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模式探析


  摘 要:科技发展和商业环境的日新月异,在改变企业商业模式的同时也不断对组织学习提出新的挑战,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企业内部培训师制度利弊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企业内部培训师建设成效的三大问题:"工作与培训"、"意愿与能力"、"人课匹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和实践经验,同时对企业内部培训师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简单探析。
  关键词:内部培训师;常见问题;辅训师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训是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提高员工素质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除了依靠外部培训之外,企业更应该组建自己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外部培训师无论经验多么丰富,都无法针对性的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而内部培训师既是公司的员工,又是公司的知识分享者、能力辅导者、文化推动者和组织推动者。内部培训师作为公司的新兴力量,更能从公司的实际出发,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共享。除了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设还有助于帮助企业节省培训成本,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型文化。
  一、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利与弊
  内部培训师具有很多外部培训师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可有效节约企业成本
  企业员工培训项目的开展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评价一个培训项目的好坏,通常会评估其投资回报率,即培训项目产出与投入的比例,用一个公式表示如下:投资回报率=培训项目收益/培训项目成本×100%。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培训项目成本与投资回报率成反比关系,假设在项目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培训成本越高,则投资回报率越低。以目前市场上外部培训师均价来算,收费为每天几千元至万元不等,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果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所需要的费用就远远低于这个数目,则可以为企业节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内部培训师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外来的和尚念不好自己的经。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外部培训师,都不可能精通企业的制度、流程和业务,因此培训课程往往停留在理论和纸上谈兵的阶段。学员在课堂上听的激情澎湃,可课后真正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却少之又少。在工作中的业务问题,还依赖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沉淀。往往企业自己开发的实战性课程更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三)内部培训师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由于内部培训师是企业自身的员工,与学员熟识,培训中交流更顺畅,培训更易于控制。同时,在培训时间的设置上、培训方式、内容以及场地的调整上,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从而避免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内部培训师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般来说,内部培训师在授课技巧、讲授经验以及威望上与外部培训师有一定的差距;在看待问题上由于受环境决定,不易上升到新的高度;在培训师的人员选拔上,由于受限制较多,不易开发出高质量的队伍。尽管如此,这些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对培训师的培养,对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课程体系的规划而逐步改进的。
  二、影响内部培训师建设成效的常见问题
  企业内部培训师,是指从企业内部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有良好专业技能的员工,其工作性质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是企业内部的正式员工,多数采取兼职的工作方式;受业务部门和培训管理部门双重管理;在激励上,主要以荣誉激励为主,少量物质性的激励为辅;在课题选择上,受培训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自主性有限;基于以上特点,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通常会面临以下问题:
  (一)培训师本职工作与培训工作冲突问题
  由于企业中的内部培训师多数为兼职,除培训师工作之外,还有本职岗位的工作。培训师授课、研发课程、参加技能提升及团队活动等,常会挤占本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部分优秀培训师授课负荷大,甚至影响到培训师本职岗位工作,引发本职部门内部的一些意见或情绪。同时,担任培训师工作对其职业生涯发展没有产生直接关联和影响,培训师参与和付出的动力不足,产生"工作与培训"的问题。
  (二)培训师授课意愿与能力匹配问题
  内部培训师的来源有自荐、推荐及行政任命等。在内部培训师选拔时,起初并无法识别谁是最有潜质、最具培养价值的,往往注重是员工的参与热情,因此会选拔一些积极性比较高的员工加入培训师队伍。但到了实战阶段,却发现有些员工不能胜任课程开发和讲授的工作,导致相当一部分培训师没有适合的课程而闲置,产生培训师"意愿与能力"的问题。
  (三)"培训师"与"课程"匹配问题
  在培训师队伍建设中,"人"和"课"是两条永恒的主线,二者相辅相承。培训师以课程为载体产生价值,课程借助培训师为渠道传播,缺一不可。这样的配合需要双方恰到好处的协同,一方面培训师的专业、经验和授课技巧要能胜任所教学的课程;另一方面课程的引入和研发需要结合组织发展需求进行系统性规划,引入和开发的课程也要找到能够驾驭的培训师。但在实际中这二者常常不能很好的匹配,要么是培训师无课可讲,要么是课程与需求脱节、没有合适的培训师来讲授,产生"人课匹配"的问题。
