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 "儿子小学上奥数实验班,中学上补习班,每周六、日陪着他上各种补习班,转战东城、西城、海淀区,每天做大量的练习题。好学校就那么几所,孩子学得苦,家长也不堪重负。"家长王刚说起孩子的"择校"经历,道出百般辛苦。相关专家认为,解决择校问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键。 刚上高一的李旭(化名)中考时,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考虑到孩子的前途,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择校,让孩子上了西城区某重点高中分校,还每周给孩子请家教补数学、外语,一个月的花费不菲。用家长李先生的话说,想尽一切办法,就是让孩子能上好学校,因为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水平的好坏与孩子的升学率息息相关。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63.9%的人认为"学校间的办学水平差距过大"是造成择校现象的主要原因。前不久,一所重点中学要在朝阳区一处新开发的房产项目附近开办分校,结果该处房价一路攀升,供不应求。重点校在哪儿落户,哪里有好一点儿的学校,哪里就会成为人们关注和投资的热点。家住东城区的张女士说,孩子的教育是当务之急,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家长只能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上好学校。 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郝显军说,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择校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学校办学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提高择校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和老师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他认为,均衡教育资源可以解决择校问题,但是师资水平的差距并不完全是工资待遇造成的,校园氛围、环境以及自我发展的机会也很重要,选择名校的教师有更多机会脱颖而出。只有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教育资源均衡的情况才会出现,择校问题才可以解决。 首师大附中副校长沈杰认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可以实现的。均衡教育资源可使薄弱校变为优质校,由此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