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需要8分钟 文 l 小喜 来源 l 小喜精力(ID:xiaoxiyf)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里,首先要感谢叶武滨老师带我进入时间管理的大门。 最近重读叶武滨老师的《善用时间》一书,获益良多。 我把书中涉及的时间管理理念,结合自己践行2年多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整理成如下12个理念,供大家参阅学习。 这12个理念涉及到工作、生活、生命三大方面,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是一旦做起来,你就能体会到它的好处。 不断学习、思考、执行, 不断去固化、内化、优化, 不断反复做、持续做、用心做, 你会感到它的好处越来越大, 直到量变到质变,像复利曲线那样,在一刻爆发成长。 最终真正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 以下是今天的主要内容,分为工作、生活、生命三个部分。 工作篇 01 先完成再完美 02 4D原则做事 03 透过工具锻炼思维 04一次只做一件事 生活篇 05 身体是能量的储蓄站 06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07 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 08 保证严谨但不失灵活 生命篇 09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10 一个人走的快,而一群人走的远 11 慢以致远 12爱非坚持 01:
先完成再完美 你做事情会不会拖延?你有没有提前把事情做完的经历? 你觉得事情做完才能继续完美,还是事情完美了才算做完? 每次拖到截止日期才去做事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首先给自己心理造成一种很拖延的消极体验。其次,匆匆忙忙的做事不仅心情紧张,而且未必能做好事情。 记得上大学做设计作业,很多同学刚开始设想多么好:我要现代简约、低调大气的设计,等到最后一天,做出的东西又是不堪入目,很多图纸都"打折扣",因为没时间了,能做完就不错了! 所以,无数的现实和经历告诉我们,不是先完美才算做完,而是先做完才能追求完美。 02:
4D原则做事 生活中有80%的事情不需要做,或不需要自己做。——管理学泰斗德鲁克先生 换句话说,你只需要把精力放在20%的重要事情上。 所谓4D就是 Do,做 Delegate,委托 Delete,删除 Defer ,推迟 重要的事不能被拖延,不重要的事可以拖延。 哪些是没必要做的,就删除; 哪些是他人可以做的,就委托; 哪些是将来需要做的,就推迟; 剩下只有自己近期需要做的,就排序执行。 你整理事件后就会发现,原来很多可以删除、委托、搁置的的事情,你都做了,反而没有完成那20%需要排序执行的重要事件。 03:
透过工具锻炼思维 我始终觉得,使用的工具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就像拿叉子的原始人与拿猎枪的现代人思维不一样。所以,选择一个优良的工具,无疑在出发上已经领先于普通工具。在时间管理中如何选择工具呢?有三个条件: 简单,高频, 有效。 简单,是保证容易上手。 高频,是保证经常使用。 有效,是保证对你有效果。 回过头看一看,番茄钟、清单、日程表、笔记本,是不是都满足这三个条件。等你准备下载一个App时,可以参考这三个条件! 这里提醒一点:App仅作为工具,既然是工具,必然要有使用的主体。而这个主体就是人,没有人的使用,一切免谈。 04:
一次只做一件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我们日益沉迷于同时处理很多事情,误以为这是高效率,这是灵活。 我们边工作边聊微信 ,边吃饭边查阅邮件,边开会边看手机。 但,你有没想过: 你聊天的内容会打断你的工作思路! 你查阅的邮件会影响你吃饭的心情! 你开会时看手机可能会错过会议的重要信息! 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专注是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 对于工作,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想同时抓住两条兔子,到头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当然这里强调是工作状态,放松的生活中不必严苛,边听歌边聊天也未尝不可哈。 05:
