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书,是一场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田;书,是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一知半解读三国 第一次接触文学作品,是在我五岁的时候,识字不多,也没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爸爸妈妈工作很忙,爷爷奶奶就照看着我。那时爷爷每天晚饭后都会给我讲一段"三国故事"。什么"桃园三结义"啦,什么"过五关斩六将"啦,什么"草船借箭"啦,我都是在爷爷慢条斯理地讲述中知道的。每次爷爷讲故事时,我都会放下手里的玩具,认真地听,可大多数时候,奶奶在旁边一插嘴,这个故事就没有了结尾,有时候两个人还会因为意见不同吵起来。 最终,我咬咬牙决定自己看《三国演义》这本书。开始时,我读得不够顺畅,有些字都不认识,只能一知半解、走马观花地读,可越读越有趣,越读越入迷。借助一本字典,我居然读了大半。 当我读到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我气愤地把书扔了,迅速站起来,攥着拳头使劲捶打房门,仿佛它就是吕蒙……当我读到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放下书,在椅子上静静地坐 着,一句话也不想说…… 三番五次读红楼 读完了《三国演义》,我觉得四大名著一定都很好看,就决定读读《红楼梦》。这时候我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拿到手的是简缩本。开始粗略翻看了一遍,感觉没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好看,就扔到了一边。 过了一段时间,手头没有书看,我又把它找出来。说实话,我不大喜欢这本书,主人公贾宝玉天天和一群女人混在一起,女里女气的,一点也不男人。那林黛玉成天哭哭啼啼,也令我厌烦,远不如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来的过瘾。 而今年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我才真正懂得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真正含义。一个家族的没落,也是一个王朝的倾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现在家里的书架已经满足不了我的阅读需求,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新华书店。假期里我几乎每天都泡在里面,既有"身入其境"的感觉,也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洒脱。 赵老师说过,读书破了万卷,下笔自然有神。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热爱书籍,阅读书籍,因为读书,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