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68年 正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正月) 改元熙宁。 以三司使唐介参知政事。 诏修《英宗实录》。 诏太学增置外舍生百员 初,太学置内舍生二百员,官为给食。至是待次盖百余人,谏官以为言,故有是诏。 公元1068年 二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二月) 辽命元帅府募军。 司马光进读《资治通鉴》。 公元1068年 三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三月) 先是辽禁南京种稻,民病之。于是命除军行之地,并许种稻。 辽赈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州饥民。 公元1068年 四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四月) 富弼言治道 神宗问以治道。富弼知神宗锐于有为,对曰:"人君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窥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其意。陛下当如天之鉴人,善恶皆所自取。"又问边事,弼曰:"陛下临御未久,当先布德泽,愿二十年口不言兵,亦不宜重赏边功。千戈一起,所系祸福不细。"神宗默然良久。又问为治所先,弼曰:"阜安宇内为先。" 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安石素与韩绛、韩维及吕公著相友善,神宗在藩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解,辄曰:"此维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以自代。神宗由是想见其为人,甫即位,命安石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神宗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神宗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耳。"神宗曰:"卿可谓责难于君矣。" 又问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安石退而奏书,陈祖宗守天下,享国百年而无事之故,并言:"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义,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人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农民坏于差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 阿萨兰回鹘遣使贡于辽。 刘敞(1019—1068)卒 敞学问渊博,尝得先秦彝鼎数十,铭识奇奥,皆按而读之,因以考知三代制度。庆历前,学者守注疏之说,至敞为《七经小传》,始与诸儒异。有《公是集》。 公元1068年 五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五月) 国子监言补试国子监生以九百人为额,从之。 募饥民补厢军。 公元1068年 六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六月) 占城贡于宋。 诏:"诸路监司访寻州县,兴复水利,如能设法劝诱修筑塘堰、圩堤,功利有实,当议旌宠。" 河溢恩州(今河北清河),又决冀州(今河北冀县),北注瀛州(今河北河间)之域。 公元1068年 七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七月) 辽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 京师地震;河朔地大震。 有司奏《明天历》不效,当改,诏司天更造新历。 辽南京霖雨,地震。 公元1068年 八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八月) 京师地又震。 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论理财 安石曰:"国用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地所生财物百货,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不加赋而国用足,不过设法以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争论不已。 复行《崇天历》。 公元1068年 九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九月) 莫州(今河北任邱)地震,有声如雷。 公元1068年 十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十月) 辽册李秉常为夏国王。 公元1068年 十二月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十二月) 瀛州(今河北河间)地大震。 宋赐夏国主秉常诏,岁赐依旧例。 夏遣使贡于辽。 公元1068年 是岁 (戊申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辽咸雍四年 夏惠宗秉常乾道元年 是岁) 前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诣阙上《平戎策》三篇。其策以国家欲平西河,莫若先以威令制服河湟为言。 夏改元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