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都会有着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干净的伤痛,这便是日本的侵华战争。区区一个小日本,硬是凭借着自己野蛮的手段在中国大地上肆意践踏,残害无辜,犯下滔天重罪,令中国是生灵涂炭。但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微乎其微的机会,或许能让明朝攻占了日本,这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便是被人痛骂的明朝第一海盗头子,汪直! 但是在处理汪直的问题上,明朝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诛杀,用最稳妥的方式,瓦解了大明第一海盗集团。但也正因为明朝政府的这种处理方式,错失了一次攻占日本的可能,也带来了沿海倭寇盛行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汪直当时所处的位置,是有多么的至关重要! 01:汪直的诞生 1501年,明朝南直隶徽州府歙县雄村乡拓林村,出生了一个男孩,相传出生之时天有异象,被人称为奇人!这一点是封建迷信,不可取信,大概率是后世者为了凸显汪直的神奇,故意描绘而成,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在古代,"士、农、工、商"的观念在大众的心里根深蒂固,想出人头地首选的第一条出路便是读书、考取功名!但是汪直这人从小便对考取功名一事没什么兴趣,在读了几年书之后,便选择了最低等的那一行当,经商! 有了人生目标,汪直便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先是做起了最赚钱的盐商,想利用自己的经商天赋赚取巨额财富。 可惜的是他还是选错了方向,盐业是朝廷重点管控项目,天下的盐业市场也被几大盐商全盘掌控,这种官商互赢的深水行业,外人想轻易插足那简直就是难如登天,汪直最终也是以失败收场。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特别是人在接触到了"利益"两字之后,他的思维跟人生观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平庸,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赚钱的乐趣,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东西! 虽然经商失败,但是经商的过程却让汪直尝到了甜头。于是在1540年,趁着明朝海禁放松的时刻,跟同乡的徐惟学,与福建漳州人叶宗满、谢和、方武一同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抵达日本的五岛群岛中的福江岛,受到当地的大名宇久盛定的热烈欢迎。当时五岛群岛的名称为"值贺岛",他在海上看到五个山峰,故自号"五峰",日本人也受到他的影响,将值贺岛的名称改成五岛。 路线打开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财富的聚集,跟声望的扩大,为了增加的声望,汪直想了一个霸气的名字"五峰船主",很快的,便成了海外贸易这条路上响当当的名号! 02:汪直在中国为什么受到排斥 按理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凭本事赚钱吃饭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错就错在所处的时代不同! 自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明朝之后,便有一套严格的"禁海令"实施。官方宣传是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保一方平安而实施的。但真正的目的是要保大明江山的稳定,巩固疆土的安宁,促进经济的发展,避免再起战事带来的财力消耗! 毕竟建立一个新王朝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稳定民心,巩固江山! 刚开始禁海令主要是针对商品,也就是禁止外贸交易,但不影响居民们的正常生活。这一点虽然触及到了一些商人的利益,但对大局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民不反就没什么问题。 但是随着禁令的实施,一些漏洞弊端也展现了出来,很多商人开始勾结倭寇,甚至假扮倭寇来进行交易跟扰民,这就让明朝政府有点头痛。 为了彻底切断这种混乱的现象,朱元璋多次加深"禁海令"的程度,直到最后的"寸板不许下海"的政策,甚至开始将沿海居民迁往内陆,这一点就彻底触碰了百姓的利益,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就像2021年1月1日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一样,让渔民上岸工作生活,这是让许多人抛弃用几代人才会学会的唯一生存技能,"不适应、茫然、焦虑"就是他们的现状! 这还是时代好了,政府会有补贴帮助跟扶持,能够妥善安置渔民,保证他们后半生依旧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 但是在明朝刚建立的那段时间,生产力跟经济实力都急需恢复,或许朝廷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沿海居民的内迁! 