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


  如今,走进平谷区各社区,可以看到改造完成的垃圾桶站干净整齐,党员志愿者和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桶前值守指导居民分类投放。他们坚持不懈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回应,越来越多的居民从不会分、懒得分,到现在积极主动分装好垃圾来投放。
  在平谷的农村地区,2800多名农村专职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垃圾,267个村实现"垃圾不落地"全覆盖。分类垃圾经过专车专运,实现"垃圾不出区"。"生态桥"治理工程转化有机肥4.5万吨,其他垃圾焚烧发电年发电量3000万度。平谷区垃圾分类有了看得见的成果,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平谷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用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完善"投收运处"全链条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区垃圾分类从稳从实,纵深推进。2021年,平谷区将进一步谋划新方法、新举措,在思想上、行动上不放松、不停步、不减力,持之以恒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长期战。
  群众知晓率100% 设施改造完成率100%
  2020年,平谷区紧盯居民习惯养成,结合线上线下全面宣传,群众知晓率实现100%。加强垃圾分类日常管理,累计更换"四分类"垃圾桶1.5万个,发放农村户桶13万组,设施改造完成率达100%。平谷区获得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荣誉称号。滨河街道金谷园小区等18个小区、村获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荣誉称号。
  可回收物运输车
  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工作合力
  2020年4月30日,平谷区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推进大会召开,高位动员部署垃圾分类工作。5月1日以来,区四套班子领导逢会必讲、到点必查、调研必问,经常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拉练检查,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各乡镇街道"一把手"落实"六个一",拿出足够精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一办八组",坚持日调度、日检查、日通报、周总结、月排名,做到闭环管理。先后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垃圾分类桶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垃圾分类宣传动员方案》等政策举措13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为工作开展提供指引。
  全面宣传发动 提升分类意识
  利用线上精准宣传,集中向所有微信用户宣传贯彻《条例》原文和分类知识,覆盖31.6万用户。结合线下全面宣传,利用上门指导、分类达人评选、小手拉大手等形式,累计开展活动4859次、培训2545场、发放材料65.3万余份;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17.7万份;区宣讲团"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宣讲343场。统筹媒体持续宣传,围绕问题曝光、典型经验等内容,在平谷报、平谷电视台、幸福平谷微信公众号等刊播刊载1165条,群众知晓率实现100%。
  规范配套设施 提升便民水平
  更新桶站标识,分类分组投放。累计更换"四分类"垃圾桶1.5万个,发放农村户桶13万组,更换容器标识8万余张,设置固定投放指引牌6.6万处。
  规范桶站设施,定时定点收集。广泛征求民意,优化站点布局,将原有1570处投放桶站压减至745处,集中人员力量,提升桶站设施,全面推广桶盖拉环、破袋器等便民措施,设施改造完成率达100%。
  配齐转运设施,专车专人运输。委托北京环卫集团平谷公司专车专运,增加作业频次、运输班次、优化路线,完成58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涂装,便于市民识别和监督。新增厨余垃圾运输车4辆,提高清运能力,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创建示范片区 带动全域覆盖
  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示范村创建,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加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建设,按标准更新容器标识、完善桶站设施,提高各类垃圾分出质量。各乡镇街道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示范村创建,其中13个乡镇街道完成市级验收,其余5个乡镇按照市级时间安排逐步完成验收。
  织密检查网络 紧盯问题整改
  区级巡查。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一办八组"每天对各责任主体开展量化检查,每周排名通报,约谈督促整改,做到"当日事当日毕、解决问题不过夜"。
  第三方暗查。对各乡镇街道、居住小区开展57轮暗查,发现整改各类问题7008处。
  执法检查。城管执法部门累计立案1516起、罚款89.5万元。
  属地排查。乡镇街道每天开展自查自纠,做到查漏补缺、螺旋提升。
  行业自查。各行管部门每周对分管领域开展一轮自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领导干部下沉抽查。区领导、区职能部门、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带头值守,对社区(村)桶站设施和值守情况开展抽查。
  抓好末端处置 促进资源利用
  "生态桥"治理工程年处理农业"九废"7.7万吨,转化有机肥4.5万吨。其他垃圾焚烧发电,年发电量3000万度。筹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试点推行农村地区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实现厨余垃圾堆肥处理。统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立4条移动处置线,年处置能力达到100万吨。实现"垃圾不出区"。
  "十抓"不放松 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1年,平谷区将进一步围绕"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更加广泛地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谋划新方法、新举措,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开展,促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城管执法部门检查餐饮单位垃圾分类情况
  抓指标 抓提标
  聚焦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持续开展"敲门行动",上门宣传指导,推进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厨余垃圾油水分离,鼓励厨余垃圾就地处理。
  聚焦生活垃圾减量率,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引导包装减量和重复使用,试点开展有偿提供一次性用品,力争2021年减量率稳定在35%以上。
  聚焦分类设施达标率,做好精细文章,持续推进投放桶站和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规范化建设,保持分类设施达标率100%。
