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名人养生孔子的食疗养生与实践


  孔子圣像
  孔子名丘,字仲尼,原籍宋国栗邑,生于春秋期间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驰名的思惟家、教育家,与师长教师遨游各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是圣人,而长寿,是其能成为圣人的条件之一。孔子享年七十三岁。人们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七十三是孔子之寿,而八十四是孟子之年。人生的修炼,需要时间。他们两位,都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超凡入圣。孔子便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活到73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年龄很低,普通老百姓成年后大多数人可能只能活到四、五十岁,如颜回活到41岁,孔子儿子孔鲤活到50岁,所以,孔子是非常长寿的。孔子有十四年说是周游列国,实则是东奔西走,居无定所,食无定律,寝无定时,于这种状态下还能长寿,与孔子注重养生,尤其是饮食养生的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单讲孔子的食疗养生之道。清代的李渔说:"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是有道理的。明代养生家万全曾感叹:"孔子养生之备,卫生之严,其饮食之节,万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 我们学孔子,不仅要学他的道德学问,还要学他的养生之道。纵观孔子的著作和传说,孔子的饮食养生之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不语 寝不言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到别人。虽然是吃粗米饭蔬菜汤,也一定先要祭一祭,一定要像斋戒时那样恭敬严肃。席子摆放不端正,不要坐。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先走出去,自己才出去。本乡的人们举行迎神赛会驱疫逐鬼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立在东面的台阶上。[孔子]托别人代为问候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时,要躬身下拜,拜两次,送走所托的人。
  孔子时时处处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不逾礼。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日常行为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孔子不只对吃很讲求,并且还寄望"吃相"和"吃的文明"。例如"食不语,寝不言"中的"食不语"是饮食卫生的好习惯,因为每当在吞咽食品时,呼吸步履是临时中断的。假定在吃饭时大声谈话大笑,那么呼吸和吞咽食品必定会同时受到影响,多么一来,便会使食品误入气管或鼻腔内,是以会产生呛咳、喷嚏、流泪等现象。若是鱼刺、碎骨、豆粒之类一旦误入气管,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常听老人说"小儿吃饭不要讲话",其事理即在于此。
  二、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原文】出自《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译文】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
  斋祭时用的食品不能象寻常饮食那样,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别洁净讲究。参加斋祭的人要离开家居之所居宿到斋室中。现祭的饭要尽可能选用完整的米来烧,肉要切割得尽可能细些。
  孔子非常看重祭祀祖宗与天地神明,因此他强调对鬼神的祭拜要"斋明盛服",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虽然看不到神,祭祀时,也要如同神在眼前一样敬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指祭祀的食物,不能像寻常饮食那样处理,祭祀的米要饱满完整,尽可能精细,肉尽可能切得薄与均匀。食物原料与加工讲究洁净与切割方式,都是恪守祭礼食规,以示对祖先、神灵的虔诚,如此才能达到儒家的尽"仁"尽"礼"。春秋战国期间,不只食品种类很丰富,并且对饮食也很讲求了,自然不能因食物之精细而太饱了。
  三、惟酒无量,断不及乱
