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的财经数字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涉及亿万民生的经济现状与经济预期。GDP就是这样的数字。 毋庸置疑,过去10年、甚至30年来,中国的GDP都是高速发展的。然而,当GDP成为举国上下力争死保的指数,成为各地官员政绩优劣的 标准时,负面的效应反倒越来越多了。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物价高启,失业率上升,国民的生存状态反而变差了,幸福感也降低了。那个高高在上的GDP指数就此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 2014年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召开的全国两会,历史性地将GDP飞转的车轮加上了刹车片。因为他们已懂得,越开越快的汽车,如果没有刹车功能,注定是要翻车的。李克强总理将2014年的GDP增长,定在了这样一个数字:7.5% 10年GDP曾创造"中国奇迹" 过去10年来的中国,GDP是以极高的斜率增长的。2002年至2011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0.7%,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率仅为3.9%左右。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刚刚突破10万亿元,2011年,这一数字已逾47万亿元。也就是说,10年来中国GDP增长近4倍。根据2011年初公布的2010年经济数据,中国以58786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实际上,再往前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我国经济就一直处于持续、高速的增长之中。中国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4万多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2075.4亿美元,在世界各国中的位次由第102升至第2;到2009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3992亿美元,是排第2位的日本(9970亿美元)的2.4倍。2008年,中国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和主要农业产品的产量都居于世界的前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均列世界第一;发电量、油菜籽列世界第二。另外,中国的汽车、计算机、移动通讯手机的产量都已达到世界第一。 30多年来中国经济稳健前行,交出了令人瞩目的"中国答卷",也创造了惊艳世界的"中国奇迹"。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了一轮高增长周期,2007年GDP增长率更是达到14.2%的峰值,投资和出口拉动是此轮增长周期强劲有力的双引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了一揽子刺激计划扩内需、保增长,经济增速实现了"V"形反转,重新回到两位数平台,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达10.4%。 GDP高启之下的"不幸福感"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高启的GDP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诸如对环境的破坏效应过大、财富累积效应偏弱、产品质量效应堪忧、就业带动效应很小、收入分配效应较差等等。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尤其是2012年以来,国内企业利润增速下滑,对外贸易持续萎缩,信贷需求不足,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模式面临着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有限的资源都难以支持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是以年均增长4.8%的能源消费支撑了年均9.4%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日益稀缺的有限资源将难以支持这种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 此外,由政府主导的"高投资、高速度"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不健康的增长模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国家追求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我国"重投资、轻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难以做到这一点,而且还会对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国民经济长期保持高速的增长,但同时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又得不到明显提高和改善的话,则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并且对改革的支持也会不断下降。 持续高速增长的GDP也没有给就业增速带来好处。与GDP增速相反,我国的就业增长速度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91-2009年,我国的就业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0%。就业增长速度的下降,造成了城镇失业率的不断上升。1991-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7%,而2001-2009年则达到5.0%。自2003年以后,我国每年的城镇失业登记人数都在800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都达到4%以上。大量的失业,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给失业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也许,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GDP高启之下国民日益增长的"不幸福"感的所在。中国经济,再也不能好大喜功。给GDP减速、换档、降温,已是当今摆在新政改革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保持7.5%左右的"中高速" 在这样的背景下,刚结束的2014年全国两会确定的核心数字就显得与往年不尽相同。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把今年的GDP增长数字定在了"7.5%左右"。李克强指出,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强经济"。不片面追求高速度,更不片面追求GDP,确定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划出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以改变和引导整个社会预期。 早在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作经济形势报告时就曾说:"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已从原来的高速进入到了中高速阶段。什么叫中高速?我认为,7.5%左右,或者7%以上就是中高速。所谓‘中,是和我们过去比较。过去是两位数增长,平均是9.8%。7%以上、7.5%左右就算中速了;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仍然是高速。而且我们测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均增长速度只要7%就够了。这样,有利于各方面用更多的精力来调整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加强节能环保,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留出可持续发展空间。" 除了GDP,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还有另外几个数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李克强总理直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多变革将让GDP增长更有潜力 与新一届政府对GDP预期的"降调"相比,多项革命性的体制层面的改变无疑让中国的经济前景变得更具乐观和吸引力。实际上,无论是从行政体制改革,还是多项经济体制改革举措上看,今年全国两会传达的思路都是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行政体制改革,是本届政府上任伊始从上而下进行"手术"的第一个动作。政府更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而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则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在广受关注的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本届政府提出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 此外,伴随着单独二胎、养老产业以及城镇化等新政策的出台,新的消费热点正在一步步培育之中。仅仅一个单独二胎政策,在全面实施后5年内,预计会新增新生儿750万,这将拉动上万亿元消费。我国的养老产业到2030年规模也将高达20万亿以上。 一系列务实进取的变革,无疑给各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这场新政变局之下,中国经济将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和能量,并势必传导并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