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入职用人单位可以索赔吗?很多员工为了得到工作会隐瞒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那要是被单位发现之后欺诈入职用人单位可以索赔吗? 造成损失可以要求索赔。 首先,入职前用人单位就应当对求职人员的身份进行背景调查, 调查职位要求中所列的所有项目,如学历、技术职称、户籍、从业经历、 与原用人单位是否存在竞业限制或保密约定、 是否存在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等,这样才能在将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排除掉。 其次, 根据 《劳动合同法》 第26条,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 由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28条规定,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的数额, 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86条规定, 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类似提供虚假证件求职、 以欺诈的方式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 可归类于上述法定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 要求认定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HR入职培训不能忽视这些细节 HR结束一场新人入职培训,心累、身累,虽然看到新人脸上兴奋的表情,自己会有些成就感,但回头来重新梳理入职培训的过程,总觉得做得还不够。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细节工作,不加注意就会让入职培训工作丢很多分,而稍加注意则会加很多分。 一、通知尽可能明确 新人从报名、笔试、面试、考察、体检等环节,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等来入职通知,自然期待满满。信息社会,通知的形式五花八门,短信、微信、QQ、邮件、电话等,不管哪种途径,要尽可能把入职的信息明确告诉新人,信息的内容至少要包括时间、地点、基本要求等。不要出现信息编辑词不达意、模凌两可,短信分几条发、出现特殊字眼导致被拦截,邮件没被及时查收、被投进邮件垃圾箱,通知不明晰让新人反复打电话来确认等情况。 二、材料尽可能充分 入职培训,HR需要为新人准备培训材料,材料一般包括笔、本子、文件袋、课程表、入职须知、学习手册、房卡饭票等。不可小看发到新人手上的这份材料,在新人对单位情况不太了解的前提下,它是新人衡量单位实力、观察单位作风、识别单位文化的一个主要物件。文件袋漂亮、精美,说明主办方比较讲究,财力不差;文件排版规范、印刷工整,说明单位作风严谨、要求严格;如果附赠有小礼物,说明单位重视、HR部门用心;房卡饭票,更能从中展现很多信息。 三、提示尽可能贴心 新人入职,在对单位没有太多印象的情况下,单位一个温馨的提示,也许会让新人好感倍增。比如报到所在地天气的提醒、交通路线的指引、食宿安排的提示、入职流程的引导、一副指示牌、一张笑脸、一份问候等。这样小小的举动,对于HR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却能为新人带去许多方便,省去很多不便,一定程度上也能为HR简化很多工作,还能彰显单位满满的人文关怀和精细管理。 四、解答尽可能专业 新人过五关斩六将应聘成功,自然对单位有着浓浓的期待,有着各种好奇和疑惑。入职培训时,新人免不了向HR询问,关于发展前景的,关于职业通道的,关于福利待遇的,关于五险一金的,也许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出现,有在HR看来算是白痴的问题,也有HR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不管怎样,HR要回答得专业、耐心,不要含糊其辞、烦躁搪塞,否则,便会给新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然,这要求HR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扎实的专业素质。 五、培训尽可能丰富 入职培训,算是单位给新人上的第一堂课,意义很大。HR不要因为各种忙而忽视了对入职培训的策划、组织,而把培训流于形式,疏于管理,让入职培训变成一项被动式任务来完成。要积极安排良好的培训环境,设计生动的学习课程,开发丰富的教育活动,聘请富有经验的授课老师,要让入职培训成为新人融入单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让新人从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认同、有所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