  聚焦居民投放准确率,用好"三分法+轮值表",落实"六查并举",确保"重点时段值守不断档,其他时段巡查不断人"。
  抓发动 抓驱动
  由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迈进,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垃圾分类社区动员纳入街道、社区基层绩效考评和基层党建述职,层层压实责任。
  由桶前宣传向入户指导迈进,结合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物业管理、社区协商、上门回收等工作,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充分发挥"六类人"作用,引导群众由"桶前分、帮着分"变为"家里分、自觉分"。
  由党员值守向家庭轮值迈进,党员干部带头值守,深化"户户分类、家家轮值、人人参与",提升居民参与度和准确率。
  从简单回收向循环利用迈进。加快推动焚烧二线、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提升改造等硬环境建设,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等软环境建设,实现全品类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抓示范 抓规范
  发挥好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的引领作用,持续"孵化"打造区级示范小区、村,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以社区村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达人""垃圾分类先进家庭"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对标"无废城市"要求,结合"门前三包"责任制延伸治理,深入挖掘商业街区、农村、电商物流、批发市场等区域、行业特色,提炼平谷模式。坚持"科技+管理""高科技+笨功夫",在分投运处等各环节增加物防技防设施,推广"积分兑换实物、抵扣物业费用、挂钩村民分红"等做法,激发城乡居民积极性。
  抓督查 抓检查
  坚持"月初建单、每周验单、月底交单",每月明确区指挥部"一办八组"任务清单,每周实行"督点、督账、督责、督人",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在市级检查的基础上深化区级巡查、第三方暗查、执法检查、属地排查、行业自查、党员干部下沉抽查"六查并举",对重点区域、行业领域、单位机构建立考核约谈措施,通过勤检查、勤监督、勤整改、勤约谈,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螺旋提升。
  抓融合 抓结合
  把垃圾分类与疫情常态化防控、物业管理、文明行为促进、爱国卫生运动、"接诉即办"等工作统筹起来抓、结合起来抓,在力量调配、机制建设、制度安排、活动开展等方面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互相借力、互添活力,推动"围着垃圾转"迈向"围着群众转",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开展,促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创新5大机制 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
  平谷区在推进垃圾分类落地过程中,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特点探索适宜的垃圾分类模式和方法,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区域全覆盖,形成常态化。
  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居民进行指导
  机制一
  居住小区全面推行 "三分法+轮值表"
  聚焦居民习惯养成,平谷区在配备700多名专职分类指导员的基础上,整合"十类力量",分群体、分站点、分时段参与桶前值守,累计参与18.1万人次。
  "三分法+轮值表"实现了重点时段值守不断岗、其他时段巡查不断人。"三分法"即分群体、分站点、分时段,做到统筹安排。其中,"分群体"即以责任主体、专业力量为骨干,配齐物业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以在职党员、团员为支撑,发挥带动引领作用;以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单元长等志愿者为主体,壮大桶前值守参与力量。"分站点"就是按照值守人员居住楼栋与投放站点距离远近就近安排值守人员,根据垃圾投放量多少配置值守力量。"分时段"即结合居民投放习惯和值守力量作息规律,制定分时段轮值表,实现人员分工各有侧重,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机制二
  农村地区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
  变户外桶为户内桶,全区2800多名农村专职保洁员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定时入户、上门收集、精准指导。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区267个村"垃圾不落地"全覆盖。
  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峪口镇对各村、各户全部实施"垃圾分类百分制",以积分兑换奖品;马昌营镇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员包户、村规民约,与党员积分、村民年底分红挂钩;刘家店镇推行"文明积分管理",兑换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还作为村民入党、绩效分红等优待评先的重要参考;大华山镇制定《垃圾分类奖惩办法》,考核结果与评选先进集体、书记绩效管理考核进行挂钩。
  机制三
  制定典型观摩机制
  每月组织乡镇街道、社区(村)、物业企业到先进小区(村)实地观摩学习,互学互鉴、取长补短、见贤对齐,小区村积极争评垃圾分类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郁氛围。
  2020年8月,平谷区获得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滨河街道金谷园小区、兴谷街道兴谷家园小区、大华山镇瓦官头村、刘家店镇江米洞村等18个小区、村全部一次通过审核,获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荣誉称号。
  机制四
  建立"双监督双联单"模式
  借助北京环卫集团平谷公司对全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服务优势,充分利用环卫基层作业人员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现真实问题的工作特点,在收运环节,收运单位对责任主体是否精准投放进行监督,物业公司、村委会等责任主体对收运单位是否混装混运进行监督,双方交接签字,形成"双联单",出现混投混放和混装混运的,对方不予签字,通过双向监督,形成倒逼机制,杜绝"混装混投混运"行为。累计发现问题点位720个,已全部派发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整改率为100%。
  机制五
  实行约谈曝光机制
  建立"晒丑"机制,在居住小区投放桶站亭设置"红黑榜""曝光台",对小区内个人不分类行为、典型处罚案例进行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建立末位约谈机制,依据每周检查排名结果,对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60分及以下党政机关、小区村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限期整改问题。
  建立"模拟处罚"机制,联合区城管执法局、属地政府对个人、社会单位第一次不分类行为开展"模拟处罚",对屡教不改的正式立案处罚。将个人处罚情况反馈至所住社区、工作单位,扩大警示作用。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网站目录投稿: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