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感觉自己不是后浪更不是前浪还有其他选项吗


  最近《后浪》刷屏了,在社交平台和地铁里听到不少人吐槽,说《后浪》里展现的年轻人的生活太小资太放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高空跳伞挑战生命极限、电竞夺冠享受热血青春、穿着汉服在闹市里舞蹈……这样的生活确实很美好,然而仿佛与我无缘,难道自己是一个"假后浪"?
  01、他们成为了前浪,甚至巨浪
  《后浪》毕竟是商业广告片,有其背后的商业目的和适度夸张的成分。实际生活中的90后到底是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中的"后浪"呢?
  我身边很多90后同学同事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公司已经发展到中层了,总监、副总监、资深工程师,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已经走上创业之路,自己当上了老板。可以说他们都是"后浪",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建立形成了一定的地位和个人影响力。
  至于1992年出生的李佳琦、1990年出生的李子柒,一个是直播带货达人,一个是乡村美食博主、中国文化的名片,已经不能用"后浪"来形容了。两位90后的成就已经超过了不少"前浪",称他们为"前浪"或"巨浪"不足为过。
  这几天有一位95后中国人在世界科学界掀起了一股"巨浪"。他就是出生于1996年今年刚刚24岁的中科大10级少年班校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曹原,这位年轻的博士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连发两篇石墨烯论文。而早在两年前也就是2018年3月5日,《自然》就在网站连发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重磅石墨烯论文。曹原也因此成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
  普及一下,《自然》(Nature)与《科学》(Science)、《细胞》(Cell)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科学期刊",能够在三大期刊上发文是无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02、我只是小水滴
  可能有人要说,李佳琦、李子柒、曹原毕竟是凤毛麟角,他们是百万里挑一的人物,不具备代表性。
  在供职单位走上中高层岗位?也不见得每个90后都能实现,更多时候还是在为房租、生活费、谈恋爱经费挣扎,至于买房买车,如果不啃老似乎遥不可及。
  例如28岁的大连小伙蒋文强,疫情期间误入武汉,他压根儿没想过要当志愿者,但是为了生活他毅然去了武汉第一医院,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干着收发饭盒、清理隔离病区各种垃圾的工作。他的防护服上写着"大连"两个字,不管病人还是医生,都亲切地管他叫"大连"。由于干活认真负责,而且热情活泼,他在病区很快成了"红人",继而更多媒体的报道,又很快让他成了一名抗疫"英雄"。
  疫情期间类似大连小伙这样的年轻人很多,他们有的是误打误撞留在武汉从事志愿者工作,有的是主动请缨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大部分人都是非常平凡普通的,在供职单位也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基层员工,他们称不上后浪,更称不上前浪,他们就像小小的"水滴"。
  如果没有这些"水滴"的默默付出,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再牛,也拯救不了疫情。
  其实,放眼全国,更多的年轻人可能只是平凡的"水滴",但是"水滴"不等于青春就无光无色,不等于一生就碌碌无为,没有水滴何来浪花?没有"水滴"的默默支持,哪有李佳琦李子柒的大红大紫?没有"水滴"的无私奉献,哪有防疫抗疫的胜利?
  就像《后浪》里描述的新时代青年,"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平凡的年轻人,如你如我,也许称不上"后浪",但同样拥有这股"后浪精神"。
  无论前浪还是后浪,都是由"水滴"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李佳琦不是天生就会直播卖口红,拿破仑不是天生就会当将军。"水滴"是浪花的基石,浪花是"水滴"的升华。
  03、不停奔涌,才有大浪
  正如《后浪》视频里说,年轻人拥有选择的权利,更年轻的身体,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的确,相比父辈而言,伴随着改革开放、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95后,还是拥有很多自由发展的选择权的。虽然除了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大部分90后95后的生活还挣扎在生存线边缘,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道路,毕竟可以自如选择。工种不适合可以换个工种,工作不开心可以跳槽换老板甚至休息大半年,不愿意给老板打工可以自己成立工作室或开公司。工作后也可以继续考研或出国深造,城市呆得不如意可以换一个城市。可以不买房,也可以不结婚……这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
  习主席今年五四青年节前说过,"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无论是水滴、后浪,还是前浪、巨浪,都是社会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才会有多大",只要时刻保持"奔涌之心",再小的"水滴"也一定有机会成为一朵朵浪花,因为大时代的河流一直在不停地流动。
网站目录投稿:芷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