身体是能量的储蓄站 身体就像电池,续航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你给它充了多少电。 日常充电的事情有:睡眠、吃饭、运动、冥想、闲聊、散步... 日常放电的事情有:出行、思考、谈判、开会、刷手机... 至于熬夜、通宵、醉酒、吵架这些是漏电,而且速度非常之快。 不要等到电池只有10%才想起充电,那已经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了红色警告!尽早充电,让电池始终保持绿色! 06: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你能回想起昨天的事,但你能回想起去年昨天的事情吗? 若你当时有记录,就可以! 大脑就像CPU,大脑的高级功能是思考,低级功能是记忆。 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在用大脑的低级功能——记忆。 多少次,你尴尬的说:"不好意思,我忘了"。 事实上,硬盘才是记忆的工具!纸、笔记本、软件等可以充当硬盘 。 你需要不断把想法和事件写下来,然后去看,通过看你过往的记录,来记起发生的事情! 这两年,我养成了记录的习惯,从2016年9月30日,写下第一篇晨间日记,到现在共写了524篇。 刚开始2016年,我还没有认知记录的好处,写晨间日记是断断续续,但后来认知到好处后,下决心写,虽然有特殊情况中断过几天,不过,我也走过来了不是么。 写了1年多,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竟然可以知道过去一年前的今天,我做了什么事,走了哪些弯路,有哪些收获。 我可以去复盘我的价值观、原则、选择、目标,这简直就是一部个人反思宝典啊! 而我却根本不必记忆,想起来去翻看即可。 强烈建议大家去做记录,做记录不断打磨自己的原则,是避免遇事乱纠结的好办法。 07:
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 很多人喜欢把"还没准备好""我做的还不太好"当成不开始的借口。 其实,这也恰恰说明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希望做的好再去做,是典型的表现型人格。 但是,你不去做,怎么会做好? 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的很好。跌倒了再站起来就是了。 当初学滑冰,由于我胆子还挺大,敢尝试,摔的也多,但学的很快。 相反,那些胆小的同学做事小心,摔的少,但等他会的时候别人已经是高手了。 生活中的开始,根本不需要冒摔伤身体的风险,只不过会面临一些小打击而已。 先开始,无论做的多烂,然后一步步改进,终会有好结果。 08:
保证严谨但不失灵活 时间管理是严肃而认真的,但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死板的执行。 你需要写下事件清单,但写下的事情不一定今天都能做完,今日待办从来都是伪清单。 而事实上,写下的事件只要优先去做重要的事,即使最后今日清单上的事情没做完,也不要紧,明天继续做就好。 特别是遇到突发情况,计划被迫中止,心态要摆正,做完紧急的事情,继续做就是了。 不要因为今天没做完就觉得自己拖延,只要把重要事情在deadline之前做完就不算拖延。 09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这句话最早出自苏格拉底。我们所见到的时间管理著作无一例外提到它: 从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56年的时间记录反思到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时间统计反思; 从《搞定2》的每周回顾指南到叶武滨老师《善用时间》的晨间检视; 大师们已经为我们说明,不断对自己做过的事和要做的事进行反思,可以不断加深记忆,达到自己的目标。 10
一个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远 一个人走路,速度由自己控制,可快可慢,但人终究会犯懒。 而一群人走路,大家丝毫感觉不到走路,因为大家说说笑笑,即使有不想走的人,也会"不得不走 ",因为大家都在走! 这里,不得不提易效能的小组文化: 班级自治,教练带领,群体践行,分享干货,互相鼓励,做得非常棒,想不进步都难! 11
慢以致远 短跑与长跑比较而言,一个速度快,距离短。一个速度慢,距离长。 长跑运动员能跑马拉松(42.195km),甚至是100km!而短跑运动员却不行。 生活从来都是马拉松,甚至更长。 这个阶段落后,没什么,继续跑就是了。 不是有句话说"我比不过你,但我可以耗死你么"。三国时期司马懿不就耗死诸葛亮了么。 去年,我也是用慢以致远的跑步心态,突破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半马,非常开心,并参加了2017年广马,也认知到了知道和做到的差距。 从此,放下浮躁的心,淡定地践行。 12
爱非坚持 我们的工作本质上是拿自己的时间换钱。 对于喜欢做的事,不给钱我也会做。 而对于不喜欢的事,即使给我钱也做得未必开心。 经过1年多的挣扎,我现在爱上写作了,有种表达的冲动,真的不给钱,我也愿意去做。 我们的体验是不要总是苦哈哈地喊"坚持",臭烘烘地装"努力"。当你爱上一件事时,坚持根本不存在,你会不由自主的去做! 你爱上一个人,会不自主的去想他/她的一切; 你爱上跑步,就忍不住穿上跑鞋,工作再累也要去跑,即使花钱也会去跑; 你爱上工作,工作能带给你成就感,你就非常想去做,有时候你都觉得休息日是多余的! 特别注意 以上提到的种种理念,你不可能一下子都做到。 不是不相信你,而这是宇宙的规律。 人都有迫切改变现状的冲动,这显然是很困难的。 你的现在,源于过去的积累。 你的几个星期的努力怎么可能撬动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 "慢慢来,不要急"。 这是叶老师跟我说过的话,后来想想,这也是个人成长的六字真言。 真正的学习是在行动之后。 下一步,你打算么做? 留个言,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