你的真心,我尽明白,但你莫要为我而不顾别人与全家,你务必与宝姐姐成家立业,方可免流离冻饿……"
  这种话,和当年宝钗、湘云劝宝玉扬名立身有什么不同了?!周先生诟病高鹗的续书是政治阴谋,可好歹高鹗还基本上保持了黛玉之所以为黛玉的"洁"和"执着"的本性,你这号称"真梦"的续编就讲黛玉写得如此庸俗、下作,您真不是来"毁"黛玉的么?
  还有,巧姐儿流落娼寮,您非说需要贾芸、红儿出赎身银子,其中有多少谬误之处,我们也就不care了。巧姐儿的判词中有"狠舅奸兄"的字样,我们都知道,狠舅是王仁,奸兄怎么看也是贾环好不好?兰哥儿、李纨从来和凤姐儿关系很好,断不会为了银子而不救巧姐儿。再者,就是真没银子,求救的第一人选也不太可能是李纨母子——周先生,您就那么不待见李纨母子么?还说李纨最后在害妙玉上也出了大力气,这除了让人从头到尾囧rz以外,我们就没有别的感想了啊!!
  再者,最好笑的是甄宝玉的穿越——凤姐在您笔下,都奄奄一息了还不肯死,非得把她折腾到南京去扫地板——好吧,"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我们就当你这是按照曹老先生的意思来写的。可是凤姐还得遇上甄宝玉,还将扫地板拾到的通灵玉让甄宝玉千里迢迢从南京穿越到北京去找贾宝玉还玉!我就得说,和您惊人的想象力比起来,我们就是火星上的来客啊!!
  讲冷笑话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本书都在讲冷笑话,而最最可怕的莫过于一个对自己自信满满的文人用完全认真和自信的态度讲着一个可以冻僵全世界的冷笑话!您说,张爱玲不及见您这小书,我却为张爱玲庆幸,她没有看这书——一个成名已久的红学家居然写出这么一个煞有介事的冷笑话集,那得多大的勇气和创意啊!
  看到您的序和后记,有人赞誉说,这是一本"诗意"的书,还是一本可以排成影视作品的书,我看了以后也深表赞同!不过,拜托改编的时候,请讲"红楼"二字撤下,起名叫做"周汝昌之梦"好了!
网站目录投稿:慕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