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瑞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 瑞希在线(ID:ruixizaixian01) 写在前面: 刚毕业时选择的工作,会对你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人在刚毕业的头两年重塑了自己,这种职业角色的巨大变化,也必将深深影响你今后的人生。 由于做公益项目,我带了一些大学生,过不了多久就要到秋招季了,一些同学跑来问我:"究竟我该去大公司打拼还是去小公司锻炼?"每当遇到这样的话题,我都想说:只要有机会,无论多苦,尽量去大公司吧!多年后,你会感谢自己现在的选择。 大公司到底有什么好? 我总结了几点,最后面一点是补充说明一下,万一你没有太大的资源优势或好运气进入大公司,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希望能给你更多启发。 01:
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8年前,我离开了在外人看来还不错的工作岗位,临行前,老板找我谈话,他给我一个建议:如果想创业,最好到北上广走一遭,今后无论回来还是在外发展都会做得更好。 我很感激他给我的这个建议,尽管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创业者, 但这种四下外看的视角仍然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更多的可能。从35岁确定回国定居之后,我已经逐步把大部分工作资源从长春迁移到北京,这里汇聚了生涯教育领域最顶尖的机构和人才。 你可能觉得,这和我们今天的话题有嘛关系?我想要说的是:一个大的场域能够打开你的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眼界那么窄,怎么看得到未来。 有一年秋天我在哥本哈根游荡,天空蓝得澄澈,哥本哈根长堤公园附近有一个停泊着私人游艇的港湾,由于天气的原因,那些游艇更显得熠熠生辉。我忍不住问了一下同行的朋友:你说,这么多的豪华游艇,啥时候能有一艘是属于我的? 朋友说:指一艘,闭上眼,它即刻属于你! 我的手指在天空划过一道弧线,最后什么也没有指。 18岁之前,我不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出生在农村,5岁之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省城长春,5岁之后随父母迁居到县城,之后一直在县城读的初中、高中一直到18岁。我那时经常渴望的是家里的伙食能更好一点,不要上顿下顿萝卜、土豆、大白菜,有点荤腥也好补充一下我拼命学习耗损的体力。有时候,冲破大天,幻想一下家里什么时候能换一套好一点的房子,这样冬天就不用睡在脏兮兮的土炕上。 我从来不会去想"游艇"这些劳什子的玩意儿, 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见过。 人不会渴望在他的世界里不存在的东西。 这就是我一直想要强调的:眼界的重要性。 8月份在上海见一位朋友,适逢台风"温比亚"来袭,我们在黄浦江边被吹的里倒歪斜。我讲起自己大学时发传单、当家教、做服务员的兼职经历,我说吃了多少苦记不清了,只记得钱赚得不多,发传单满街跑一天也就20块,关键是啥技能也没学到。 她问我:就没有别的工作可以做吗? 我说:有啊,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赚钱的机会,但碍于眼界和见识,机会摆在我面前我都不知道,那是个机会。 将这个逻辑迁移到工作选择中来,你就能明白,大公司对于我们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 这里说的大公司,指的是已经形成完善的制度和文化,员工层级分明,各岗位职责分明,且在行业内已经有相当长沉淀和名声的企业。 大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平台化的眼界和格局。在我经手了众多的生涯咨询个案后,我经常会问自己:那些原生家庭较为富裕的人,相较于原生家庭较为一般的人,差距到底在哪里?答案就是:眼界!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和高度。 在职场中,大公司就好比你出身的原生家庭, 它为你提供了行业地位、品牌知名度、人脉资源等等多方面的加持。平台会像杠杆一样,放大你的努力程度,让你的收益加倍。 如果你能借助好平台优势,用来提升你的眼界和格局,那就相当于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积蓄了更多的能量。 你只有见过一切,才有资格选择。 02: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能差到哪去 不可否认的是,大公司里聚集了更多优秀的人才,社会学有一个概念叫群体效应,一个工作群体,既可以产生1+1=3的工作成果,也可以产生1+l=1的工作成果。群体对成员的行为也会产生制约、影响和改变的作用。 这点怎么解释呢?有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实验时每组只有9人,3人后备。实验模拟真实监狱环境,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连衣裙一样的罩衫),右脚戴脚镣。 这个试验中的所有人,都被深深卷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无法自拔,扮演警察的志愿者残忍地对"囚犯们"进行施暴,一开始也有好几个囚犯具有反抗精神,但是反复的打压之下,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沉默接受。不管是虐待者还是受虐者,甚至于主持实验的教授也被卷入其中,成了维持他那个监狱秩序的法官形象。 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就那样悄无声息的改变我们每个人,而我们身处其中,毫不自知。 