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博士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发性、宽松性、多样化的特点。通过美国历年(1979-2011年)博士后统计人数进行分析,得出博士后总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科学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博士后人数最多。在工程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领域,如化学、电子和生物工程方向的博士后数量增长较快。这是由于资助方、科研人员和消费者三者就形成相互促进、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体系。针对美国历年博士后获得不同资助来源所占比例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资助来源呈现多样性特点,其中来源于联邦政府和高等学校的资助比例最大。博士后制度不断完善,但在博士后的归属感和福利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博士后制度 美国 发展趋势 根据北美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研究生和博士后教育委员会的定义,博士后是针对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并且在获得学术界工作之前,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的临时性岗位;一般时常为1至3年,最长不超过5至7年。 美国博士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发性、宽松性、多样化的特点。博士后制度最先出现于美国,自从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现博士后制度雏形,学校设立基金资助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科学研究;上世纪60年代借助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博士后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长。自博士后制度的形成以来,只是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给予一些指导建议,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国家层面统一的文件要求,当然也就没有相应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呈现出宽松性的特点。各个招收单位,根据自身对博士后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录取条件和管理制度:有些工程领域的博士后是全职研究人员,从事某一专门的项目课题;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往往还要肩负一些教学任务;一些医药卫生系统的博士后要进行专门的职业训练。不同领域的博士后有着不同称谓,这个完全取决于各个招收单位如何定义。当今,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格局的不断变化,博士后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的特点,并且越来越突出的显现出博士后制度不仅是教育体系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个人成才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美国在站博士后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对图1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历年(1979-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Doctorate Recipients, DR)的人数和在站博士后(Postdoctoral Appointees, PA)人数逐年稳定增长。2000之前,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总要高于当年在站博士后总人数;然而2000年之后,前者开始被后者反超。这主要是由于之前在站的博士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继续留下来进行研究工作,新毕业的博士又有加入到博士后的行列中来,是在站博士后人数不断快速增长。另外,由于高等学校在博士后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提供了更多的博士后岗位,进一步促进了博士后数量的增加。 整体观察,科学、医疗卫生领域的博士后人数较多,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学校的教授职位要求申请者具有博士后经历,这是2-3年博士后的研究经历使博士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开展独立研究的能力和申请研究资助能力。对于工程领域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无论在企业界还是学术界均具有较多选择,使在站博士后人数整体上远少于科学领域的博士后人数。虽然工科总人数较少,但也在逐年增长,并且不同学科间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部分工科学科在站博士后人数近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领域,如化学、电子,生物、机械和冶金工程。发展最快的是一些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领域,如化学、电子和生物工程发展最为强劲。 在科学领域,各学科博士后人数稳定增长且人数较多,明显多于工程领域的博士后人数,特别是在生物科学和物理科学。以2010年为例,生物科学和物理科学的在站博士后人数分别为21537和7703,已经占到总体在站博士后人数78.9%。这些领域的博士后主要是寻找高等学校的教职,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影响和在校生数量的影响,高校的教职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比较激烈教职岗位申请。 博士后资助来源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其中联邦政府和高等学校的资助占到较大比例,均超过30%。美国政府的资助主要是通过一些政府主导的机构对博士后进行资助,如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和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等。高等学校的资助主要是教授们在取得横向或者纵向的研究项目后,雇佣博士后作为研究人员对某一课题展开专门性的研究。目前学校和教授比较欢迎博士后研究人员。相对于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且很多博士后毕业于其他学校或者课题组,不同的背景能够为研究工作带来新的思路,激发创新点,其次博士后的薪水又相对比较低。正是由于博士后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博士后岗位及研究资助才会不断增加。 相对于专业领域的教授或者学者,雇佣博士后的人力成本较低,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逐渐认识到博士后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来源于企业的资助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企业也逐渐认可博士后所作出的贡献,博士后促进企业新产品的研发,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新能量和新思路,保证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企业博士后招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使作为技术研发主力的博士后,和进行产品直接生产的企业有机结合,正不断孕育出新的合作方式。企业可以单独雇佣独立的博士后组成一个团队,也可以和学校的某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再进行雇佣博士后,无论哪种形式,在合同的约束下,都能保证企业和博士后个人双方获益。 近年来,随博士后总人数的不断增长,博士后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认可,资助经费来源也不断增加,但是博士后制度本身决定其具有短期性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工作合同一般不超过3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较大的研究压力有利于科研的进展。但同时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博士后不是学校或者企业的正式全职雇员,这会对博士后的归属感上有一定影响,在保证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可能会更关注下一个工作的实际情况。另外一个影响博士后科研积极性的因素是工资和福利,和正式雇员相比,博士后的待遇在不同机构会有一些变化,但普遍低于正式雇员。为激发博士后的科研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改善博士后的福利,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中。 参考文献 [1]Graduate and Postdoctoral Education Committee, Postdoctoral Education Survey Summary of Results,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2005 [2]Mark K. Fiegener, Table of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 2011 [3]Kelly Kang, Table of postdoctoral appointees by field 1979-2011, Human Resources Statistics Program i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