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与全球创新人才集聚


  常说筑巢引凤,凤离不开巢,有巢才有凤。本文重点讨论我们这个城市的人才战略,但人才战略无法离开我们这个城市的功能与定位。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什么样的城市功能定位,对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是不同的。同时创新是个广义的概念,但是创新人才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人才。本文主要针对科技创新,本文所指的创新人才主要指科技创新人才。
  一、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集聚是上海城市的特征
  创新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或者上海人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刻意添加或追求的。不妨我们从什么是上海这个城市的特征说起。
  上海城市的精神,或者是上海人的特质是什么,这是一个无论对于上海还是外地的有识之士都感兴趣的命题。主流的说法是把上海城市定位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点,这是必须一以贯之,并且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特点。但是我以为归纳上海的本质特征,仅仅如此似乎不够。一是由于开放性和包容性是移民城市必然特征,因此这个归纳似乎还得继续深化。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处于人才大流动、大组合之中,移民以及随之而来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特点,因此需要有更鲜明的归纳。
  作为上海这个城市或者上海人更鲜明特征的应该是开风气之先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从作为我国近代科技先驱和中国儒学的创新者明代徐光启身上得以鲜明体现。从上海城市开埠以来,上海作为近代科技和工商业的发祥地,以及建国以后上海曾出现过生气勃勃的包括工人技术革新在内火红的创新运动,可以说是上海近现代经济、科技和文化社会创新特征最生动的历史体现。说上海人的精明,不只是指上海人技术和管理的娴熟,更主要的是指在实践中遇到难题和不确定的之处所具有的不拘一格的创新能力;说上海文化的海派特征,是指上海人的思考和行事,不落俗套,不拘泥于传统,常常会推陈出新。
  上海城市创新精神的形成,除了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以外(移民城市自然是先决条件之一,敢于背井离乡者或多或少具有敢于探索、不愿恪守成规的素质),上海的创新精神主要由上海特殊的区位和人文自然条件所形成。首先上海处于我国最富裕的杭太湖平原,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上海就处在苏杭之中。就农业生态环境而言,上海以及杭太湖区域位于北纬30度左右(上海正好处于31-32度之间),这个纬度是世界著名的适宜农耕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圣经》中伊甸园,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及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可惜除了我们这个地区,国外大多数同类地区都荒芜了)。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使得这里在全国最早萌生工商资本的萌芽,以及比全国各地有更多的优秀读书人和学者。其次是上海以及杭太湖地区处于我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口与沿海中端,这是我国与海外交往两个扇面的最佳接触点。于是在实业上,这个地区最有条件对接当时西方代表的先进产业和工业文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西方文明落地中国所进行的改良和创新。在思想上,这个地区大量集聚着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其中不少睿智、开明,有胆识的、最少保守、最不墨守成规的知识者。
  由此可见,上海城市应该功能定位于创新型城市。上海最迫切需求的人才正是创新人才。
  二、上海科创中心的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的特殊性
  但是无论是上海城市的创新功能,还是上海人的创新精神,在今天已经开始显得十分不够。
  上海过去的创新领域,主要是引入和针对中国实际而进行的改善和适应性的创新,以及在实际环节中的集成创新。徐光启伟大之处是他是我国引入西方近代科技的第一人。民国和清未时期,上海的重要贡献是开始将西方实业和实用科技移入我国。建国后则不是局部而是大规模引入近现代实业和实用科技,其中有中国化的适应的创新,有实际环节的集成创新,也有可贵的颠覆性创新,但主要是引进和集成创新。
  30多年改革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风云巨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个经济体。为了继续超越,独占世界鳌头,实现中国梦,中央对于上海发展寄托厚望。中央先后向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城市。这是中央对于上海未来城市发展正确定位。在未来的征途中,上海必须成为推动全国继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上海城市的贡献不仅在国内,还应该在全球。上海必须具有全球资源配置组合功能,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必须承认上海目前无论是城市的创新功能,还是上海人的创新素质与国家和时代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不与国外先进国家城市相比,仅仅与国内北京、深圳以及江苏等省相比,差距也不小。有些学者惊呼在科技创新能力而言,上海似乎在国内只处于第二梯队。
  未来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城市不會只是上海一个,根据未来我国的体量和功能,将不同于英国、法国和日本,也不同于美国,未来支撑我国发展的科技中心和全球化城市也许需要有多个。虽然如前所述上海现状与国家与时代的要求还有许多差距,但我们不应该因此知难而退,畏缩不前。我们必须看到,中央在国家层面对于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战略性的布局谋划,上海处于东海大海湾的特殊区位优势,作为上海腹地威震世界的长三角制造业的规模与实力、上海所具有包括上海航天、飞机和造船业在内的技术装备基础和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以及百年来形成的创新文化和观念,所有这一切作为上海创建国际性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一流创新人才的基础条件没有变化,而且具有持续的稳定性。
  问题是如何根据最能充分发挥自身条件的前提下,选准上海的定位和特点。未来我国可以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目前主要有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将主要来自这三驾马车。根据差别化分工原则,我以为上海作为国际创新中心必须具有以下二个最重要的特点:
  第一,上海必须成为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的创新城市。
