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注册成为蒲公英评论员以来,我入选锐评的评论有56篇,梳理这些文章,发现出于"点赞""叫好"类的有8篇,其它40多篇大多基于批判立场。而学习观察蒲公英评论网上的"锐评",也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现象——批判性的评论要远多于赞美类的。 这种批评多于赞美的教育评论现象,说到底是由于时评文体的自身要求所决定的,即一事当前,总是保持理性的质疑,以发现漏洞、缺陷与不足,进而分析论证,而不是"忙不迭地一味儿叫好"。但这也说明,对于维护绿色的教育生态而言,"凿洞捉虫""祛除病害"式的批评要来的更为有力和有效。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批判点"。教育评论,当然得基于教育现象,而从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入手,一定会发现一些有违教育规律,有损师生关系,有碍课程改革等"破坏"教育生态的鲜活事例,这些事例有可能经年累月地发生、存在,延续,还有可能不拘于"一时一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这样的事例就可以纳入自己的"批判点"。 譬如,针对期末班主任的学生评语"千篇一律"、教育效果不佳现象,我在提出班主任期末评语不可小觑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完成了《"走心"的期末评语才有教育力》,而《学生"蹲下去",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莫让总结成"鸡肋"》《紧盯高考的成人礼亟待纠偏》等都是戴上一副挑刺的"眼镜"审视身边教育现象的结果。 从学习交流中发现"批判点"。不管是学科教研,还是各类培训,或是教学常规交互检查、教育经验交流等,不少老师每学期都有这样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扩大眼界、增长见识的同时,我们是否能从专家学者报告、同行管理经验、教师教学教研心得,甚至是只言片语的交流中"发掘"出教育工作中值得怀疑、正视、改进、优化的东西,这些无疑也是可以纳入评论的好题材。 譬如,在参加县教学常规检查活动中,我多次听到不同学校、不同身份——老师或校长,对目前校本教研形式化引起的低效,甚至负效的抱怨与指责,虽然只是闲谈时的"无心之语",但这也许是更真实的校本教研生态,结合自己成长与管理的经验,写出了《校本教研不能总是"老调重弹"》,呼吁校本教研要与时俱进,丰富形式,实现引领。而《安心办学咋成校长奢望》《与"重勤轻德"相比,更应警惕绩效的"平均主义"》《回归"常识",方能办好教育》等都是学习交流中的"灵光"闪现。 从时事关注中发现"批判点"。时评是最贴近时代、最接地气的文体,教育时评也不例外,只有时时了解教育政策,时时关注教育新闻,时时学习教育评论,时时留心公众对教育的评论,才能保持对教育时事的"敏感度",才能及时从众多的教育时事中发现或明或暗地有损、危害教育生态的思想、观点、方法与政策,并以此为"靶子",直击要害,亮明自己的观点,以期达到"纠偏""补漏洞""正视听"等效果。 譬如,针对当前中小学校主要领导挂名课题研究现象,媒体舆论几乎众口一词地反对与讨伐,完全否定校领导在学校课题研究中的价值,主观认为所有校长都是"官本位"思想,冠名课题研究就是老师出力研究,校长则"凭空"得利,于是要求取消这种"不合理"的课题研究方式。对于这类"异口同声"的价值判断,我并没有即时附和,也没有即时提出异议,而是静下心来,查阅资料,寻求依据,以消除自己心中的疑问——校领导挂名课题研究真的就没有合理之处吗?最终发出了《校领导挂名课题负责人,不宜简单否定》的理性声音。而《破除农村校保安"老弱病"难题,并非无解》《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不能仅靠"集中整治"》《"网红式成功"有悖大学精神》等都是对触发自己"神经"的教育时事的思考。 教育生态关乎你我,教育评论者无疑是新时代美好教育生态的天然维护者,教育评论员当有"斫裂树木取蠹食"的"啄木鸟精神",为维护森林的生态健康,始终保持对"病虫害"的锐利洞察,当好绿色教育生态的"护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