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冬至大似年


  冬至,在古代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由于冬至的日期和时刻比较容易测定,所以我国古代历法曾以冬至作为判定季节的标准并作为历元,其他季节,依一定法则,由冬至推出。我国位于北温带,冬至时中午太阳位置最低,日影最长。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以后,进入最寒冷的季节。
  俗话说"冬至大似年",古人一直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据说先秦君王每逢冬至便接连五天不理朝政,在内宫听音乐。汉代的皇帝继承先秦天子的遗风,冬至之日也在宫内听八音。汉朝以后,人们也一直把冬至作为一个特定的节日来过。宋朝有"冬至三H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日肥冬瘦年,互送节物。"
  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明代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己巳年)以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冬至节都是很热闹的。
  己巳年"土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清军俘虏)后此节顿废。但此后,民间一直还在过冬至节。
  民间的冬至习俗也很丰富,"冬至馄饨夏至面"是有讲究的。古代历法家常将历法中的上元积年与想象中的宇宙开辟时代相联系,宇宙是由混沌状态演化而来的,而上元积年的元H都始于冬至。所以,冬至吃馄饨,含有纪念宇宙开辟的意思。
  历代统治者在冬至这一天都要祭天。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圜丘就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圜丘由三层汉白玉石砌成,每层石块的块数均为九的倍数,以象征天为阳数。
  读者也许不能理解冬至为什么要祭天。阳为天,阴为地,冬天寒冷阴盛,应该祭地呀。古人却不这样认为,夏至虽阳气达到极盛,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冬至虽然阴气达到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故自夏至开始代表阴,为地;自冬至开始代表阳,为天。所以,明清时,夏至于北京地坛方泽祀地,冬至于天坛圜丘祭天。
  旧日的种种习俗,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躲进了典籍和野史之中,如今只留下一些有关冬至的民谚,如"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至后,卖牛去买被。"意思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在农历月初,这年冬天就暖,如果在月末就冷。再如说"晴前冬至落到年。干冬至,邋遢年。"这是以冬至这天是否下雨来预测当年的旱涝。这些谚语只能说是老百姓的经验总结,反映了人们的某种认识,至于科学不科学,还要做深入的研究。
  其实,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冬至并非节日,它像夏至一样,是寒冷或炎热时节到来的标志,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古代官家、民家则都很重视它,把它称之为"亚岁",像过年一样去庆贺。因为它并非一般的节气,在季节变化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冬至是位于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节。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余时间,太阳的位置在两者之间变化。因此,夏至是北半球太阳位置最高的时节,冬至是北半球太阳位置最低的时节。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与照射地面的角度有关,所以地球有寒暖的变化,夏热冬冷,但是地面有较大的热容量,在寒暖变化时,有一个积聚和散发热量的过程,不过对于北半球来说,冬至这一天虽然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最少,实际却不是最冷的时节。一般说来,冬至以后一个月的时候最冷,而冬至这个时刻,阴气确实已达到极盛,自此以后,阳气开始上升,阴气逐渐下降,白天逐渐增长,俗谚曰"吃了冬至饭,巧女多使一条线"。阳气上升,故值得庆贺。在民间,不少地方有过冬至的习俗,时间于每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者二十三日。
  俗话说:冬至大似年。历史上,各代皇帝大都在冬至节到太庙"薪新",用新黍米做食品祭祀先主,以求其能够长时间做统治者。