  深圳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北京依靠强大的国家级科研团队主要从事有关战略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创新。不同于深圳和北京,上海应该集中精力,将战略性共性技术和新兴产业的高端技术输入传统制造业,从事以新技术改造提升整个制造业的重任。上海没有北京国家团队和深圳新兴高科技产业的优势,但是具有背靠整个长三角强大传统产业的强大优势。一点不要小看这种选择,凡是一种新兴技术最终的完成一定落实在对于传统产业的全面而广泛改造之上。这是无论投资力度、创新规模,还是对于整个国家产业升级都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每一项科技创新最终在这个环节完成了,才意味着最后的成功。具有百年制造业的历史、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人才优势的上海,在技术领域突破传统、攀登高峰,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充当先锋和引领,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上海应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最后得分的攻球手。endprint
  第二,上海必须建设成高度开放的世界创新中心。创新关键是创新人才,上海科创中心的关键是人才。不能不考虑我国科技人才集聚的现实。北京有强大的国家科技团队,深圳具有强大的高科技民营产业对于人才的吸引。上海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必须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处于东海大海湾优越的区位优势、百年来著名国际大都市的传统影响力,以及长三角制造业基地产生的强大的科技需求;除了继续吸引国内一流人才外,应该逐步把重心放在国内国外全方位的人才吸引战略上来。
  上海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特征的全球城市。以改造创新提升制造业为重点的科创中心,将成为带动长三角、全国和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导向标和驱动器。
  三、上海实现科技创新集聚的实现路径
  为了大量吸入上述与定位相适应的创新人才,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重点吸纳制造业尖端技术的创新人才。上海城市发展需要广罗各方人才。但是尤其要以制造业产业化创新人才为主,其中又要以制造业尖端技术的创新人才为首。瞄准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尤其重视吸纳三个极端领域的人才:一是具有掌握在高温、高压、高湿、强磁场、强腐蚀等极端条件下工作技术的人才,二是具有掌握极大、极小、极厚、极薄、或者无规则形体上极端要求技术的人才,三是具有掌握精度超常规的极端化精密化技术的人才。上海要成为制造业尖端技术的创新人才云集之都,使我们的制造业登上世界技术最高地。当然作为产业化技术人才应该是广义的,与此相关的科技专家、工程师,包括身怀绝技的技术人员和工匠。
  第二,设立给以中外创新者充分发挥创新自由的特区。创新是最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需要思维和想象力的高度和充分发挥。不免其中有许多看似怪诞、荒谬的做法,甚至被人误会疯子,使人感到费解。建议开辟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的科技创新特区。在这里营造充分创新自由氛围。鼓励人们展开充分想象,提供各种光怪陆离的创新机会,但重点不是基础性理论研究,而是有针对性对于制造业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和关键工艺有的放矢的研究。对于形形色色的各种创新想法,在特区中都能寻找伙伴为你配套服务,使之成为实体,开展实验和对比。由于进口仪器设备可以免税,在特区可以用较低价格购买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
  理想之地可以在当时孙中山规划东方大港,已故于光远先生提出建设北杭州湾新上海的奉贤与金山一线,使与浦东相连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延伸部分,使上海城市功能逐渐向东南延伸,背靠大陆面向大海,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湾大都市。
  第三,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人才和多元的创新方式。作为全球城市的科创中心需要引入大量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可以长居、可以候鸟式,可以短期的,可以因项目而来,也可以是网上兼职。不在乎创新成果的归宿,可以由他们创新为我所用,也可以由他们创新为他们所用,当然还可以共同合作创新共同使用。重要的是为此可以形成独特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让来自世界各国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和科研方法的人才互相碰撞,激起創新的火花,并发出科技创新的杂交成果。这些外来创新者可以受雇与国内和国外的企业或者研究院所,也可以单枪匹马或三五人合伙,而且主要集中在上述创新特区。特区内各种学术活动,诸如学术研讨、信息交流、成果发布展示以及各种学术派对,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思维。
  除了国外创新人才还需要大量吸纳国内优秀人才。一是争取全国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来办研究所或分院;二是争取大型公司企业来办中央研究院;三是争取行业学会来办行业性的研究所。
  第四,改革创新人才组织管理方式。政府工作是对于人才资源科学组织管理,提高创新人才激励,营造创新环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重要创新项目的政策、资金资助上。创新工作的主要工作是实现当代先进科技对于制造业的改造重建之上,因此应该通过市场方式,由企业与创新主体的合作完成。
  对于各制造业中极端化和精密化指标,市科委要像国家体委对于体育各竞争项目的世界记录一样,记录在案。并根据是否有关国计民生和是否具有基础,决定哪些有所为,哪些有所不为,具体决定上海发展哪些产业,这些产业具体的技术和市场定位又该如何,从而确定科研投资、政府扶持的重点。重点专攻其中的核心技术,其他技术不提倡完全国有化,而是哪里技术好、价格便宜就用那里,不管国家和地区。
  对于一些重大的产业化项目,政府可以协助企业组织专家,通过技术环节的剖析,编制关键技术鱼刺图,确定几十几百项重大关键项目,通过全社会乃至全球的招标,确定科技创新主体。其中对于突破传统技术极限有明显作用,对民族产业崛起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给以支持必要的支持。
  在创新特区高度发扬科技民主,弘扬科技文化精神,给以充分的创新自由的风气。政府重点建设好公共服务平台。当代科技创新中大型的仪器设备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其中带有基础性、公共性,尤其最超前的,由政府买单,低价提供创新者使用,从而既降低创新者的创新成本,又能同步使用国际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政府投资建立以公益为目标、以仪器设备维修、试验材料供给,以及中试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公司,为创新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政府组织社会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创新与实体企业洽谈合作、风投与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
  淡化政府一年一度的科技评奖,创新者价值主要体现在专利、企业给予的期权和奖励,以及持续不断给予项目的信任委托上。只对于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给以评奖,建议设立以徐光启为名的上海科技成果奖,参照若贝尔奖不论时限,以是否对某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为条件,评委在世界范围内选择。
网站目录投稿:香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