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俗信的由来


  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俗信的产生首先同原始信仰和迷信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一部分俗信发端于原始信仰,或存在迷信成分。但就总体而言,俗信又不等同于原始信仰和迷信,大多数的俗信同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有着直接联系。
  原始信仰是人类初始阶段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结果。原始信仰的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原始信仰的内容比较庞杂,诸如大自然信仰、动植物信仰、图腾信仰、祖灵信仰等都属于原始信仰。迷信是反科学、非理性的一种盲目的、极端的信仰,它主要是对原始信仰、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中的有害成分的强化,对现代社会和个人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诸如占卜、星相、堪舆、禁咒、巫蛊等都属于迷信。
  许多俗信具有原始信仰或迷信的某些成分,有些俗信甚至直接来源于原始信仰或迷信。但是同原始信仰和迷信相比,俗信没有虔诚的仪式,没有严厉的后果制约,对社会或个人没有或较少有有害成分。
  有些民间俗信最先从原始崇拜或迷信中发展而来,它渗透着原始信仰及迷信的影响,但又不等同于原始信仰和迷信,与原始信仰和迷信处于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催你生,你借我活"
  的关系。但是,流传至今的俗信中的原始信仰成分已经被时间磨损殆尽,仅剩下某些片段、遗存。如"打燕子瞎眼",本是出于对玄鸟的信仰,还有原始的鸟图腾崇拜的遗迹;农村以"小儿帖"治小儿夜哭,其基本文化内涵是语言灵物崇拜;"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将天上的星与地上的人对号入座,是古代对日月星辰等大自然崇拜所形成的宇宙观。但是,这类俗信与迷信不一样。迷信是伪科学,或反科学,而俗信不反科学,有时会在科学的影响下,向科学靠拢。有的俗信,如对祖先的魂灵崇拜,人们已逐步抛弃了原属于它的落后的、迷信的内容。民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数不少的人,一方面烧香上供磕头祭祀,一方面又讲"人死如灯灭",不相信有什么阴曹地府、鬼魂神灵;他们给死人摆供品、烧纸扎,充其量是对死者的缅怀和对生者心理的安慰,故而形成了"活着递碗汤,强过死后出大丧"的俗信,甚至讽刺大办丧葬者是做给活人看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更多的俗信就其本质来说属于"生产与生活经验的累积"。尽管其中有些俗信是生产、生活常识的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反映。
  虽然一部分俗信往往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然而将其剥开,就会发现其源头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一是直接来自于实际生产、生活的经验。其中有些经验是成熟的、科学的,而有些经验则是不成熟的、非科学的。但无论哪一方面,人们往往都普遍认可、接纳,从而形成俗信。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是庄稼人对农时季节、生产规律的认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反映了人们珍惜大好时光,早起早行、积极进取不懒惰的良好心理和行为;"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反映了人们对商家精明的评价和调侃;"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是过去人们对这几个行业的从业者恶行的诅咒。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类俗信中那些不科学的东西,必然被淘汰,而被更为科学的"生活常识"所代替。如"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俗信,在当今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已很少有人相信。而且"车船店脚牙"中很多岗位,已成为许多人向往的职业。二是来自对未来的预测。
  其中有的是根据一些客观自然因素推测的,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自然规律或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体现。有的则是为制造某种舆论而流行的,或者是"大预言"式的。它们将偶尔的应验和部分的偶然巧合当做是全部的和必然的结果,有时甚至有意将二者进行错接,或人为制造出某种结果,再大加宣扬,借助于心理的、具有强烈导向的暗示作用,控制人们的思维,形成一时的俗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科学的预测不攻自破,诸如"千禧年,灭人眼"之类;而个别确实应验了的预测,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信仰程度。三是在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引导或制约下,大部分往往具有必然应验的因果关系。比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头的椽子先烂"、"胳膊扭不过大腿"、"不昕老人占,吃亏在眼前"等处世俗信,"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等婚嫁俗信,既是人们根据以往的若干事实总结出的经验,也是在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下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俗信的本质和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始信仰和迷信的范畴。
  俗信的产生,还有其他一些来源。
  有些俗信是某些社会历史事件和故事的转借或嫁接,或者是从一些偶然的巧合中派生出来的。俗信善于扩大偶然性的结果和影响,往往利用偶然的应验——有些只是传言而无法证实,有些在传承中发生了错讹,有些是牵强附会的,有些则干脆就是捏造的——去强调并说服人们去相信它。如"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原本为清朝灭明之后一些前朝遗民"思旧"的讹变;"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有的人赶巧碰上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是人们附会了孔子、孟子的寿限形成的俗信;"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还家",是以"三"的倍数为顺数、吉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是用"屋漏偏遇连阴雨"等偶然事例去证明;"闰八月,用刀杀"、"冬打雷,遍地贼",则将历史上的一次或几次特定事件扩大为普遍规律。
  一些俗信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这些俗信有着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在山东的鲁西、鲁南地区,人们见面不能称"大哥",而应称"二哥",因为大哥武大郎一辈子窝窝囊囊,二哥武松则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但是到胶东和鲁东南地区却喜欢称大哥而讨厌称二哥,因为"二哥"蕴含着"二百五"、"愣头青"的意思,甚至暗指男性生殖器,所以"二哥"之称又带有骂人的含义。上海人探望病号忌讳带苹果,因为在上海"苹果"与"病故"几乎是一样的发音。广东人喜欢"8",因为"8"与"发"渚音,笃信"888,发发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俗信也毫不例外。
  在众多的俗信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历史典籍、文学作品中记载的名言、诗句。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这些名言、诗句虽然多出岛文人墨客、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们的口中或笔下,但究其来源,仍然是民众生产、生活经验的反映÷当然,也不可否认,许多俗信正是因为经过历史、文化典籍和名人们的倡导,才在民众中更加盛行。
网站目录投稿: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