再加上古代通讯不发达,沿海居民真的就是几辈子都只学会了打鱼,"禁海令"一出直接就等于是断了渔民们的生活,势必会引起很大的反抗! 很多人为了生存,开始偷偷地进行海上贸易,也就是"走私"! 在明朝,"走私"几乎就等同于谋反,都是杀头的大罪!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这就是明朝发布的"禁海令"惩罚政策,几乎断绝了一切胆小者的走私念头,但也正因为这种严厉政策,才促使一些胆大的走私者,不顾一切的拿命来换取更大的财富,这其中的代表着,便是"五峰船主"汪直! 敢走私者几乎都是一些亡命之徒,这种人跟海盗其实是没什么区别,要想稳定自己的事业,那就只有加固自己的力量,壮大自己的队伍,久而久之,走私集团也就成了一支小规模的军队! 1542年,汪直受到宇久盛定的引荐,并接受日本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并以日本萨摩国的松浦津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松浦氏为其改造住宅,此后便长期居住于此。 这是汪直在日本方面受到的待遇,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汪直,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将汪直看成了财神爷一样! 虽然汪直在日本受到了很高的待遇,但是贸易毕竟还是从明朝出发,更何况汪直想要的是"要挟官府,开港通市",不是想在日本占据一席地位。 于是随着朝廷消灭了几个大型走私集团后,又暗中许以"私市"的情况下,主动带人吞并了福建海盗首领陈思盼。 对于商人来说,有利益就会有动力,一直梦想着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繁华的汪直,对于消灭沿海倭寇十分卖力,并且利用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帮着朝廷维持沿海秩序,可以说是使尽浑身解数来表现自己,只是期盼朝廷能开通海上贸易! 只可惜汪直这人经商能力很强,但管理能力却一般。明中期的倭寇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单靠汪直一人是无法全部肃清的,再加上自己手底下一些人见钱眼开,暗中勾结倭寇一起对沿海居民进行侵扰! 这种混乱的情况最终还是让朝廷失去了耐心,不管汪直是不是真的管教不严,汪直部队勾结倭寇的骂声已经传开,最后在1553年,总督王忬派遣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沥港围歼汪直。汪直与明军短暂对抗后,败走日本,双屿港与沥港相继覆灭,汪直在明朝沿海的势力大受损失! 被逼走投无路的汪直只能退回日本,在松浦津再次发展自己的势力,也开始了反抗明朝的路程,自称"徽王"! 一个拥有经商天赋,一个能将众多海盗聚集在手中的人物,就这样被明朝硬生生地推到了对立方中,白白的损失了后面汪直所带来的财富跟改变! 03:汪直在日本为什么受到欢迎 汪直这人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日本周边,连大名们都无法约束的海盗,几乎都听命或敬重汪直,可以说当时的"徽王"汪直,真的是有了自立为王的资本!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在日本人那里会受到如此的欢迎?这里面的原因只有一个词:利益! 汪直是"财神爷",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跟汪直处理好关系,就代表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涌现进来,这对于当时的日本各大势力,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1553年的日本是什么形式?刚经历了"应仁之乱",正处于"室町幕府"时代,也就是"战国分裂"的时代,就跟我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一样,群雄割据,纷争不断! 战争最需要的是什么?财力!有了财力才能扩充军队,装备武器,联络盟友,打击敌人! 因此称霸海上贸易的汪直,此时便成了所有日本势力都努力争抢的香饽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日本的国土就巴掌大点,人口也就那么多。不可能人人都去充当士兵参战,那处在战乱下的百姓自然就会民不聊生,甚至很多海盗也是平民跟浪人组成,因此所谓的大名,真正有实力的也就那么几个,其余的势力也许还不如"五峰船主"汪直的大! 加上当时的世界正处于葡萄牙扩张亚洲的计划之中,因此海上贸易就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是谁掌控了海上贸易的权利,就等同于决定了日本各个势力的生死存亡问题! 这样至关重要的一个人,明朝不要,日本疯抢,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两国不同的走向! 要说明朝里面真的一个明白人也没有吗?并不是,总督胡宗宪就是看得最清楚那一个人! 1554年,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 临行前胡宗宪立下重誓:"我这次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 他上任的第一项命令就是释放汪直的母亲妻儿,好好供养起来,目的就是招抚汪直,为朝廷所用! 