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走亲戚"是我们鲁西南地区的一项常规活动,也是华夏民族的一项传统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讲,节后走亲戚就是到亲戚家给长辈"拜年";就特殊意义而言,它是感恩老人、增进亲情的一种手段。 各地风俗不同,年后走亲戚的顺序也大同小异。一般情况下,走亲戚的时间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天走一家。有的家庭亲戚多,十五前走不完,可以持续走到农历二月二。 走亲戚按照关系亲疏讲究严格的顺序。大年初二这一天最重要,女婿首先要带领妻子儿女去岳父家走亲戚,并挨家给妻子的同族长辈拜年;然后依次是初三去姥娘家,初四去姑家,初五去姨家,姑、姨姊妹较多的,要分别走。 走亲戚需要带礼物。女婿初二去岳父家可象征性地带些礼物,因为年前已下了"年礼",年礼通常包括四大件:猪肉、鲜鱼、酒、茶叶,去其他亲戚家的礼物也要提前准备好。在那些缺吃少穿的年代里,去普通亲戚家通常拿"三样礼":5斤馒头(20个)、2斤挂面、2条饼干,装在一支竹篮里,号称"篮子头"。即使这样,亲戚家通常也不用这些礼物招待客人,因为要留下来循环走下一家亲戚。尽管礼物寒碜,但老人们常说,没有这5斤馒头,两家就没关系了,亲戚也就"断路"了。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富了,走亲戚的礼物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先是将原来去普通亲戚家的"三样礼"变成了酒、猪肉、点心等,亲戚家有孩子的还要拿箱牛奶,老人年纪大的还要买些补品;下年礼也不再是"四大件"了,而是直接拿"干礼"(现金)。 亲戚家要热情招待客人。招待三年内刚结婚的女婿,丈人家通常要摆"四八酒席"(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四碟凉菜、四碗小菜、八碗大菜,通常以鸡、鱼、丸子、肉为主,非常丰盛,同时还要请妻子的表哥、表弟作陪,三年以后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现在"四八酒席"也不摆了,通常到附近城镇的高级饭店里预订一桌酒席。 招待普通客人一般根据人数多少,少则制作六个菜,多则十个菜,取其"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用盘子或大碗盛装,大多数原料是年前备好的,下锅一热,端上桌就吃。菜虽然不是很丰盛,但酒却是必不可少的,先前是去门市部打二两一小壶的酒,只给客人喝,后来发展到四两,现在不缺钱了,人人都可以开怀畅饮。亲人们围坐一张圆桌旁,三杯酒下肚,话就多了起来,或交流一下自已一年来的收获,或天南海北,扯一扯自己的见闻,酒不醉人人自醉,其乐融融。 走亲戚需要交通工具。上世纪六七年代,还谈不上交通工具,都是一家人步行,好在亲戚家都不远,近的三里五里,最远的也就十里八里,当天打能打个来回。八九十年代,有了自行车或摩托车,走亲戚方便了不少。近几年来,大部分农村家庭也买上了的小汽车,走亲戚更方便了,但喝酒的少了,不在亲戚家吃饭的多了,与亲戚的感情似乎也淡了。 走亲戚少不了孩子。有的孩子从大年初二开始就跟着大人走亲戚,少则四五家,多则十几家,一家也不落。我小时候就特别愿意走亲戚,主要原因是哪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回肉,走亲戚可以吃点好东西,另外还可以得到一笔数额不大的"压岁钱"。大人通常都愿意带孩子走亲戚,亲戚家也喜欢孩子造访,尤其是老人,更愿意看到孩子一年多发生的变化,在与孩子的嘘寒问暖中,平添了不少欢乐。 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也不在乎亲戚家给的哪点"压岁钱",因此他们宁愿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也不愿意走亲戚,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家长的注意。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完全可以利用走亲戚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家族观念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已从哪里来,根在哪里,引导孩子体会浓浓的亲情。同时,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走亲戚,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礼节,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