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部门预算细化、国库集中支付深入、非税收入改革、公务卡结算方式的推广使用、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等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课题。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首先要营造规范的财务管理环境。营造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各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监督到位、惩防并举的环境下,公开、公正、公平的运行。如何通过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防止财务风险,严格内控纪律,提升管理水平,是当前面对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所以有必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控制度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相应目标,也是事业单位管理、控制自身财务的关键,并且能够为事业单位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为了改善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提高日常事务的管理效率,需要积极吸收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转变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现存的不足之处,便于内控制度能够更加完善以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二、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意识相对薄弱而且内控工作执行相对滞后 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管理活动。现实中,有的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错误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员工没有意识到自己即是劳动者又是管理者,也是参与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心的缺失,使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内部监督机制无法得以落实。致使内部控制停留在"内部牵制"及"内部会计控制"层面。其次,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一般不参与单位业务活动,发生经济业务时无法结合业务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职能根据领导指示处理经济业务,起不到财务管理和资金控制的作用。 (二)内控制度不全 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为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多障碍。有的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么照抄照搬,不切实际,要么根据单位现在的工作实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章可依、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起不到根本的约束作用。另外,单位本身有内控制度,但并不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使得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三)内控制度相关人员素质低 财务人员素质水准较低,对内控制度认识不透彻,意识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盲目听从上级领导指示,不能起到部门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作用,导致内控制度难以有效发挥。 (四)内部监督工作不足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起到重要作用。内部监督不仅是贯穿于不相容岗位、职务之间,而是在于各项岗位职责得以落实的全过程之中。有的管理者错误的认为,内部监督仅是内审、纪检监察的事。致使内部监督仅局限于"事后检查"。有的,不注重内部监督机构建设,内审、纪检监察等部门缺乏独立性,缺乏专业胜任能力。致使形同虚设;查而不纠、姑息纵容,致使内部监督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失去内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措施 (一)提升自身内部控制意识,并加强会计队伍建设与管理 首先,事业单位管理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制度建设,应提高领导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改变陈旧观念,自觉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 (二)制定合适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和明确会计岗位职责 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适合的会计制度建立,能更好的明确本单位会计岗位之间的权责,有利于明确单位的财务支出与核算。事业单位收款项目,支出分类项目较多,政策性强,对各收、支项目需要准确地核算和反映。 (三)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保证内部经济活动能够按预期目标稳定有序地进行。单位在制定制度是应充分考虑本单位实际,做到制度切实可行。加强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特别是物资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对外投资等;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制度建立后,要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和完善,尤其要适应于内控的变化,忌流于形式,不能一劳永逸。 (四)明确单位经费的审批权限,加强对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和授权批准的控制 我们有必要保证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财务人员对每一项经济业务要严格把关和审批程序,对不规范和违规的审批要拒绝办理。 (五)加强财产保全控制和内部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财产保全制度。财产保全控制是对财产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事业单位人员往来多,且单位部门交错较多,各项办公电器及易耗品也多为公用,物品也大多无专门人员管理。财产保全控制难度较大。加强内部控制也对单位财产保全控制提供很大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还需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 (六)加强内控制度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制度是内控制度的保障,通过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能够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事业单位应当设立有效运行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其工作能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单位领导与其他财务人员都应积极配合内审部门,同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保障。 总之,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安全,是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有条不紊、健康的进行,给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