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曹薇是一起进公司的新人。曹薇不像我是名牌大学毕业,她说话的底气没我那么足。我们都在试用期,职位只有一个,明摆着是场不可避免的竞争。 从上岗的第一天起,我就作好了厮杀的准备。早晨,我是第一个到公司的人,还买了两盒蛋塔分给其他同事。公司里老资格的小蔡对我说:"不错嘛,小姑娘,很讨人喜欢啊。"我觉得自己的计策用对了,很快拉近了与同事之间的距离,最起码消除了他们对新人的排斥心理。 经理提前十分钟来到公司,那时曹薇还没有来,我不由得暗暗窃喜。经理走过我旁边的时候,我站起来向他问候,他看着我说:"来得很早嘛。"这时曹薇才来打卡,经理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我心里高兴极了,第一天我就占了上风。 经理把我和曹薇叫进办公室,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和我们的职责。我连忙拿出准备好的笔和记事本,把经理的话记下来。瞥了眼旁边的曹薇,她竟然忘了带,我真替她难过,猜也猜得到,经理叫我们进来要做什么了。 经理说完之后,我又提出一些问题,其实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让经理觉得我在认真地听他说话。经理回答了之后,温和地对我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我摇摇头,和曹薇一同告辞出去了。 我和曹薇的职务是销售文员,主要的工作就是协助销售部门制订计划和客户跟进。我和曹薇有各自不同的客户群。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靠电话完成,客户的意见成了衡量我们工作的主要标准,还好我们旗鼓相当。 我每天不但早来,走得也很晚。等经理走了,我才会下班。在这三个月的试用期内,我希望经理能看到我的勤奋。 周五,经理很晚都没走。我出去买了一份盒饭回来。敲开经理室的门,经理很惊讶。我把盒饭放在他桌上的时候,他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有回去?" 我说还有一点事,忙完了就走。经理点点头:"哦,那你去忙吧。要注意身体。" 从经理室出来,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一晚,我不仅让经理看到了我的努力,也在感情上赢得一分。 在我积极表现的日子里,曹薇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她的工作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她总是准点上班,按时下班。有时,经理一天都看不到她,还会问我她哪儿去了。我若无其事地说她下班了。我想,这次只要我在工作上不输给她,这个职位就一定是我的囊中物了。 三个月后,出乎我意料的是,出局的竟然是我。我找到经理,问他不选择我的理由。经理温和地对我说:"虽然你对工作很热忱,对同事也很友好,但是我和人事部的经理都觉得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我和曹薇的工作业绩是一样的呀?" "是的,这才说明问题。曹薇只用正常工作的八小时,就完成了你早到晚归才完成的工作量,这还不能说明你工作能力有问题吗?再比如,同样是介绍工作的情况,曹薇只用听就记住了,可你不仅要用本儿记,还要再反复问几遍,这是不是也代表着你与曹薇在理解力上也有差距呢?我们公司不仅要求员工肯干,还要会干。在这三个月里,曹薇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一直在学习有关物流的知识,很快就要参加考试。看到差距了吗?这就是我不聘用你的理由。" 经理说完这番话,我有些傻眼,却又无话可说,收拾东西离开了公司。事实告诉我,我失败在自以为是的勤奋之上。这也让我明白,对企业而言,勤奋并不代表优秀,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能力,才是鉴定一个员工好坏的标准。而这次的失败,终于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优秀合格的好员工。 不败在智商里上,却输在了勤奋上!是勤奋得太刻意太有心计。心计用错地方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人需要适应环境,但不应该放弃自我。业绩不是光靠时间得来的,而是能力、效率、方法的综合结果。懒惰可以导致失败,但勤奋还要用对地方,若既肯干,又会干、巧干,岂不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