斯坦福监狱实验可以解释一种现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事实上,很多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发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做什么工作,而是要在什么样的公司里工作,在这个公司里最终能学到什么,这些经历会不会对以后职业发展起到"加分"作用。如果你在选择工作时纠结不清,一个标准可以帮你澄清这个工作到底适不适合你,那就是,你将面对怎样的人。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在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和团队工作,你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历练。大公司藏龙卧虎,与他们一起工作,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如果你自己也足够优秀的话,还可以积累一定的人脉。所以,尽量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吧! 03:
大公司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1、职业习惯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从概率上来说,能力层级普遍不高。无论你是985还是211,无论你在学校期间成绩多么优秀,你掌握的仅仅是知识,而把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解决工作问题的技能,这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刚进入职场,职业化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大公司的管理体系相对规范,能够对新人进行系统的训练指导,这有助于培养你做事的好习惯。这种职业习惯的培养,将会成为你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宝贵财富。 2、流程化的思维方式 能成为大公司,而且能运转得不错,其实靠的就是一整套标准化流程和制度。这种标准化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一个员工,即便是能力水平一般,只要能把整个流程走完不出大错,也能交付合格的工作成果。 大平台就好比一个流水线,当你置身其上,前后左右都是一样忙碌的螺丝钉,但是如果你能够用心观察,以一个流程设计者的视角,就能够更好地观摩到整个企业或行业的价值链动向。 在这样的平台之上,眼界和收获是很难用单纯的知识、经验来简单概括的。 3、职场镀金 今天的职场是充分竞争的职场,你不可能像父辈一样在一个大企业工作终身,因此,你前面的工作履历都是后面工作的背书。站在山顶往下跳,你好歹也能落到山腰。平台大起点高,会让你在跳槽时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04:
先去能去的地方,再去想去的地方 以上几大价值就是大公司能带给我们的。 进入大公司,需要实力,也需要几分运气,不是每个毕业生都那么幸运,一毕业就有机会进入大公司,对于那些没有进入大公司的同学而言,该选择什么样的职场发展策略呢?我的建议是:先去能去的地方,再去想去的地方。 具体来说,如果一时不能进入心仪的大公司,那么就要先从我们自身的能力出发,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哪些岗位能够匹配到我的能力,这些岗位有什么要求,这个岗位能够给我什么样的职业回馈,再反过来看一看,它提供的职业回馈能否满足我的基本需求。先找到一份工作安身立命,然后根据企业的要求不断拓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在职场历练了几年后,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时可以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考虑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世界有哪些岗位能够匹配到我的需求,它对我的能力有什么要求?能够给到我哪些职业回馈?这里,最核心的是,在不断变化的职场中保持敏锐和好奇心,关注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如果有得选,我劝你选择大公司,尽管大公司不是职业成长的唯一通道,但至少,在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要尽可能地选择大公司,它是你人生的985、211,在职业发展前期,你在大公司去沉淀,去了解,去打开你的眼界。 当然,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深刻认识到一份工作的精髓才是最重要的。找准自己的边界,你就会慢慢看清自己、看清这个社会的规则,活出自己的高度。不管我们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要忘记我们出发的初衷和最后的目的地,请永远保持不断精进的初心和持续迭代升维的勇气。 关于本文: 作者孙瑞希,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NBCC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认证全球职业规划师/全球生涯教练。14年职场历练,3年职业生涯咨询实战经验,约1200例生涯咨询案例,用真实的案例告诉你不可不知的职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