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网络金融犯罪的成因及预防策略探讨


  摘 要:网络金融犯罪是互联网时代下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并且网络金融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因此,打击和预防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司法人员应加强对网络金融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快的发现犯罪线索,打击犯罪。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金融犯罪的成因,然后给出了网络金融犯罪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网络金融犯罪;成因;预防策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不可缺少的办公工具,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应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电脑黑客和不法分子可通过网络窃取企业资源,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金融行业的计算机应用主要体现在银行结算和业务支付两个方面。由于金融从业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不够,防范意识不强,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过程中埋下了许多风险。目前,我国已经发生的网络金融犯罪案件就已经给金融行业造成了上千万的经济损失。
  一、网络金融犯罪的成因
  1.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强
  目前,很多金融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强,这都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工作职能不明确,没有专人进行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检查;二是企业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既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又对电脑入侵没有相应的概念,网络防范意思薄弱;三是企业内部网络安全监管和培训不到位,企业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相应的网络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培训。
  2.金钱的诱惑
  金融机构是财富的象征,在货币电子化的今天,犯罪分子可以直接从网上窃取金融机构的大量的财务,这对于投机分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网络金融犯罪之所以越来越多,社会生活压力也是成因之一,有些人在社会上不能得到较好的生活保障,便希望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量财富,金融机构就是最好的窃取目标。
  3.与网络犯罪相关的立法不完善
  由于网络金融犯罪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犯罪形式,所以,我国并没有完整的打击和惩罚网络金融犯罪的法律。这不利于对网络金融犯罪形成威慑,也不利于执法人员对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目前,对于网络金融犯罪,只能通过刑法中的一些条款来进行案件定性,无法进行细节上的处理,并且可操作性不强。除此之外,对网络金融犯罪的处罚程度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法律中对于网络金融犯罪没有过多的描述,对于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罚措施规定的也不具体,这些都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希望通过法律的空子来逃避惩罚。
  网络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这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我国网络发展时间较短,并没有规定网络行为的相关准则,也没有打击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这都助长了网络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增加了网络金融犯罪率。
  二、网络金融犯罪的预防策略
  1.加强计算机技术建设
  金融机构使用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不能对不法分子进行有效的防御,因此,金融机构应该请专业的计算机从业人员为企业设计一套安全的管理系统,既能保障计算机系统不被入侵,又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目前,金融机构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也给网络金融犯罪提供了便利,因此,应加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打造一支计算机专业知识丰富的员工队伍。
  2.成立专门的网络犯罪打击小组
  网络犯罪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一种犯罪形式,与传统的犯罪案件不同,该犯罪过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因此,犯罪过程具有不可见性。我国司法人员和警务人员大都不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当案件发生时,很难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找到犯罪线索,所以應该成立专门的网络犯罪打击队伍,对网络犯罪进行专业性的打击。网络犯罪打击小组的成员都应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可以在一些小的网络线索中追踪到犯罪分子,将其抓获。另外,网络犯罪打击小组还能够在网上进行巡逻,对要发生的网络金融盗窃行为及时制止,避免金融机构的经济受到过大的损失。
  3.完善网络法治建设
  近几年,随着我国网络金融犯罪案件的频发,我国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这对打击网络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犯罪有着复杂性、频发性的特点,这些都加大的办案人员对大案件的侦破难度。相对于网络犯罪法律的死板,网络犯罪却显得更加灵活,它总能钻法律的空子,加大执法人员的执法难度。因此,我国立法机构针对网络犯罪应建立相对灵活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对其造成有效的打击和防范。
  4.建立网络证据基本规则,便于取证
  网络犯罪是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一种犯罪行为,在进行案件侦查时很难发现相关的证据和线索。因此,当网络金融犯罪案件发生后应特别注意相关电子证据的保存,所有相关的可疑信息都应该被采集保存,以便后续对案件活动连续性的推断,然后找出幕后真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金融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本文主要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进了探讨,希望可以给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和司法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柳,刘款.金融诈骗犯罪及其防治[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7,17(02):41-42.
  [2]韩宇,于航.网络金融犯罪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6(14):40+39.
  [3]李尧.金融犯罪网络化趋势及其信息化侦查取证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15,17(01):25-29.
  作者简介:
  和蓓蓓(1985~ ),女,汉族,山东泰安人,EDHEC BUSINESS SCHOOL公司金融&商务管理双硕士,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刑法学,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犯罪、基金内幕交易。
网站目录投稿:香桃