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蒙学读本。一卷。南朝梁周兴嗣撰。约成书于梁大同年间。 周兴嗣,字思纂。生年不详,卒于梁普通二年(521年)。陈郡项(今河南项城)人。南朝梁著作家。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官至给事中。著作甚多,有《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住职仪》等百余卷。 该书为古代最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之一。据史书记载:梁武帝为了教他的儿子识字,派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出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让周兴嗣组织条贯,编成韵文。为了完成皇帝的托付,周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经过他一夜天才般的加工,一千个杂乱零碎的字被组织成了构思精致、对仗工整、宛转有致的千古妙文。 全书一千字,无一重复,四言谐韵,共二百五十句。内容包括天文、史地、动植物名称、农业知识、道德规范,还吸收了不少民间成语、谚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切于实用。特别是其中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宣讲,成为该书特色,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千字文》问世之后,人们竞相仿作,代不乏人,企图通过组织驾驭一千个汉字以一展才华,但均不能动摇周作的地位。后世广泛用作蒙学教材,与《三字经》、《百家姓》齐名,合称"三、百、千"。 后世较重要的续编本、改编本有:宋代侍其玮《续千文》、葛刚正《重续千文》,明代周履靖《广易千文》、李登《正字千文》,清代何桂珍《训蒙千字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