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汪直做得还是不错的,在收到胡宗宪的招降之后,并没有贪图自己在日本的地位跟权利,而是经过几年的考察之后,在1557年率众向胡宗宪投降,回归故土! 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胡宗宪招降了汪直,可以再次利用汪直的势力跟影响来维持沿海秩序,减少了明朝的一个巨大的威胁。汪直也名正言顺的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即可以名正言顺的为国效力,又可以享受自己独特的权利! 但是每个朝廷里,都必然会出现一些蠢人!1558年,汪直被杭州巡抚王本固诱捕,并且列举了他勾结倭寇、对抗朝廷等罪行! 这一举动令所有人都没法下台,只能暗中骂一声蠢猪!想要杀汪直,我胡宗宪不会杀吗?我千辛万苦招降汪直为的是什么?难道就为了让你这蠢猪去邀功的?! 骂归骂,但汪直所代表的势力毕竟是朝廷一直头疼的存在,借此机会铲除也不是不可以,只可惜朝廷里还是明白人少,汪直最终还是被杀! 这也彻底浪费了胡宗宪的苦心,在汪直死后,群龙无首,倭寇也越来越严重,正式开启了沿海一代长达数年的严重倭寇之患! 04:简单说一下 汪直死的冤不冤呢?其实也不冤。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他直接勾结倭寇的证据,但是他的管教不严却是真的,即使他没有参与,那不能保证他手下的人参与了。而他手下人能够有能力去参与,还得归结到有汪直给他们创造的能力跟环境,所以说,汪直也算是间接地参与了倭寇活动! 但是"禁海令"跟清剿汪直这件事,对明朝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汪直对日本最大的贡献,不光是通过海上贸易带去了财富,最重要的是,将葡萄牙的火器带进了日本! 1543年,汪直的船只载着三名葡萄牙海商前往双屿岛贸易,但是遭遇风浪而偏离航向,抵达日本的种子岛,葡萄牙人将火枪卖给了当地人,第二年葡萄牙人再度来航时,当地人学会了火枪的制造技术,称之为"铁炮",从此铁炮在日本逐渐推广开来,改变了日本自古以来的战争方式,客观上加快了日本战国的统一。 如果明朝没有"禁海令",那当时汪直带葡萄牙人去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明朝,那国外先进的火枪技术很可能就会传入进来,彻底改变军队的作战方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汪直曾向朝廷描述过:"日本虽统于一君,近来君弱臣强,不过徒存名号而已。其国尚有六十六国,互相雄长。如皇上仁慈恩宥,赦臣之罪,得效犬马微劳驰驱,浙江定海外长涂等港,仍如广中事例,通关纳税,又使不失贡期。" 这里面汪直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当时日本的外强内弱形态,如果开通海市,继续让日本上贡或者进行海上贸易,那"倭寇"问题就会得到很大的解决,有利益来往,才会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与牢靠! 如果更大胆儿一点,明朝派兵协助汪直长驱直入,利用汪直在日本的影响力,搅动当时正处于混乱时代的日本局势,攻占或者扶持一个傀儡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当时的织田信长还只是个大名而已,毕竟丰臣秀吉跟德川家康还没有发展起来,明朝如果能趁此机会攻占日本,很大程度上会有所收获! 只可惜当时的明朝朝廷是"道教皇帝",根本没有任何想要发起进攻的意图!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汪直所处的时代错误,从自己下生直到死亡,明朝一直处在衰弱的走向上。 唯一一个想要励精图治的明孝宗弘治帝,还身子体弱多病,没几年便去世。后面的明武宗更不用说,荒淫无度,废物一个!本想指望明世宗嘉靖帝能励精图治一番,好嘛,治着治着,把自己治到道教里去了!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一个国家的皇帝都不奋发图强了,只靠朝廷里几个忠臣是抵挡不住这种消极的氛围的!这也就间接地导致了,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看清汪直在处理倭寇问题上的重要位置! 一个人的好与坏,善与恶,能发挥的作用的大小,都要看这个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如果一个人能处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正向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那他所取得成功必然也会是巨大的!但如果将这个人放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他或许同样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带来的效果,很可能就是反向的,是大家不愿看到的那一种! 因此看清形式,知人善任,将每个人才都归置到合适的位置,这才是一个领导者该做的事情,也是一个朝代该有的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