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 海信集团董事长 2000-03 这是一个极内敛的企业,但同时是一个很狂的企业。因为内敛,走得稳健;因为内心的狂,所以更需在经营上步步为营。这一切都有他们自己的方向:做技术先驱——因此你会发现,技术将使其孤独,使其自省,使其思想…… 張跃 远大集团董事长 2000-02 一个连续5年无贷款、连续5年缴税过亿元、人均年创税14万元的空调产品制造企业,—个拥有6架自用飞机的私营企业——远大是一个谜。 10月12日,海信迎来了50周岁生日。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海信集团如何规划未来,备受各界关注。 在庆典晚会上,周厚健发表了主题为《50·海信仍少年》的演讲,他先后3次提到一个词汇——永续经营。如何永续? 1969年秋天,国营青岛无线电二厂正式成立,在借来的厂房和办公室里,周厚健开启了白手起家的海信奋斗之路。 1996年10月,周厚健向外界宣布:海信计算机有限公司成立,实现多元化扩张的第一步。1998年,海信电脑销量12.6万台,销售收入9亿元,进入稳定盈利阶段。同时,海信计算机公司成为与联想一道中标国家科技部掌上电脑项目的2家企业之一。 以同样的模式,1997年4月15日。海信集团投资3亿元的海信空调正式投产,成为国内最大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仅仅半年时间,海信空调销售量和市场覆盖率达11%,进入"中国空调十强龙头企业"之列。 海信的企业孵化模式令同行汗颜,而多元化发展的成功,也让周厚健坚定海信"技术立业"的战略定位。 在1998年,海信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就有博士、博士后42人,硕士260多人,下设11个高科技研究所。海信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的4%左右用于技术开发,1993年到1998年,共投资15亿元。 市场是最权威的裁判。正是因为对技术的重视与坚持,1998年,海信将销售收入轻轻松松地做到了82.3亿元。 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 2004年,中国人用十几年时间。好不容易靠低价在CRT电视上血拼来的优势,在液晶技术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有一次去国外参展,一家外企负责人对周厚健说,用我们的模组,你们只要安装4颗螺母就OK了。周厚健一听就火了,原来在外商眼中,我们就是个组装厂。"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能做,我们凭什么不能做?" 受到刺激的周厚健,立刻调集资源,用几年时间,带领海信研制出国内第一条电视液晶模组线,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 技术立企,也从此成为流淌在海信血液中的基因。 海信虽然不是激光电视的先行者。却是这一技术路线最坚定的执行者。 "OLED电视未来5年难成为主流。"2014年,海信发布了新一代激光电视,周厚健曾如此放言。4年后,海信推出全新的80时L5激光电视。成功登顶中国彩电市场畅销榜,创造了历史。 众多辉煌的背后,是海信在这一领域的470多项专利,以及从1K到4K,从单色到双色,再到三色,不断引领激光电视的技术进步。 走过50年,海信从消费电子和家电产业起步,不仅保持着多年中国电视销售第一;还稳步迈向了高科技产业,在商用多联机、智能交通、光通信等产品领域做到了中国乃至全球第一;拥有了工信部授予的单项制造冠军产品和山东省首批互联网独角兽公司。 在许多人眼里,海信是一家"笨公司"、"慢公司",海信的故事永远波澜不惊,但或许正是这份踏实,这种对技术的追求,使海信构建起一条宽阔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