  据史载:先秦君王每逢冬至均不过问国家大事,听五天音乐,老百姓也在家里作乐。汉朝皇帝这一天也在宫内举行音乐会,同时进行又日暑、核历法、算阴阳。东汉时从上至下盛行臣子向尊长"献鞋袜"之风。明代则时行相互拜贺之风,其规模仅次于春节。民间多上坟祭祖,大家族还要在本族祠堂行祭祖礼和集体进餐吃"老坟饭",新县人谓之祭"冬至祖"。古有春祭日,秋祭月,冬祭天,夏祭地的风俗,祭日祭月的观念容易理解,而祭天祭地的观念则往往被误解为夏天炎热阳盛、冬天寒冷阴盛。夏至虽阳气达到极点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冬至阴气虽然达到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自夏至开始代表阴,为地;自冬至开始代表阳,为天。因此,韩愈《昌黎集·明水赋》说:"或将祀圆丘于玄冬,或将祭方泽于朱夏。"这就是明清时夏至祭地,冬至祭天的来历。在民间,也都有于冬至祭祖的习俗,据《四民月令》记载,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相同。
  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师长、老人拜年。
  近代河南人过冬至节,行祭者已不多,一般在节日这天吃顿饺子为庆,俗称"捏耳朵"、"安耳朵",此俗传说源于医圣张仲景。相传,在汉朝末年,河南南阳的张仲景,从湖南长沙告老还家时,正遇上个大雪天。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一些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张仲景回到家里,登门求医的人很多,那些官宦人家,那些豪绅巨户,那些富得流油的生意人,把他围个水泄不透。可是,他没有被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家动心,心里总惦记着那些冻坏了耳朵的穷乡亲。他叫家里人在南阳东关搭了一个医棚,盘了一口大锅,在冬至这天开张,给乡亲们舍药治冻疮。这药就叫"祛寒娇耳汤"。他先把羊肉、辣椒和祛寒药物在锅里一煮,把煮熟的羊肉切碎,包成耳朵一样的"娇耳",再放到那个汤里煮熟,分给乡亲们吃喝。天天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儿。乡亲们的耳朵疮伤都治好了。后来,张仲景死了,人们每到冬至这天,就想起了"祛寒娇耳汤",就想起了张仲景。为了纪念这位关心穷人疾苦的医生,每年到冬至这天,家家都要包一顿"娇耳"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间这一习俗。谚有"冬至不吃饺,冻掉小耳朵"。还有的以冬至是否吃饺子测算来年收麦时的气候,说"冬至不过冬(吃饺子),打麦扬场没有风"。河南淮阳一带,过冬至节新媳妇不能外出走亲戚,在外地工作者也要回到家里,传说新媳妇不在婆家过冬,会伤害公公,称"不过冬,死公公"。这颇令人发笑。要限制媳妇的行动,总是要找一些危言耸听的理由,胆小人过日子不像踏在薄冰上才怪呢。
  河南民间把吃饺子的风俗归源于张仲景,其实是后加上去的新内容,追溯历史,冬至的传统食品是馄饨,故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载有"冬至馄饨年忧托"之说,就是馄饨和年糕是冬至和元旦的传统食品。宋《乾淳岁时记》有冬至吃百味馄饨的记载,所谓百味馄饨,就是在一个盒子里做出十数种不同馅的馄饨。这种吃法无疑是对富贵人家而言的。
  那么,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馄饨呢?清《燕京岁时记》说:"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看来,冬至吃馄饨象征天地变化之形。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宇宙是从原始的浑沌状态中变化形成的,东汉张衡《灵宪》说:"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寞冥默,不可为象。··一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道干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这里就载有混沌的概念。三国时徐整的《三五历纪》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这就是鸡卵浑沌之象的来历。因此,冬至吃馄饨,有纪念开天辟地伟大功绩的意义。
  那么这个纪念日为什么设在冬至呢?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常以冬至为历元。而历法中的历元,古人又常常喜欢设立上元积年。那一年的冬至时刻,就往往被看作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是天地开辟之时,这就是把冬至当作天地开辟的纪念日,在冬至吃馄饨的原因。据史料载,古时候的饺子曾叫作"馄饨",据三国时魏人张辑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称为"馄饨"的食品了。《辞海》中注解馄饨,说是"一种面食。亦作‘馄饨’。用很薄的面片包馅做成,形如耳朵"。雀龟图注:"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开如僵月,天下通食也。",可见在北齐就有了类似今日饺子的食品了。近年的考古中,还从新疆地区发掘出土的唐代墓葬里,发现木碗内饺子遗存,形状如现在的饺子。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冬至吃饺子与春节吃饺子的意义不同,前者为纪念开天辟地的伟大功绩,后者则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今日冬至节的标志,主要是吃饺子,其他就没有什么活动了。
网站目录投稿: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