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旱情或掀动行情


  若旱情再持续2—3周,会对单产造成致命影响,一旦大幅减产成为事实或被强烈预期,农产品价格将普涨。
  2009年春播以来,北方粮食主产区先是发生严重春旱,然后是东北地区的低温内涝,现在又发生较大面积的干旱,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形成夏秋连旱。入夏以来特别是7月下旬以来,东北、西北等北方大部分省区持续晴热少雨,江河来水和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地表蒸发强烈,土壤失墒严重。截至8月17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1.70亿亩,其中重旱6299万亩,干枯1608万亩,有390万人、43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由于我国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而受灾省份都属秋粮主产区,秋粮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30%,当前正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旱情对单产的影响非常之大。
  我们来简单回顾最近几年大的旱灾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2008年底到2009年初,南美发生特大干旱,阿根廷大豆产量由正常年景的5000万吨,降到3500万吨,这直接刺激了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令大豆玉米比价超过3:1,使得美国大豆期货5月合约仍以1166美分/蒲式耳的高价摘牌。2007年中国东北干旱,令大豆产量同比下降30%,大连a0809合约一度被炒高到5855元/吨。2006年澳大利亚发生特大干旱,该国作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小麦产量从上年度的2500万吨大幅下降至2006/2007年度的不到1100万吨,出口量也下降了50%,成为接下来持续了2年的农产品牛市的导火索。2003年美国发生干旱,该国大豆单产仅为33蒲式耳/英亩,造成2004年大豆价格上涨至1100美分/蒲式耳。从这些例子中,可以解读出干旱对粮食价格的巨大冲击力。
  而截至目前,我国2009年的灾害并没有引发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内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均未出现明显上涨。这主要是因为到2008年我国粮食连续第5年丰收,库存相对充足,2008/2009年度我国玉米库存为5300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5%;小麦库存为4870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7.5%;稻米库存为4450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3.7%。另外,受到危机的影响,部分粮食的工业需求下降,如玉米的燃料乙醇消费和淀粉消费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鉴于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产量的巨大影响,我们仍要积极关注旱情的发展。尤其现在已经到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刻,只要再有2-3周的旱情持续,就会对单产造成致命的影响。并且,今年的情况更加不同以往,在信贷开闸放水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又相对较少,市场上的投机资金在四处游荡,寻找机会。合适的投机是润滑剂,但控制不当也是洪水猛兽,一旦大幅减产成为事实或者被强烈预期,粮食价格普涨是有可能的。同时,可以预计的是,在一定的程度内,政府是乐于看到价格上涨的,因为,第一,可以缓解继续托市收购的库容压力;第二,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激活农村市场是既定方针;第三,目前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粮食价格一定幅度的上涨不会引发后遗症。
  近日,在国际油价冲顶失败以及国内股市持续下跌的作用下,商品期货出现普跌行情,在恐慌气氛的笼罩下,农产品随同工业品联袂下跌。一旦恐慌性的抛盘结束,并且基本面利多深化,农产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折返走势是可能的,如此,则本次下跌为中线多单的介入提供了良机。退一步说,即使后市天气转好,无法引发价格上涨,也仅仅是放弃操作而已,并未失去什么。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抓到机会。
网站目录投稿:冬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