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办公室微腐败现象分析


  【摘要】办公室里的"微腐败"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大祸害"。本文分析了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微腐败",指出其因,分析其危害,为办公室人员营造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提供警示和借鉴。
  【关键词】办公室;"微腐败";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惩治腐败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办公室工作人员虽然是看似"人微言轻",但是其工作事项与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接触的都是敏感事项、利益相关,一旦小心思收不住,小权利管不好,必然会导致形形色色的微腐败现象,影响单位形象和人员士气。
  一是利益索要式的"微腐败"
  作为"微腐败"的典型表现形式,"吃拿卡要"式"微腐败"主要是指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资金分配、福利保障、审批事项等关键环节,滥用职权侵害基层切身利益的腐败行为。近年来,上级对基层建设各项政策倾斜较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然而随着投入的增多,一些与项目相关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理想信念弱化,党性观念淡薄,利用手中的权利挪用专项资金,索要好处,或是在低保、扶贫等敏感事务上吃拿卡要,或是在项目批复上收受好处,这些都是基层深恶痛绝的严重行为。虽然一个名额、一个批复不能决定机关的大风气,但是可能就丧失了机关的威信、干部的形象,可谓是伤民心、丧士气、动根基,危害严重至极。
  二是插手基层的"微腐败"
  习主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明确哪些该办、哪些不该办。在一些基层单位有时会发生上级机关直接干预基层具体事务的情况,比如基层的表彰奖励、岗位调整等事项,上级领导采取暗示、打招呼、他人授意等方式干预基层事务。基层是各项工作的执行末端,基层干部本来就承受着很多压力,在完成平时的工作的同时,还要腾出精力处理对这些干预基层事务的问题,让人力不从心。一些基层干部碍于上级机关的情面,表面上表示同意,实际上有些问题往往很难处理,容易造成群众的思想问题,甚至激化矛盾,严重损害了基层的利益,透支了对机关的信任。
  三是团团伙伙式的"微腐败"
  中国是人情社会,有很多人往往采取感情投资的方式,不断给领导小恩小惠,拉拢感情,"选边站队"。有的是办公室人员之间进行权利交换,互相利用,沟通信息,不断加强联系,形成了一个个"圈子"。为政之道,要在得才,一些办公室工作人员违反制度规定,不能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各项工作,造成了一些违规现象的发生,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损害了集体的利益。机关工作人员要有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要有宽广的胸怀、容人的气量,不以"圈子"论长短,只凭德才辨高低。
  四是觥筹交错的"微腐败"
  每个人无论职务高低,都有一些亲朋好友,亲朋好友间既有相互帮助的好意,也有礼尚往来的交情。但是在觥筹交错之间,这种"友情"也可能被利用,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中国人常讲酒桌文化,认为只有在酒桌上才能把一些话说出口,才能把一些事辦明白,结果落下了"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的把柄。吃了人家的饭,在办事时心中难免会有偏袒,影响了公正的判断,少数人员就是利用这种投机思想,为自己争取不法利益。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特别是一些人打着老同学、老乡会的旗号组织宴请,要提高警惕,要分清是不是"鸿门宴",防止被人牵着鼻子走,稀里糊涂地违反了规定,犯了错误。
  五是假大空虚的"微腐败"
  在机关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有的人干工作不怎么样,但是"能说会道",在工作成绩上作假,影响上级对基层实际情况的掌握。一些单位宣传成绩搞假大空,迎检搞成"机关化",出现问题又层层隐瞒,这实际上是名利心作祟,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这才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可贵品质。机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克服浮躁心理,一定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美国社会十分重视校车安全,因为他们认为你不知道哪辆校车里坐的是未来的美国总统。同理,我们对待机关"微腐败"问题必须严防死守,因为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是从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只有营造好干部成长进步的良好氛围,才能打造明天的风清气正。
网站目录投稿:静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