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历史的朋友,想必都好奇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会有嫡庶之分呢?而且古人的嫡庶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虽然都是一个父亲所生,但嫡子和庶子的待遇有时候是天差地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实古代的嫡庶之制是一种非常严密的宗法制度,其核心意义是为了保证嫡长子拥有继承的权利,而庶子只能被封为诸侯、大夫等,这种制度在封建时期有利有弊,但长期来看确实是一种能够保证政权稳定交接的办法。 刻入骨髓的嫡庶观念 在这个古代,嫡子、嫡女与庶子、庶女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古人的嫡庶观念远远比电视剧所表现出来的还要更加的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说是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拨不出去的。这种观念体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古代人眼中,嫡代表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为正妻所生,孩子妈是一家之主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来的;除此之外,嫡还是这个孩子身份尊贵的一种象征,直接体现在日常的吃穿用度、丫环配备上,还体现在外出所受的尊重程度上,甚至还决定了孩子日后的婚姻大事是和怎样的人完成,最重要的就是决定孩子日后是否有继承权。可以说古代人的一生完全系于从哪个肚子里出来。 外出聚会的时候,年轻公子小姐们爱做那些个赏花呀、吟诗呀,还有作画等风雅的事情。在这样的聚会上,庶出的孩子多是不会和嫡出的公子小姐在一起的,在嫡出的公子小姐眼里,庶子庶女是上不得台面的,眼界小,身份低微,只配和别家的庶子庶女玩在一起。这不仅仅是在嫡出孩子眼中是这样,在世人眼中可以说都是这样,在皇族中体现得尤为深刻。 皇族中,皇子们选妃必须选择世家大族的嫡女为皇子妃,甚至侧妃都可能是大臣嫡女;反观那些庶子庶女身份太低,连嫁个好人家或娶个好姑娘都不能由自己决定。就像《知否》中墨兰婚配时盛纮说的那样:"人家便是太太生的如兰人家都未必瞧得上,何况是你一个妾室生的庶女。"这可真是从哪个肚子里出来,就决定能过怎样的一生啊! 除了这些方面外,嫡庶最大、最直接的差别就在于嫡子享有家族直接继承权,而庶子则被排除在外,哪怕你先出生,是长子,也不可能比得过正妻生的嫡子。 《吕氏春秋》中记载这个商纣王继承大统前发生的嫡庶之争的事情,里面这样说道:"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不是王后生的,哪怕你是长子,在继承王位之上也没什么用处。可见古代人的嫡庶观念简直是深入骨髓了。 嫡庶观念的由来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很疑惑了,古人这么严重的嫡庶观念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这要从周王朝的宗法制度说起。在宗法制度中,核心关键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它是为了树立继承秩序,防止骨肉相残的1个保护性制度,不过万事有利有弊,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延展出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所有嫡庶不公。 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正妻生的嫡长子拥有绝对的继承权,而嫡长、嫡长,是要先嫡后长,发展到后来,就成了"立嫡不立长"。要是小妾抢在前头生了长子,也没事,就等着正妻生下嫡子,才确定继承人。 这种观念最开始只是皇族中比较盛行,到了后来,民间的世家大族也觉得皇族的这个做法很好,免去选继承人的麻烦,也开始接受这个"嫡庶观念",自此,嫡庶观念在人们脑中生根发芽,难以剔除。 嫡庶之分的好处 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得,更何况是同一个父亲的兄弟姐妹,就完全没有必要分嫡庶了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除去这兄弟情分,就说皇太子需要立嫡这事儿吧,那万一嫡子无才无德,甚至是个傻瓜呢?难道一国就交在傻子手里吗? 嫡子制度虽然防止了"兄弟相残",但是也变相的加大了一个家族、王朝消亡的几率,几个孩子选一个优秀和笃定上天给的一个儿子优秀,显然前者更利于家族兴旺。 因而,嫡庶之分从家族兴旺的"概率"来看,是"弊大于利",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