  【原文】《论语》"惟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子罕》子曰:"入则事公卿,出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是个好酒之人,酒量很大,但他能自我控制,从过量而饮,言明"酒少饮有益,多饮伤身",就是说"只需喝酒不限量,但却不至于醉"。意思是孔子说:"在外侍奉国君和大臣,在家奉献献父兄,有丧事不敢不极力去筹办,喝酒不被酒所醉倒,这些事对我来讲是没有甚么艰辛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酒,酒喝对了能促进血液循环,有益身体健康,消除疲劳,抵抗寒冷,增进感情,打破沟通障碍,调节气氛和谐生活。当然,任何事物皆有其两面性,酒喝多了大脑神经受损,肝脏损伤有害健康,破坏气氛破坏感情,增加沟通障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商纣王喝酒无节制,整天酒池肉林,最终误国亡国;三国时期,刘备结义兄弟张飞醉酒后鞭打士兵,几乎招致杀身之祸;现代社会很多人酒驾导致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何趋利避害,就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酒品。何谓酒品,孔子的"唯酒无量,不及乱"给了简单而贴切的回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能喝多少酒我不知道,但从来没有喝酒后失态,没有做丧失理智的事情。
  四、过度食肉不过量
  【原文】《论语》"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译文】意思就是,席上的肉当然多,但不克不及超越吃饭的量。
  普通人大多贪图美味,为满足口腹之欲,常常极尽其奢,食物不好吃就少吃或不吃,遇到美味佳肴便不加节制。但孔子除祭祀以外,对吃并不讲究,饭食不因精致而多吃,肉类不因细美而饱食。吃粗粮充饥、喝生水解渴、枕着胳膊入睡,照样乐在其中。君子食必有节,怎么会主张食物做得精致就多吃呢?"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五、不撤姜食不多食
  【原文】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沽酒,街上买来的酒。市脯,街上买来的肉。古代的安全措施应该没现在这么好。对酒肉,从大街上买了的,担心安全问题,不吃。姜虽属斋祭进食时可以食用的辛而不荤之物,也不可吃得太多;
  《论语》称"不撤姜食,不多食",把生姜的保健功用提到很高的位置。其实,在三九穷冬,生姜的保健驱寒功用更好。最简单的编制就是饭前或许饭后半小时喝杯姜红茶。出格是关于冬季想减肥的人,喝杯暖洋洋的姜红茶,不只能保暖,又可提高代谢率,消费体内热量。平易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大年夜夫开药方"。姜亦药亦食,它具有祛寒和缓、开胃增食、除腥增味、强身健体的功用,"不多食",是因为姜事实成果属于辛辣食品,不撤走与姜有关的食物,也不多吃与姜有关的食物。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比朱熹早的苏轼在任职杭州太守时,有一天,去净慈寺游玩,见寺内主持年过八十,却精神矍烁,双目有神。苏轼问其养生之道。主持微笑着说:"老衲每日用连皮嫩姜切片,温开水送服,已食四十余年矣。"苏轼回去后,特意记载了这件事,并写诗一首:"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这首诗被后人收入《苏沈良方》中,叫做"驻颜不老方"。
  六、八不食
  【原文】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失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译文】饭有了不好的气味,鱼陈了和肉腐烂了,都不能吃;色泽异样了不能吃,气味不正常了不能吃,食物烹饪不恰当不应当吃;不是进餐得正常时间不可以吃;羊猪等牲肉割得不符祭礼或分配得不合尊卑身份,不应当吃;没有配置应有的酱物,不吃;市场上卖的酒和干肉都不可以食用(虑其不醇正精洁)。
  "食饐而餲"饐、餲都是有臭味,臭是气,味是尝,西菜重物质,中国菜讲性,例如药性赋说,有热性、冷性,阴性、阳性,这些性都看不见,但不是没有,例如姜是热性,黄莲的性最寒。再者讲味,讲气,味是吃在口中酸甜等,气是臊腥等闻于鼻的气,臭豆腐是臭味而气不臭,又如花香是闻的香,吃下去并不香。养气的菜都是取气,养血的便注重味。
  "鱼馁而肉败",食物的气与味有变化都不能吃,这一段是说五谷类,例如夏天晚上的稀饭,到第二天就变酸了,食了便不好。鱼坏曰馁,肉坏曰败,这是肉类,有变化就不能吃。
  "色恶不食",颜色不对,变了颜色也不能吃。看的形色讨厌,也不吃。这是泛指饮食类,肉类、植物类等等都包括在肉。
  "臭恶不食",气味不好的也不吃,虽然还没有坏,但是气味浊恶也不吃。中国菜讲色香味,如虾是白色,炒出后为粉红色,若不是如此,不是火候太过就是火候不及,这不能吃,不是择味,而是与卫生有关。
  "失饪不食",菜做得不到火候不能吃。又注解说,这东西不到时候不能吃,例如从前的菜都是按时候吃,今日是四时都吃。又有一种注解说,所做的东西过与不及都不吃,对人有害处。
  "不时不食",一日三餐是中国定制的规矩,佛家有过午不食,也有过午而食的。有人说,第一餐要少,第二餐要饱,第三餐不吃也好;也有人说,第一餐饱,第二餐少,其余时间不吃零食。
网站目录投稿: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