  三、解决内部培训师常见问题的相应对策
  显然,有问题我们就必须寻找合理的对策来进行解决,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解决。
  (一)适度激励提升培训师教学动力
  通过分析"工作与培训"的问题,不难发现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培训师团队的组织者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培训师投入的动力问题。在内部培训师选、育、评、晋、留、激六环节中,激励是非常关键的。激励的手段有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晋升激励、培训激励等等。鉴于企业内部培训师的特点,内部培训师应多采用荣誉激励、精神激励和职业生涯发展激励,同时结合少量物质激励,从而充分调动内部培训师的积极性。
  以笔者公司为例,公司在08年起就开始进行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内部知识分享和经验传承的新模式,不断进行企业学习品牌的建设和完善。公司在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的激励内容主要包括:成长激励:培训师可参与省、市公司的各类学习和提升活动;还可根据工作安排,优先参与或选择旁听公司各类课程。 积分激励:培训师参与授课、课程研发,可获得相应的能力贡献积分。评优激励:开展优秀培训师评选等活动,获奖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激励。其它激励:视公司激励政策,结合培训师贡献情况,给予相应的激励。
  除此之外,还通过一系列软性激励活动:如对培训师学习、授课活动进行宣传;将优秀培训师成长事迹在企业内、外部开展播报;邀请培训师各级领导对培训师成长和贡献予以评价和鼓励等。满足培训师对精神性价值的需求,以"快乐分享、幸福成长"的学习氛围,为培训师持续投入至培训各项活动提供持久的动力。
  (二)搭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针对"培训师"与"课程"匹配问题,首先从课程的引入与研发上,结合组织发展需求与业务发展需求进行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课程规划;在培训师的选拔上,依据课程规划选取专业能力强的员工参与课程的研发和讲授。课程有规划,培训师选拔有针对性,这样就可以解决课程与需求脱节、没有合适的培训师来讲授的"人课匹配"问题。
  笔者公司以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成长地图,按照"市场线条""综合线条"和"网络线条"的亚职位族进行划分,梳理出各岗位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根据学习内容匹配合适的培训师进行课程开发和讲授。成长地图每年将结合业务发展进行更新,更新后的地图将作为当期内部课程的引入和研发的依据,确保了所引入或研发的课程与员能力发展路径和组织发展需求相匹配。
  (三)选拔阶段引入组织行为提升培训师质量
  为解决"能力与意愿"的问题,在师资选拔阶段就要严格把关,选拔一些有意愿,同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强的员工。以往内部培训师选拔往往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现在将选拔方式改为个人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将员工参与培训师队伍从个人行为演化为组织行为。在选拔阶段开展一系列宣传动员工作,邀请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层对培训师队伍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肯定性评价,鼓励员工的参与。领导的关注有效刺激了骨干员工的加入,在调动员工意愿的同时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人员素质。
  以笔者公司为例,实施部门推荐后,共收到推荐人员22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近11%,内部培训师选拔活动得到了公司上下的高度关注,成功选拔到高素质的人员,师资团队整体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胜任各类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探讨内部培训师发展模式"企业辅训师"
  企业内部培训师,是指从企业内部员工中选拔出来专职或兼职从事企业内部知识和技能传授、文化传播和企业课程开发的员工,侧重知识技能传授。企业辅训师则是除了知识、经验的分享外,兼具员工辅导和企业教练的职能。企业辅训师可协助员工清晰他们的发展方向,更有效更快捷地达成目标;可通过对员工的辅导,使员工洞悉自己,激发员工内在的潜力,提升个人的表现、加速企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应该逐渐向专家型辅训师队伍转变。一方面,内部培训师队伍需要各专业各岗位的专家型人才的加入,术业有专攻,培训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胜任企业知识分享和经验传承的工作;另一方面,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外,培训师还应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升辅训和教练技能,当团队遇到问题时,可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诊断,并带领团队解决实际业务问题,这才是企业未来最缺乏的综合性人才。
  以笔者公司为例,2013年是公司转型的一年,终端营销成为渠道新的增长点,因此终端营销人员的能力决定了渠道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公司从内部培训师中选拔,打造了一批"会卖、会教、会导"的实战型终端营销人员:终端辅训师。
  "会卖"指具备丰富的销售技巧和终端知识,能熟练操作各种系统终端手机;"会教"指能设计相应的课程并将知识传授给其他人员(课程开发+课程讲授)。"会导"指能通过辅训师的方式(讲解+辅导+行动学习)快速培养终端能手并解决实际问题。终端辅训师的培养,提升了个人与团队的营销能力,最终推进终端市场高效率运营。
  五、结束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将极大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本文通过对内部培训师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工作与培训"、"意愿与能力"、"人课匹配"分析,以大量实践案例,从"适度激励"、"系统化课程开发"、"组织行为选拔"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防范和改进,从而推动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网站目录投稿: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