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借鉴教学模式岂能照搬照抄


  "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是很多校长参加教研研讨活动常说的的一句话,也是很多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后经常提到的一句感受。事实果真如此?
  我所在地区某学校,尝试推行教育发达地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模式、"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多年,想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课堂教学驾驭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几年下来,成效考核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老师希望学校终止继续尝试推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模式,有近五分之三的学生希望"先学后教"不要一以贯之。学校领导见状,立马下令终止,教师学生一时无所适从。
  这种现象并非仅该校有之,也非该校首见,具有普遍性,可称之为"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改革之通病"。按理说,好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发扬、学习借鉴。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是管理者和教师对经验借鉴有理解偏差。一般而言,借鉴任何好的经验,都需要做好论证。
  一是要调查现状,分析所处环境。该校尝试的"同课异构""先学后教"教学研讨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是有一定名气的,学习借鉴的学校和教师也不少,有的学校通过尝试推行经验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少学校和教师的尝试也无果而终。究其原因,"同课异构"需要较为系统专业的完整学科知识结构来支撑,"先学后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我所说的这所学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教师绝大多数为中老一代中师毕业生,生源以农村家庭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对于这样师资教学技能不均衡、学生基础知识不厚实的学校,尝试推广"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模式时,不妨"分层融合"借鉴推行,先让具有系统学科专业知识的全日制师范毕业的教师和传统中师毕业教师各自构建不同框架,视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再适时融合。
  二是要分析融合,因地制宜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许多高效教研活动模式和高效课堂的建立有其特殊的地域文化环境和人文基础奠基,"同课异构""先学后教"也是如此。照搬照抄全新的模式势必会冲击许久以来积攒的经验,一时间,师生难于适应和跟进,不仅收效不大,甚至可能打破"安静"引起"躁动",得不偿失。不同区域、参差不齐的群体,关注点和培养目标也不同,借鉴先进经验,学校需要分析融合,做好取舍修改再推行。
  三是要阶段考核,及时研判成效,适时调整完善模式。推行教研活动先进经验、尝试课堂教学高效模式,先不先进、高不高效,发言权在"试穿者","试穿者"说"合脚"便先进、高效,不"合脚"也不能急于求成。好的经验和做法来之不易,尝试推行需要管理者和实践者具备定力,从容面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适时"修剪裁补"。
  总之,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破立兼顾,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提升才能可期可待,办学效度方会可圈可点。
网站目录投稿:寻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