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正月初一和农历正月初一是同一天。藏历年是流行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过年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添置新衣,打扫房间,购办年货,制作各种过年的食品。除夕之夜,藏族同胞和其他民族一样,有祭神、祭祖的习俗,许多人家除了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还供奉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供品很丰富,有油炸果、橘子、葡萄干、核桃、砖茶、糖果、糍粑和羊头等。 藏历新年这天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天蒙蒙亮,各家主妇就到河边背回洁净的清水。家人洗漱完毕,主妇端起盛有糍粑、红豆,并插有青稞穗和用面捏成的羊头和牛头的斗形器物,向全家祝贺吉祥如意。每人从中抓起一点儿糍粑,向空中抛撒,以示敬神,接着也品尝少许,孩子们恭祝母亲安康。之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麦片"土巴"和用酥油煮的人参果,并互敬青稞酒。小孩子们则跑到帐篷外面燃放鞭炮。 初二,藏胞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见面时的第一句话总是互祝吉祥如意,有的还要互献哈达。客人来访,主人会拿出各类果品、牛羊肉、青稞酒盛情款待。宾主频频举杯。畅叙亲情、友情,通宵达旦,尽欢方散。 初二还是年满17岁的藏族姑娘举行成年礼,俗称"上头"的日子。这天,她们要梳10条以上的小辫子,配戴各种饰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节日期问是年轻人最快乐的日子,他们成群结队地去看藏戏、唱山歌、跳舞,参加赛马、射箭、摔跤等各种比赛。一些藏胞还喜欢三五好友或全家出动到"林卡"(公园)游玩、野餐、跳锅庄,更增添了浓浓的过年气氛。 到正月十五,新年接近尾声。藏胞纷纷来到拉萨和西宁等地参加酥油灯花会,艺人们用酥油捏成各种人物、花木、鸟兽等形状,其中不少取材于传说中的天竺国和佛经故事,十分别致,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此同时,寺庙中还会举行传召节。它是1409年由黄教始祖宗喀巴发起的一种祈祷大会,在传召期间,拉萨三大寺院以及外地的一些喇嘛都聚在一起举行宗教活动,并考"格西"学位。"格西"是精通知识的意思。 考试中榜上有名的将被授予高级学位,受到人们格外的尊重。 节日名称:藏族藏历新年。 节日时段:藏历正月初一。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公元7世纪时,松赞干布建众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朝中央政府在吐蕃地区建制驻军,分封文武官吏,西藏地区自此正式纳人中国版图。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藏族人口数为541.6万。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三种主要方言。藏文系参照梵文某些字体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制,经过三次修订发展而来,为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通用至今。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不少节日均与宗教有关。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很多至今保留比较完整。 藏历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公元1027年开始的。据文字记载,公元前一百多年西藏便有自己的历算法,称为苯教历法。以后,随着藏地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藏族历算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宋代开始,藏历与农历逐步统一,到了八思巴的萨迎王朝统治全藏时完全成熟,过年的仪式也固定下来,一直沿袭到现在。藏历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纪年。例如,2005年称作木鸡年,2006年称作火狗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家家户户除置办年货外,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糟把,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棵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两寸长的青苗。为展示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热情,各家妇女会精心制作一种酥油的面食,名叫"卡赛",有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除夕这天要打扫卫生,给窗户门嵋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蟠,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的符号。人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用面疙瘩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谁吃到什么就表示此人来年的命运和心地怎么样。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大年初一这天,藏民一般都闭门谢客。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开始串门拜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街头和村子里,人们还举行群众性的歌舞和藏戏演出活动。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