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这个企业很难发展;而企业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其价值和意义就会超越企业,也超越员工心理,它不仅为企业所创造,它也创造着企业。作为一家脱胎于清华大学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清华同方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五年中,同方投入最大精力所做的工作,一是培养出一支充满凝聚力的团队,二是开创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发展舞台,三是塑造了一个持久深厚的企业文化。五年来,同方始终保持销售收入100%的增长和利润60%左右的增长,净资产和总资产都增长了近的历史中,形成了有着清华独特精神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感染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这就是清华文化。近百年风雨沧桑沉淀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宽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一流高校的优良传统,为清华大学的科教事业与校办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深层次探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清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上的一种全面性。清华文化的精神,以清华人为载体,已广泛而深刻地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因此,似乎与企业追求利润的原则"格格不入"的清华文化,竟不约而同地体现在由清华人创办与经营的企业中,特别是清华大学衍生出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尤其呈现出清华文化的独特性格。清华同方是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控股的高科技企业。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文化精髓和勤奋、务实的作风,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清华同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映射到企业的经营宗旨、管理模式、发展模式、员工意识甚至企业标识、建筑风格上,造就了清华同方的新型现代企业文化:"承担、探索、超越"的做事的准则;"忠诚、责任和价值等同"的做人的准则。 正如我们所说的,这三种行为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各有优劣,但足以说明文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而第二个例子则很好地说明了文化差异确实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在目前所有的教科书上,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从不同的理解角度出发而存在不同的解释,如企业文化的叫法就有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公司文化(corporate culture)和企业文化(enterprise culture)。在本书的定义中,我们将组织文化定义为所有的组织中存在的文化,即是大范围的组织定义,包括政府、企业和其它机构;公司文化和企业文化只是在称呼上的不同,指的是非政府机构形式的所有法人单位。为了适合中国的习惯叫法,我们用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来定义对所有的非政府机构形式的所有法人单位,包括企业、公司、学校、科研机构等。经盛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用"企业文化如水"论来阐述。"企业文化如水"论。首先,企业文化是"柔情似水"企业文化相对于管理制度而言,它属于非制度管理内容,它对员工的管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与制度相比它并不具有强制性的作用力,它的效果侧重"柔"而不是"刚"。其次,企业文化是"水滴石穿"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期效果而言,通过文化的作用,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通过价值观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因此从长期来说它对企业有水滴石穿的作用。第三,企业文化是"如鱼得水"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鱼有了水一样,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像水对鱼的影响一样。 据一项权威的报告显示,我国中央企业15%企业文化搞得好,有成效。35%的企业没有什么成效。还有50%的企业没有启动文化建设。为什么有35%的企业没有成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前期,聘请专家顾问,发动员工参与,热热闹闹。有的企业仅用简捷的组词造句办法,拼凑企业文化,抽象的内容使员工心目中,对企业文化一片空白。有的企业文化大纲制定出来之后,却将文本束之高阁,既缺乏有力的推进,又缺少有力的培训,企业依旧,员工依旧。企业文化不付诸实践,实质上只是一堆废纸。因此,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求真务实,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避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创新与企业改革的深化紧密结合,按照系统、科学、实用的要求,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起来,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又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政治上和谐稳定,经济上持续增长,文化上不断进步,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企业文化有没有成效,这只是一种客观评价,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是否具备生命力。生命在于运动,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在于企业是否努力付诸实施。一句话,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是企业自己塑造、实践出来的。 不以利润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和最高目标,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想像空间和更持久的生命力,能使企业真正做到长盛不衰。因此,超越利润,并不是不要利润,恰恰是更能获得与自己贡献付出相符的合理利润;向未来学习,就是向明天投资,就是今天去思考或者做明天的事情;成功或成熟的企业,必定是向未来学习的企业。正如前文所述,当今企业都将企业战略、企业形象、产品营销策略和资本运营方案做得晶莹剔透,可却往往忽略了企业中最无形、最关键的东西--精神,也就是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支充满了人文精神,特色文化的企业员工队伍,可以在拿走设备、资金、技术、市场、厂房和其他一切有形的财富之后,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便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转劣势为优势,重新崛起,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成就。由此可知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对企业而言,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就是企业生长之源、生命之道;企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化之于企业犹如空气、清水、太阳之于生命,所谓鱼儿离不了水,瓜儿离不了秧,革命群众离不了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正说明企业文化之于企业的根本关系。两千年前,中国有名的管理思想巨著《管子、霸言》篇中,就已经提出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于人的经世观念。后来的《荀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国以民为本的先进管理思想。十八世纪时的法国魁奈从中国老子的无为思想中吸取了养分,进而创立了他的自然农学,而英国的亚当·斯密又受到魁奈的启发创立了他自己的自由经济学。从而影响了整个西方现代经济学。同时,由传教士传回欧洲的中国理学中的理的思想,成为德国古典哲学得以形成的重要环节;黑格尔在青年时期,曾专门钻研过斯密的学说,由此也受到重农学派的理性思维的影响;他的绝对精神虽有柏拉图的影子,但却更接近中国朱熹的理字。 关键词:建立的八大步骤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泛化了的企业文化美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